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

自古以来,春天就是美好的象征,春天就是希望的代言,无论是多姿多彩 的百花,还是碧绿如茵的绿草,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春天是希望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 ,所以自古以来,古人对春天的感叹不胜枚举,描写春天的诗句数不胜数。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都是我们随口就能吟出的千古绝唱,春天是生命的开始,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的美丽是不容置疑的,可是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会如期而至,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1)

历史上的春天,有着太多不太美好的事件。

翻开人类历史长河的画卷,我们真的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走到今天,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比如黑死病、比如瘟疫、还有地震、海啸等等,大自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总是那么的美好,也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春天本应该有的美好,随便翻开历史书籍,古今中外,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并不是那么美好的事件,发生在都发生在本该充满希望的春天。

《汉书》记载:汉高祖三年,(四月)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砂石,昼晦"。《帝王部· 赦宥》:贞观元年春, 河北大旱, 夏, 山东诸州大旱; 二年春夏, 关内诸州大旱; 年, 关内诸州又旱, “自春及夏, 亢阳为虐…… 膏雨愆应, 田畴废业”。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2)

除了古书上明确记载的大风旱,历史上的春天还存在很多的虫害,而作为农耕文明主导的国家,虫害无疑是天敌,据记载唐朝开元三年,发生过一起特大蝗灾事件,使得整个现在山东地区几乎颗粒无收,导致面积饥荒,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开元四年的春天,蝗虫再次席卷而来,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3)

而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靖康之耻就发生在一个春天,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4)

而在国外在春天同样有太多的不美好事件,比如1771 年莫斯科春季的流行性的大瘟疫导致整座城市陷入瘫痪;1906一个春天的早晨,旧金山 7.7到 7.9级的地震 导致500多个城区, 3000人丧生,类似的不美好事件太多,所以说虽然春天象征着美好和希望,但不是每一个春天都会孕育着美好。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5)

可是为什么人们又如此的赞美和向往春天? 因为天地不仁,人间有情,人是有感情的。古人赞美和向往的春天从来不是表面的景象,而是春色背后的那份灵动活泼的生命活力和让人温暖的人间温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春不仅仅是我们眼里的春天景色,更多的是人们内心的美好和充满希望的能量。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6)

春天之所以美好,因为人有真情。

甲骨文的情和春,都有小草破土而出之象;《说文解字》所说的“春,推也”指的是某种力量的推动,使太阳抚照下的草木破土而生。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7)

情 与春

所以春的本义使万物生的能量,而春的颜色是青,所以如同春的本意为美好一样,青字本身也是美好的寓意,水美为“清”,日美者为“晴”,所以情字从心和青,心之美者为“情”。从字的演绎本身来讲,情的本意原本就是心里的美好,因为人有情,所以能感受到春的美好,而就天地自然而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本是大自然正常现象,无所谓好与坏。

古人言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地本身本是无情的,天地自然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所以《道德经》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荀子天论》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而其规律本身并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8)

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看到一个身体单薄的小孩躲在墙角里瑟瑟发抖,大自然并不会因为小孩的弱小和单薄会给予他特别的照顾,但是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出于本能的会给予一定的帮助,这就人类独有的情,人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皆因人有情。

佛陀说我们是这个世界的有情众生,因为人有情,所以我们能感知世间的冷暖与温度,春夏秋冬这些大自然的正常现象,因为人独有的感情从而有了特别的意义和寓意,从而有了春天的美好,秋天的肃杀,夏天的热情和冬天的冷漠。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9)

人生在世,谁也躲不了一个“情”字,比如我们有舔犊情深的父母之情,我们有恩爱缠绵的夫妻之情,我们有亲如手足的兄弟之情,我们有推心置腹的友谊之情,我们更有深沉厚重的家国感情,一个的温暖的微笑,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拥抱和安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关爱让即便身处残酷严冬的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所以真正的春天从来不是我们眼中看到的景象,而是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那份带给别人温暖的真情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1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情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个重情的文化,我们有着独有的亲情,乡情,乃至家国情怀,代代相传的祠堂、家谱都是中华文化重情的明证,每年春节的大迁徙,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是中华民族重情的生动写照。

中国人的多情也让中国成为了诗歌的国度,古人的诗词书画无一不是情与景结合的产物,春风、春雨、花草、树木,每一样都有情融在其中。所有古人赞美春天,皆是借物抒情,所以人们赞美春,更多的是借景抒情。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11)

春天是心里的那份美好的的生命活力,心存希望,生命无处不春天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数不胜数,但我们也会发现,并不是每一首诗都充满了春天的希望和喜乐,同样的春天,怀揣着不同的心境就有着不同的感受。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12)

比如我们能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里面感受到诗人的喜悦和对春雨的赞赏。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13)

同样我们也能从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里品出春日长安内的凄惨和破败,从悲伤国事到家事诗人春日里内心的愁苦与哀怨。

比如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隔着屏幕,我们能感受和体会到阳春时节,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14)

再比如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色、江水、月亮,花林、江潮浩瀚月明月圆, 与大海相连,就如同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 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为一天,春江月夜的景色如此迷人,,良辰美景如此美好的春色,但是我们却在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了诗人的郁郁寡欢和心灵的焦灼。

由此可知,真正的春天从来不是我们眼中的春色春景,而是我们内心的希望和灵动活泼的生命力

所有关于春的记忆都是美好浪漫(并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15)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如同大自然有阳光明媚,也有狂风暴雨,人生路上,我们有春风得意,也一定会有坎坷不平,因为并不是每个春天都如期而至,也不是每一个春天都孕育着美好,但只要心存希望,心存美好,则人生无处不春天,因为点亮我们内心的从来不是外面的景色,而是我们内心美好的真情,内心的希望和灵动活泼的生命力 ,那才是真正的春天。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