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历史真有过5关斩6将吗(关羽为何过五关斩六将)
罗贯中《三国演义》精彩纷呈,魏蜀吴三国鼎立,英雄辈出,开启“魏晋风度”,为后世所追捧。在《三国演义》故事中,关云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写的很传奇,是树立关羽忠义形象最为重要的一笔。那么,关公为何不顾曹操的恩遇,残忍斩杀其手下将领呢?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何以没有受到谴责,反倒被传颂和赞扬呢?
关羽为何千里走单骑
这两个疑问,书中其实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了。关羽守下邳,因顾及刘备的家眷而逼迫投降曹操。曹操很爱才,想了很多办法收伏关羽为他效力。但是,关羽不为曹操利诱所动,一心只想寻找旧主。得到刘备在袁绍那里时,关云长便按照投降前的约定,带着刘备家眷,千里走单骑,前往冀州寻找刘备。
因为走得太匆忙,曹操又以避而不见的方式留人,关羽便没拿到通关文书。于路之上,曹操的手下很尽职,没有通关文书就不放关羽过关,甚至还要暗中加害。于是,关羽分别在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斩杀了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秦琪。
关羽不忘桃园结义,不为曹操恩遇所动,忠于旧主,恪守初衷,千里走单骑正表现了关羽这样一种行为。元末明初,经历战乱的中原,汉文化百废待兴,关羽的忠义正符合儒家忠君仁义的儒家价值取向。因而,关羽为追随旧主,舍弃富贵功名,不辞艰辛过关斩将的行为被视为义举而受到后世崇尚。
明末清初,中原文化再度遭遇冲击,毛宗岗父子进一步凸显《三国志通俗演义》所蕴含的尊刘贬曹的“正统”思想,提升了刘备集团在书中的地位,关羽的形象逐渐被神化。在历代尊崇关羽的基础上,清代更是将关羽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尊之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对关羽的追崇超过了历朝历代。
在正统理念中,关羽的“义勇”是正能量的,所以,他背弃曹操,无情斩杀曹营守将,自然是正义的行为。这是关羽的人生价值追求,也是汉文化精髓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
然而,在关羽被崇拜、被封神的历史浪潮中,也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价值取向。其中,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就别出心裁,写了另一个与众不同的汉寿亭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关羽背离曹操、斩杀曹操守将的行为,并非所谓的“忠义”之举。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司马貌怨天恨地
《三言两拍》是明代凌濛初、冯梦龙著作的合集,分别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部短篇小说集通过人世百态,讲述通俗故事,描绘社会诸生相,对丑恶现象进行谴责,对正直行为进行赞扬。
明朝中晚期,资本主义在中原萌芽,社会面临重大变革,一批知识分子冲破世俗观念,崇尚平等自由与友爱。“三言两拍”就是在这样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中诞生的,这套通俗短篇小说集通过揭露、鞭笞、歌颂等情感表达,警醒世人挣脱旧的束缚,铲除丑恶现象,迎接自由平等的新生活。其中,冯梦龙在《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中讲了一个非常离奇的故事,这就是“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满腹才华的落魄秀才司马貌代替阎罗王行使职权,审诀一桩百年积案,化解了楚汉争霸时期的一段积怨。
却说东汉灵帝(公元168年—189年)时期,益州有一个秀才名叫司马貌,表字重湘。此人天资聪慧,一目十行,八岁能做文章,州府推举他参加“神童”考试。到了京城,司马貌小小年纪却性情耿直,冲撞了考官而遭到淘汰,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叛逆精神。年长之后,司马貌却深悔当年的年少无知,于是,闭门读书,才学精进。父母死后,守墓六年,可谓德才兼备,乡里因此多次举孝廉,却都被有权有势的人抢去。
司马貌家庭贫寒,无钱买官,无人提携,到了五十岁依然碌碌无为。于是,整日心中怏怏不乐。这天,司马重湘喝得大醉,写了一首《怨词》诉说自己怀才不遇。《怨词》写罢,反复吟咏,尚嫌未能表达自己的愤懑,又写了八句,道是:
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这首诗的大意是,虽然人的命运是前世注定,但在决定来世的时候,阎王爷却为何不判准忠奸,以致忠良埋没,奸佞当道。我司马貌如果作了阎罗王,一定要纠正这样的错误。
