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什么不追击(并非可耻的失败)
最近美国华纳电影投资拍摄的战争电影《敦刻尔克》,让许多人又重新审视了二战时期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撤退,从剧中宏大的场面,确实可以感受到大撤退的壮观。时至今日,敦刻尔克大撤退依然是史学界乃至坊间关注的热点话题,借此重新审视敦刻尔克大撤退,特别是分析这次大撤退的前因后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940
年5月下旬,英法联军防线不敌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迅速崩溃,尔后联军在敦刻尔克这个法国东北部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共撤走30多万军队,后称为敦刻尔克大撤退。在笔者详细审视这次大撤退前因后果之前,有必要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大致脉络进行些许梳理。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缘由
有关为何英法联军会被逼到敦刻尔克一角被迫选择撤退,著名历史学家亨利·米歇尔在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引述贝当的原话“由于英国人的过错,战争已经打败了”,把责任推给了英国远征军,这当然失之偏颇。而阎来恩则在学术期刊中撰文《论法国政府在敦刻尔克撤退中的责任》,认为“法国在战前和战时的国内形势都决定其必然走向失败,同时也决定了英国远征军必然要从欧洲大陆战场上撤退”,这里又把责任完全推给了法国。
类似的评论在21世纪前的史学界比较有市场,如陈英吴就认为“敦刻尔克大溃退是英法两国当权人物推行绥靖主义政策的直接恶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基于各国国家利益和处在冷战格局下的影响,导致在认识这次大撤退的前因后果时,失之偏颇。当然应该说,这些认识不能够说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简单化的分析与研究,并不可以把此事件的真实面目暴露。
英法联军被逼到敦刻尔克一角,固然和英法希图“祸水东引”的希望相关,也同这两个国家的绥靖政策息息相关,但是最核心的还是英法两国对希特勒德国的战略目标方向缺乏准确的认知。德国闪袭波兰,作为盟国的英法无动于衷,参与“奇怪的战争”,确实很不应该,作为他们,当然是希望德国能够进攻不同社会制度的苏联。然而,最关键还是英法忽视了德国的野心和对德国战略方向的认知。
首先,德国的战略目标是整个欧洲,所以无论是东向还是西向,德国的扩张都是必然的,只不过需要考虑到各种具体的细节。波兰危机发生后,确实很多人以为德国会继续向东发展,这种思路大致不错,但是作为英法当局,应当考虑到其他可能。其次,不可否认的是,一战中德国的失败,给了苏联和德国接近的机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德国一度打的相当火热,虽然最终二战中德国也进犯苏联,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德国对英法的仇视更深。另外,凡事总要有个轻重缓急、先难后易,从这个角度来看,闪袭法国还是比进攻苏联来得容易。可是,对于这些相当明显的问题,英法两国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还一厢情愿地以为德国会进犯苏联。更重要的是,英法还以为一战时期发挥作用的马其诺防线,依然固若金汤,却不知道早已经不适合当前的需要。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一百多个师在数千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利用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阿登山区发起了强有力的进攻,因为阿登山区森林密布,且看上去坦克无法通过,这让向比利时进军准备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
因此,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经不起德国猛烈进攻的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被迫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敦刻尔克一下子就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希特勒的突然命令和大撤退的成功
这时候,德国相比退入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而言,强大太多。然而奇怪的是,当德军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往敦刻尔克步步紧逼,而且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时,1940年5月24日这一天,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这个命令,让英法联军有了充足的时间撤退,同时,这也给史学界留下了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何此刻希特勒如此抉择?
