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建议(元话语知识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元话语知识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马琳琳
摘要: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之上,以海兰德的元话语人际模式为理论基础,考察研究了元话语知识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旨在通过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元话语使用意识进而提升英语写作能力。本研究对某高中高一年级60名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元话语的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升写作水平。因此,本文建议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入元话语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元话语使用意识,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元话语;使用意识;交际型元话语;互动型元话语;英语写作能力
一、引言
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语法、词汇、句法等众多方面的知识,某种程度上英语写作水平能够全面反映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写作中,作者通过元话语实现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充满了焦虑,而如今的写作教学往往强调语法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写作的交际性,不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写作能力的提升对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其中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入元话语教学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视角。任何种类的语言都包含基本话语(primary discourse)和元话语(metadsicourse)。学生在英语写作时,需要通过基本话语传达作文的主题思想,更需要凭借元话语组织语篇。本文在国内外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探讨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培训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否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笔者希望通过该研究丰富元话语与写作能力培养这方面的研究领域,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元话语理论基础
(一)元话语的定义
“元话语”(metadiscourse)这一概念首次由Harris在1959年提出,用于指示语篇中处于次重要地位的信息。从那以后,元话语成为语用学和话语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定义。Lautamatti(1978)认为元话语是对理解语篇有辅助作用的非话题材料;Schiffrin(1980)将元话语视为组织或评价正在进行的会话的话语,称其为“元交谈”(metatalk)。Vande-Kopple(1985)元话语视为与基本命题信息无关的一套机制,是用于引导读者组织、阐释和评价语篇信息的话语。Crismore等(1993)认为“元话语是与读者进行对话的修辞行为,语篇中不增加命题内容的语言成分,但有助于帮助受众组织、理解和评价所给信息,同时,有助于连贯语篇的构建,表达作者个性、可信度、读者敏感度以及与信息的关系”。Hyland和Tse(2004)总结概括元话语:“巧妙地使用元话语,作者不仅能够使一篇枯燥艰涩的文章变得连贯,让读者感到可亲,而且能够使文章与特定语境相关联,显示出作者的性格、可信度、读者意识以及与文章信息内容的关系。”根据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元话语是支撑语篇结构,帮助读者理解话语信息而不增加命题内容的语言现象。简单地说,元话语主要用来组织语篇结构,表达作者的态度,从而实现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二)元话语的分类
Hyland(2005)提出的元话语人际模式将其分成两类。
1. 交际型元话语(interactive)
交际型元话语包括:过渡成分(transitions),如in addition, consequently等;框架标记(frame markers),如I’m writing to, to sum up, to conclude等;编码标记(code glosses),如 namely,in other words,such as等;内指标记(endophoric markers), 如as is noted above, as is discussed above;言据标记(evidentials),如according to, it is argued that等。
2. 互动型元话语(interactional)
互动型元话语包括:模糊语(hedges),如to some degree, perhaps, probably等;增强语(boosters),如in fact, absolutely等;态度标记(attitude markers),如unfortunately, I agree等;自我提及(self mentions),如I, we, us, me等;介入标记(engagement markers),如you can see that, you等。
本研究采用Hyalnd(2005)的分类方式,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统计、计算并分析交际型元话语和互动型元话语,以及其中各子项元话语的分布及运用特点。
(三)写作领域元话语相关研究
有不少学者对写作领域中的元话语进行了研究。Williams(1981)首次将“metadiscourse”这一术语引入到写作领域,将其定义为“关于写作的写作,关于话语的话语,与主题内容无关”。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以往研究者们对元话语的定义。李天贤和庞继贤(2009)对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互动功能进行了研究,指出向学生灌输一点元话语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帮助作者表达自身立场、促进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元话语意识对提高写作水平至关重要。曹凤龙和王晓红(2009)对中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元话语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探讨了二者元话语使用的异同点,指出了中国学生在元话语使用方面的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教师要帮助学生塑造优秀作文的标准、提高学生语言输入质量、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王先荣和胡莹(2011)调查了大学新生元话语使用情况,指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在加强英语遣词造句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应当注意设计真实的写作任务、坚持读写结合、适时地教授元话语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语篇意识和元语用意识,培养学生写出更为得体的英语文章。”孙自挥(2011)对国内某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人际元话语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人际元话语行为的习得与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水平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语体的制约和文化的影响。