到了晚上,司马貌又把诗作吟哦了几遍,忽然怒起,在灯下焚毁了诗稿,指天怨道:“老天,老天!你若还有知,将何言抵对?我司马貌一生鲠直,并无奸佞,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喝叫一回后,司马貌便昏昏沉沉的睡去了。
司马貌做了六个时辰的阎罗王
司马重湘在灯下焚毁诗稿,被夜游神看到了。夜游神便把这件事情立即报告给了玉皇大帝,玉帝见了司马貌的诗稿,勃然大怒,骂道:“小儒见识不广,反说天道有私。速宜治罪,以儆妄言之辈。”
太白金星见玉帝发怒,要惩罚司马貌,出班奏道:“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致有此论。若据福善祸淫的常理,他所言未为无当,可谅情而恕之。”并说,司马貌口出大言,必然有才华,不如让他做半天的阎罗王,判决积案,如果判得公明,就将功低过,判得不明,再处罚不迟,这样才能让司马貌心服口服。玉帝准了太白金星的建议,让司马貌做了六个时辰的阎王,让他审判历史沉案。
阎王爷得到御旨,便派无常小鬼把司马貌勾进了地狱。司马重湘穿戴阎罗王装束,坐在阎罗殿上,开始审理累代积案。
判官找了半天,呈上了汉初开国时的一桩案子。这个大案由四宗案子构成,第一,杀害忠良案,原告是韩信、彭越、英布,被告是刘邦、吕后。第二,恩将仇报事。 原告:丁公, 被告:刘邦。第三,专权夺位事。原告:戚氏,被告:吕氏。第四,乘危逼命事。原告:项羽。被告:王翳、杨喜、夏广、吕马童、吕胜、杨武。
冯梦龙在小说中所讲的这四宗案子,都是汉初真实发生过的大事件。司马貌认为,这四起案子都是冤案,必须审理清楚,还被告一个公道,对原告进行惩处。于是,司马貌拘来了所有的当事人,并传唤蒯通、许复、萧何“出庭”作证。
司马貌对原告、被告逐一盘问,在证人证言以及历史事件的支持下,足足用完了六个时辰,审结了这起沉案。原告、被告、证人都心服口服。阎王爷也是叹服,把司马貌的审案情况报告给了玉帝。玉皇大帝对司马貌的才华大加赞赏,尤其夸赞其证明了天地无私,给自己长了脸。于是,玉帝朱笔一挥,批准了司马貌的断案结果。为显示公正,玉帝特别下旨,命司马貌转世三国,改名不改姓,由他的家族扫灭魏蜀吴,完成三国一统大业。灵帝时期的司马貌,便是三国时代的司马懿!
司马貌这一判决,等于策划了一个三国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却是司马懿的前世“更正世事”所造成的结果。那么,司马貌又是怎样判决汉初奇案的呢?又是如何策划了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这个剧本的呢?
三国演义果真是司马貌策划的剧情?
司马貌的判决,所依据的不过是因果循环的老套路。因为韩信、彭越、英布是大汉开国功臣,但却没有分享到刘邦的胜利成果,反倒遭到陷害冤杀。于是,司马貌判他们三人分享汉室土地,各自建国,过一把皇帝瘾。韩信是曹操、彭越是刘备,英布则是孙权。
刘邦过河拆桥,残害忠臣,便转世为汉献帝,受尽曹操欺负,也夺了他的天下。吕后则依然做汉献帝的皇后,被曹操用红菱勒死在皇宫。
项羽也是改性不改名,转世为关羽。因为韩信曾投奔项羽而不得重用,则曹操也得不到关羽效力,算是一报还一报了。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掉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秦琪,则是当年垓下追击项羽,最后逼项王自刎乌江的刘邦六将:杨喜、王翳、夏广、吕胜、杨武。这六人在五道关隘上让关羽斩首,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还西楚霸王一个公道。
然而,冯梦龙先生在此处犯了一个小错误,洛阳城外被关羽斩掉的牙将孟坦却被遗漏了,只让关羽在过五关时斩了五将。冯梦龙认为第六将是蔡阳,于是,便把与郎中令王翳、郎中骑杨喜、郎中吕胜、杨武共同分割项籍尸体的吕马童判为蔡阳,在古城被关羽斩首。
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是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而斩蔡阳兄弟释疑则到了第二十八回。冯梦龙应当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在他的时代,只有《三国志通俗演义》。至少,写《喻世明言》时,毛宗岗尚未修订完《三国演义》。那么,是不是毛宗岗父子改写了罗贯中的故事呢?没有改写,原著都是这样说的:
关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后人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看来,古人读书也不细致,出现如此大的纰漏,也是不可原谅的。不但如此,司马貌判案其实也是不尊重史实,判了一桩糊涂案。
三国鼎立非人力可以编导
司马貌判的第一宗案子,是杀害忠良案。冯梦龙认为,韩信、彭越、英布之死是刘邦、吕后陷害的。《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是这样写的:
韩信在代理阎君面前申辩道:“汉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将某贬爵。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某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缚某斩之;诬以反叛,夷某三族。某自思无罪,受此惨祸,今三百五十余年,衔冤未报,伏乞阎君明断。”
萧何给吕后出主意,在长乐宫杀了韩信,这是历史史实。但是,韩信说自己没有谋反,司马貌也采信了韩信的辩词,这就违背了历史真实了。
《史记·淮阴侯传》是这样记载韩信谋反的:陈豨被封为巨鹿太守,赴任时辞别韩信。韩信拉着陈豨的手在院子里散步,问道:你有什么话对我讲吗?我可有话对你说呢。陈豨说,我只听将军的将令。韩信于是说道: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这是明确的煽动陈豨造反,陈豨果然听了韩信的将令,与西汉十年(公元前197年)举兵造反。不久,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韩信却假装得病没有跟随。但是,韩信却暗地里派人给陈豨送信,说:“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韩信按照陈豨赴任时的约定,“吾从宫中起”,与家臣连夜制作假诏书,试图发兵杀吕后和太子。因为事机不密,被家臣的弟弟举报,韩信被萧何诱捕,死于长乐钟室。
太史公言之凿凿,韩信却在司马貌面前翻案,而临时阎王却稀里糊涂的判韩信转世,祸害刘邦的子孙。
彭越虽然没有谋反行动,吕后进言刘邦,也被杀害。但是,司马迁则是这样评价彭越的:“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
黥布者,姓英布,也是因为谋反而被诛杀。
三人因为谋反或者怀有谋反之意被杀,只有彭越还有点冤情,他只是涉嫌谋反,部下曾经劝他造反都没有答应,还要杀掉进言之人。但是,吕后担心他在刘邦死后重新起兵,便劝刘邦将他杀掉。至于冯梦龙在书中说,吕后杀彭越是因为勾引不成,心怀怨恨,然后喝教铜锥乱下打死,煮肉作酱,枭首悬街,不许收葬。则属于子虚乌有的传说,根本就不是吕后杀彭越的原因。
既然因谋反被杀,又有什么冤屈要申的呢?司马貌借题发挥,完全是在为自己身世遭遇而鸣不平。因而,东汉末期的“三国演义”与汉初历史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主导历史潮流向前发展的,并不是冯梦龙所言的因果报应,而是其内在规律在起作用。
那么,冯梦龙为何要篡改或者演义历史,写这样一个故事呢?他真的是在宣扬因果报应吗?
司马貌断狱的历史背景
冯梦龙在这篇故事的开头,照例有一大段揭示故事主题,宣讲喻世明言。冯梦龙是这样为这个故事定调的:
自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灵帝始开西邸,卖官鬻爵,视官职尊卑,入钱多少,各有定价,欲为三公者,价千万;欲为卿者,价五百万。崔烈讨了傅母的人情,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后受职谢恩之日,灵帝顿足懊悔道:“好个官,可惜贱卖了。若小小作难,千万必可得也。”又置鸿都门学,敕州、郡、三公,举用富家郎为诸生。若入得钱多者,出为刺史,入为尚书,士君子耻与其列。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描写。“张飞安喜鞭督邮”这一则写的是刘备参与了镇压黄巾起义,立了很多战功。但是,在朝廷论功行赏时,孙坚托了人情,得了个别部司马。其他有钱有势的将领,也都得到了封赏,唯独刘备等了很久,也没有被封官。后来,马钧了解到刘备的情况,立即向朝廷上奏,说十常侍卖官害民,有功者得不到封赏,建议杀掉十常侍,对立有战功者论功行赏。
在灵帝的干预下,刘备才得了个安喜县尉这么个小官。不久,督邮前来考察政绩,乘机索贿。刘备到任之后,秋毫无犯,无钱行贿,督邮大喝,乱道:“你这厮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书,正要问这等人,沙汰滥官污吏耳!”
罗贯中、冯梦龙所言皆有历史依据,《后汉书·灵帝纪》就有这样的记载:“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这一年,正是冯梦龙所说的光和元年。
由此可见,冯梦龙写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参阅了历史史料的。既然对历史如此熟悉,冯梦龙为何又违背史实,让韩信、彭越、英布三人翻案,制造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呢?
而且,冯梦龙的故事中还有一个致命硬伤。司马貌因为光和元年时兴起卖官鬻爵腐败之风,这才怨天恨地,大闹阴曹地府的。事实上,曹操、刘备、关羽等三国人物早已出世,于公元184年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也就是说,司马貌即便是在公元178年断狱,项羽根本就不可能托生关羽,然后演绎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故事。试想,五岁的关云长如何追随刘备去打黄巾军呢?
那么,冯梦龙为何一定要写这么一个时空错乱,严重涉嫌宣扬因果报应的小说呢?难道,冯梦龙的文学格调不高吗?