这一命令后来引发史学界甚至二战史爱好者的诸多争论,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然而,仔细观之却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次突然停滞的军事行动,有着深远的原因。综合各家论述,整理如下:
首先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确定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加上戈林向希特勒保证空军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这样一来,直接进行就无必要,停滞行动也就可以理解。其次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的担心,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再次,促成希特勒下达命令的原因,是希特勒担心装甲部队受困于敦克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此外,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与英国媾和,这样就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总而言之,希特勒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考虑,绝非是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而且这么重大的军事决策,显而易见不是轻易做出的。但是,战时时间稍纵即逝,正因为希特勒的突然下令,英法联军有了相当充足的时间,能够从容选择撤退。换而言之,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很多都是有一系列的小细节组成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5月26日开始,一直延续到6月4日,历时九天,当然实际上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个晚上,再加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个全天参与实际的大撤退,总共有33.8万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
不过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的只是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据统计,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 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 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在撤退中,英法联军还有4万余人被俘, 2.8万余人死伤,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他们都是值得纪念的二战英雄。
然而,敦刻尔克大撤退毕竟成功了。就如同方征在其论文《浅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指出的那样:“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仅有德国军事工业发展的不足、“闪电战”的缺陷以及德国外交的传统,还有英国上上下下为撤退行动投入的巨大力量以及英国空军的无畏作战,而敦刻尔克的地形及天气也是联军撤退行动中的有益因素。”
有不少文章说敦刻尔克大撤退只是撤退,很难说得上成功,甚至说这是二战中盟国的耻辱,这个就没有尊重历史事实。绝处逢生,而且是30多万人,这是多么一个庞大的数字,从容地离开德国的包围圈,这是何等的壮观。也许几百年后,再来讨论二战的时候,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次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各家论著中有太多论述,不同的评述直接导致对撤退的评价趋于多元化。就笔者来看,有三点意义最为关键,一是保留了大量的盟国军队,二是鼓舞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士气,三是打破了英美方面和苏联方面彼此猜疑的局面,开始走向共同合作的道路。
首先,这次敦刻尔克大撤退,撤走了30多万盟国的军队,这个数量相比欧洲战场上的总兵力而言,确实并不值得一提,或者说从数量上看撤走的力量并不处于决定要素。但实际上,这批由英法等国组成的军队,已经历经了多次战斗的洗礼,是盟国军队中最具有战斗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保留这么多,远远大于之前英法部分将领的估计,作用相当关键,或者说相当重要。在后来反击法西斯同盟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历经敦刻尔克的老兵,是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诺曼底登陆,应该可以视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双生子。
鼓舞士气,笔者想这一点应该是正确的,虽然一直有学界认为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彻底的失败”,毕竟是撤退,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这次撤退的重要价值。在德国肆虐欧洲大陆时,英法暂时不能正面对抗的前提下,选择先撤退,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可取的。事实上,一次性成功撤走这么多的军队,对反法西斯阵营的人民而言,也的确是一次值得欢欣鼓舞的行为。毫无疑问,这么多军队成功地撤走,事实上也留下了胜利的因子。
另外,敦刻尔克大撤退,实际上也打破了英法国家和苏联方面互相猜疑的状态。在大撤退前,英法等国一直希望德国能够东进进攻苏联,是为“祸水东引”,而苏联方面,对德国与英法之间的关系一直抱持着怀疑的态度。由于之前的积怨,导致英法同盟和苏联并不能齐心合力,直接导致德国在欧陆的壮大。而大撤退的成功,打破了英法和苏联之间互相猜疑的情况,双方在这之后,开始实质性有所接触。
所以,从上面几个方面来看。敦刻尔克大撤退绝不是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次“可耻的失败”。相反,在处于那样的境地中,一次胜利的、顺利的撤退,给整个反法西斯力量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支撑和帮助。或许如电影之中,那种绝望的令人窒息的场景的确现实存在,却是那样有力量和鼓舞人心。
在这次大撤退最后的日子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发表了他在战争中的一篇最为重要的演讲,在他的“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里,丘吉尔告诉所有的英国人,他们还是可以击败德国,即使纳粹的进攻就如同他们在法国那样。笔者认为,正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胜利,带给了丘吉尔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