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此次研究对我国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鞠玉梅(2013)从修辞劝说的理论视角分析讨论了英汉学术论文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试图考察元话语是如何实现古典修辞学所讲的人品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的。周歧军(2014)对比了文理科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异同,旨在揭示文科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有关摘要写作中人称与时态选择方面的争论。孙明明和佟敏强(2015)探索了英语母语者和中国作者的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对比二者在元话语使用上的特征。研究发现,英语母语者和中国作者在英文摘要中的元话语使用特点同时存在差异性和共同点,并指出中国学术作者要达到提高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质量的目的,就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重视在学术语篇中运用元话语的惯例。笔者认为,元话语的恰当使用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恰当灌输元话语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尝试通过对高中生进行系统的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改变单调枯燥的传统写作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元话语意识,提高写作能力,从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提供参考。
(一)前测
实验前,笔者选取某市2015年中考英语作文题目,对高一平行班的所有学生进行写作测试,满分20分,要求150词左右。经两位教师评分,最后取两位教师的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经过采用SPSS统计软件的统计得出两位教师的评分信度为alpha=0.9011。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集中在12-16分这一范围。为了保证实验前两组学生在接受实验时各方面因素保持一致,有助于实验后的对比,共选取60名成绩为14分的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即G1(对照组)和G2(实验组)。分组后,根据Hyland(2005)的人际模式,对60名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元话语进行汇总。
对两组60名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验,其中对G1组学生和G2组学生进行每周两次的写作教学,而只对G2组的学生每周增加两节元话语知识教学,并在一定课时后进行相应训练。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要用基本话语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还要使用不包含话语信息的词或短语或句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实现与读者的互动沟通。讲授元话语知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适量恰当地使用元话语。在这之前,教师先让学生了解元话语的理论知识,即定义、特点、作用、分类及功能等;而后选取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具体分析元话语的使用情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话语。接着,教师要让学生们了解如何利用元话语合理安排篇章结构、表明句与句和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观点和表明态度等,才能使文章增强说服力,更易被读者接受。最关键的一点,要给学生布置相关主题,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反馈,指出不足,发扬优势,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元话语,并提高元话语使用意识。需要强调的是,元话语的使用固然重要,但不能滥用,而是合理恰当地使用。
(二)后测
两个月后,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作文测试。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此次实施过程与前测相同。此次则选取某市2016年中考英语作文题,测试后仍然由第一次测试评分的两位教师按相同标准进行评分,计算出两班平均分,并对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汇总。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笔者反复阅读这60篇文章,对两组学生前后两次测试的作文中元话语的使用进行人工筛选,并将结果进行对照。
(一)研究结果
1. 成绩对照
实验前测后,选取的学生成绩均为14分,因此G1和G2两组的平均分都为14分。后测评分后,两组平均成绩均有上升,但G2上升幅度更大:G1组平均成绩为16.2分,比前测高出2.2分;G2组的平均成绩为17.8分,比前测高出3.8分。
2. 元话语及个类子项使用量对照
元话语总使用量:前测阶段,元话语使用量为G1(8.23%),G2(8.17%);后测阶段,元话语使用量为G1(10.37%),G2(8.93%)。可以看出,在两个月的实验结束后,两组学生元话语使用量均有所提高,这说明G2组(实验组)在接受了元话语知识的教学后,开始意识到元话语在书面表达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较多的使用元话语,有效实现与读者的互动。
各类子项使用量:根据Hyland(2005)对元话语的分类,交际型元话语主要帮助作者实现文章的结构衔接,而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作文中交际型元话语所占比例均大于互动型元话语,并且所占比例变化不大,这说明学生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组织文章结构的交际元话语。实验前后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互动型元话语的使用上,其中G2组五类互动元话语的增加量为:模糊语(180.64%),这说明学生在表达观点时越来越谨慎的态度,不随意下定论;增强语(67.44%),表明学生对写作思路更加明确;态度标记(69.81%),表明学生更加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体现了写作的互动性;自称语(20%);介入标记(-20.65%),表明学生减少了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倾向,而能够从其他角度阐明观点;而对照组G1组除了增强语(增加了55.84%),其他四类互动型元话语都呈下降趋势。
(二)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经过两个月的写作教学,两组学生的写作成绩都有相应的提高,但是接受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的实验组(G2)写作成绩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G1)。这表明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高中英语课堂中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元话语意识,并能将其高质量地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使他们的作文有了质的飞跃,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元话语知识的灌输与学生的写作能力呈正相关。总之,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学生能将其恰当运用到英文写作中,对其写作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写作能力。