冯梦龙创作司马貌断狱的历史背景
冯梦龙出生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 (今江苏苏州市)人,字子犹、犹龙,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戏剧家。冯梦龙士大夫家庭出身,从小发奋读书,励志攻读经史,可谓满腹经纶。冯梦龙曾经这样评价自己“不佞童年受经,逢人问道,四方之秘复,尽得疏观;廿载之苦心,亦多研悟。”
虽然“逢人问道”,以能者为师,但对冯梦龙影响最大的却是晚明启蒙思想家李贽,以及稍早时期的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王守仁。王守仁之“阳明学”虽然深受道家影响,但本质还是从孟子学说发展而来的传统儒学。李贽学说则恰与王守仁背道而驰,李卓吾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思想非常激进。
因为先后接受这两种思想观念,冯梦龙的小说中既有比较浓郁的传统儒学色彩,也有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追求自由、平等、爱情的超现实主义特色。《喻世明言》中的“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内涵。
在这篇小说中,冯梦龙既宣扬因果循环,善恶果报的佛教思想,但无论怎样因果轮回,依然是在封建王朝的大圈子里循环往复。西楚霸王虽然转世关羽,以过五关斩六将的方式,报了前生冤仇。但是,从刘邦到刘备,仅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过程,司马貌的判决虽然符合“天道”,但还是没有冲破封建体系,冯梦龙并没有在这篇传奇中赋予更多李卓吾的反叛精神。
然而,司马貌断狱却包含了冯梦龙追求世俗本等,人人都可以怨恨旧的礼教,并以自己的能力追求梦想、崇尚公道的思想内涵。在这篇小说中,蕴含了明代中晚期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界的彷徨与矛盾,冯梦龙既鞭笞封建官场的腐朽,又忠于封建王朝,司马貌再有反抗精神,也要符合玉帝的“天道”教条;既教人“得意浓时休进步,须防世事多番覆”,又热衷功名,让怀才不遇的司马貌来世施展抱负,位极人臣而平定天下。
在司马貌的身上,其实就寄托了冯梦龙的“梦想”。
冯梦龙与司马貌
满腹经纶的冯梦龙踌躇满志,要在科举仕途上有所作为。但是,天意弄人,冯梦龙屡试不举,直到崇祯三年(公元1650年)五十七岁时才补了一个贡生。崇祯七年(公元1637年),冯梦龙出任福建寿宁知县,时年六十一岁。在寿宁县任职的四年中,冯梦龙关心民间疾苦,减政轻刑,与民休养生息。四年时间里,冯梦龙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清官、好官。
但是,满腹经纶的冯梦龙在寿宁任满之后,便再也没有机会在官场上施展才华,为民造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还是他不愿意受封建道德的束缚,“敢倡乱道,惑世诬民”。而李卓吾所言之惑世诬民的“乱道”,就是对传统世俗道德的叛逆和抗争。
司马貌天资聪慧,但从小就冲撞考官,非常具有抗逆精神。到了年长之后,却为少年轻狂而后悔。即便悔悟却为时已晚,灵帝时期的官场腐朽,让司马貌失去了仕途机会,直到五十岁时,才因为自己找回少年时代的抗逆天性,写《怨词》以指责天道不公。冯梦龙的仕途经历大抵如斯。
冯梦龙晚年接受王阳明学说,思想趋于保守,忠于朝廷,维护封建正统,对李自成攻占北京痛心疾首。这种思想上的变化与司马貌的心路历程极其相仿,因而,项羽即便过关斩将,也是在正统的大环境中的因果轮回。而司马貌托生司马懿,并由其后人扫灭蜀汉,则是冯梦龙早期接受李贽启蒙思想的潜意识使然,最终还是要冲破思想的牢笼,幻灭所谓的封建正统观念。
这就是思想启蒙时代,知识分子的彷徨与矛盾。冯梦龙与明代中晚期的李贽,顾炎武,黄宗羲、汤显祖、袁宏道、侯峒曾、黄淳耀、黄道周等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一道,以其离经叛道的思想、卓越的学术成就、丰富的文艺作品,呈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中国式文艺复兴。仅此而言,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就有其非凡的流传价值。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这个故事是一篇非常通俗的小说,是讲给老百姓听的,讽刺官场、宣扬公道的平话。如此讲故事,是为了更加吸引读者,宣扬自己的道理和观点。尤其是以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来作为文本线索,更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冯梦龙把书场平话搬上案头,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这是他对中国白话小说的一大贡献。
在这篇小说中,冯梦龙宣扬了佛家因果循环的报应思想,这也是其早年接受李贽学说的缘故。在《情史·序》中,冯梦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尝戏言我死后,不能忘情世人,必当作佛度世,其佛号当云“多情欢喜如来”,有人称赞名号,信心奉持,即有无数喜神前后拥护,虽遇仇敌冤家,悉变欢喜,无有嗔恶妒嫉种种恶念,又尝欲择取古今情事之美者。
看来,《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所宣扬的佛教因果循环理念,还不能简单的以糟粕论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