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稿方法(钤印其实不简单)

今天我们来说说盖印这件事儿!

一方篆刻作品最终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大部分是钤盖好的印蜕,因为我们不方便也不可能拿着印石去给更多的人观赏。

虽然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和摄影摄像设备的普及也使分享观摩更加方便(比如微博、微信里的图片以及视频分享),并呈现出新的方式,但篆刻作品最好的观摩欣赏手段,还是通过纸本(当然也有其他如绢等材料)上的二度成像表现——印章的钤样(印蜕)、边款的拓片,或者由此汇集而成的印屏、印谱来实现最为合适。

篆刻印稿方法(钤印其实不简单)(1)

(给线装本《四库全书》钤印)咳、咳、……一不小心,就一本正经了,其实,说白了,就是想让我当面看你的篆刻作品,你得盖到纸上让我看啊。盖到纸上这个过程,说成文雅点的话,就是:钤印!

其实钤印大部分篆刻爱好者都可能会忽略,觉得字法、篆法、章法、刀法、润饰,边款,这些才是重要的东西,一旦这些完成了,就大功告成了,其实不是,你不盖在纸上试试咩?

(吴昌硕印屏)

老早时候,封泥时代,实用印章就是盖在泥上,当邮戳和密码锁用;后来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印章就成了书画作品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点缀,于是,印章盖得好,作品增色多;再后来,篆刻开始出印谱了,开始比赛了,于是,要把他们盖到纸上,这时候,才发现,盖个印,其实,讲究挺多。

旁边有位大神说了,不就是尽可能的多蘸点印泥,力求印色饱满不就好了,真不是!

我再高大上一回,引用一点东西。魏锡曾在《题增补毛西堂手辑<西泠六家印谱>》里说过毛西堂大神是如何钤印的:

“……西堂之辑谱也,一印入手,息心危坐,审视数四,徐出手制印泥,其泥入油少,坚韧如粔籹(jù nǚ古代的一种食品。以蜜和米面,搓成细条,组之成束,扭作环形,用油煎熟。)以后就泥,凡积百十秒许,泥附于石,乃就几面印之,不借它纸,既又翻石向上,纸粘不脱,视其未到处,以指顶少砑,一不惬至再,再不惬至三,三四不惬或至三四十次,既得精妙一纸,类次入谱,不复再印。既强之印,亦不得佳,弃纸山积,不自珍惜,并供友人携取。然西堂最不惬意者,特较他本焕然十倍,人得之者称为‘毛谱’……”

篆刻印稿方法(钤印其实不简单)(2)

(启功钤印举例)

大神就是这样做印谱的!

拿到一个印之后,先是“息心危坐,神视数四”,平心静气的先观察好久,不是再一再二再三,而是再四,总之是端详好长时间,然后放到他特制的印泥上,“百十秒许”,直到“泥附于石”,印泥沾到石头上,然后“就几面印之”,就是不垫纸,盖好后,不拿开印石,翻过来,纸在上面,再透过纸仔细看,不到位的用指甲再按压一下,不停地审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甚至三四十次,直到得到一个精妙的印蜕为止,那些印得不好的,都扔掉,至“弃纸山积”,扔掉的纸都如山一样,想想吧,多少!朋友们来要了就给,就算他最不好的印蜕,也比其他人的印谱上的印蜕好上十倍。

可见,盖印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篆刻印稿方法(钤印其实不简单)(3)

(张大千钤印举例)

比如,垫纸的厚薄,厚了,钤盖出来的印蜕就线条浑圆,含蓄饱满;薄了,钤盖出来的印蜕纤细、锋芒毕现。此外,还有垫纸的硬与软,垫与不垫,都影响钤盖效果。

再比如,选钤印的纸,是不是细密,是不是光滑,是不是吸油都影响驻色,纸太厚了,又不利于贴裱,因此又要求薄。

再比如,钤印时用多大力度,是不是摇动,都会出来不同的效果,据说,吴昌硕大师就曾经专门探索过在钤印时轻移印石,使印蜕模糊,更显浑厚。

再比如,是不是把印石颠倒过来进行反砑,用指甲,还是笔管,还是瓷器进行反砑的效果又不一样。

如上所说的种种因素,都会影响篆刻作品的钤盖效果。

篆刻印稿方法(钤印其实不简单)(4)

(吴昌硕钤印举例)

那么,我们在制作印屏时的组印效果,集合成谱的集合效果,配合不同书画作品的不同钤盖方式,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篆刻作品的最终呈现。

比如,我们在一幅工笔画上钤印,如果钤出来了浑厚浓重的山野猛利效果的印章,就会大大破坏整幅画的精细美。而如果在一幅大写意的水墨山水画上,钤盖了一方细若蚊足的朱文小印,意思就差点。

再比如,一张印屏上的作品,用了不同色彩的印泥,掌控起来就很麻烦,而同色印泥的钤盖,也需要注意钤盖方法上的和谐统一。

是不是很麻烦,没办法,艺术创造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整个过程中,有太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果不是这些,大神何以成为大神,小妖精何以总是小妖精呢。

(【老李刻堂】之10,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