五、结语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过程,是在学好语法、单词、句子等基础上的提高过程。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训练,学生的元话语意识以及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写作成绩的前测和后测以及相应的对比和分析,表明实验组学生的训练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现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以上研究数据表明: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靠单一的英语知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融入元话语知识的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与英语写作能力是有密切关联的。笔者认为,通过元话语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学生的元话语意识增强,因此能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作文的选词和思路,掌握写作策略,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切忌急于求成,一味灌输,而是系统讲解,注重训练,并及时给予反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Crismore, A., et al. Metadiscourse in persuasive writing: A study of texts written by American and Finnish university students [J]. Written Communication, 1993 (5): 184-202.
[2] Harris, Z. Linguistics transformations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A]. In Papers in Structural and Transformational Linguistics [C]. Dordrecht: Reidel, 1959.
[3] Hyland, K. Metadiscourse: 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 [M]. London: Continuum, 2005.
[4] Hyland, K. & Tse, P.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 A reappraisal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4 (25): 156-177.
[5] Lautamatti, L. Observ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pic in simplified discourse [A]. In Kohonen, V.& Enkvist, N. (eds.). Text Linguistics, Cognitiv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C]. Turku: University of Turku, 1978.
[6] Schiffrin, D. Metatalk: Organizational and evaluative brackets in discourse[J]. Sociological Inquiry: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1980 (34): 199-236.
[7] Vande-Kopple, W. J. 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5, 36 (1): 82-93.
[8] Williams, J. Style: 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M]. Boston: Scott Foresman, 1981.
[9] 曹凤龙,王晓红. 中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元话语比较研究[J]. 外语学刊,2009(5).
[10] 鞠玉梅. 英汉学术论文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角度[J]. 外语研究,2013(3).
[11] 李天贤,庞继贤. 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互动功能[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
[12] 孙明明,佟敏强. 学术期刊英文摘要的元话语对比研究[J]. 学术交流,2015(3).
[13] 孙自挥. 中国大学生书面人际元话语行为研究[J]. 外国语文,2011(12).
[14] 王先荣,胡莹. 大学新生元话语使用及其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11(5).
[15] 周岐军. 学术论文摘要中的元话语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2014(3).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Knowledge of Metadiscourse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bilityMa Linlin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studies and practic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metadiscourse o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Hyland’s interpersonal model of metadiscourse. It aim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awareness of metadiscourse, and then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 through teachers’ lecturing and training on metadiscours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metadiscourse by 60 students in Grade 1. The study finds out that teachers’ lecturing and training on metadiscourse can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s well as writing proficiency to some degree. Therefore, teachers can promo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using metadiscourse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knowledge of metadiscourse i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Key words: metadiscourse; awareness of using;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6年第8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