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锅巴菜有哪些(天津名小吃)

锅巴菜、煎饼果子、老豆腐,豆浆是天津人离不开的早点必选项。在这4种常见的食品中,其中这锅巴菜和煎饼果子是最具有天津本地独特风味的小吃。煎饼果子咱们前文专门说过,这里不在赘述。今天,咱们主要说说这天津风味小吃——锅巴菜。

天津锅巴菜有哪些(天津名小吃)(1)

天津锅巴菜以绿豆、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用刀切成柳叶状块,浇上用十几种小料制成的卤汁,再洒上辣椒油、芝麻酱、酱豆腐汁、香菜叶,轻轻拌合后即可食用。同煎饼果子一样,锅巴菜也是风行津门经年不衰的经典。天津人口味较重,因此锅巴菜的卤汁也较咸,虽然卤不要钱,但也不宜多吃。

天津锅巴菜有哪些(天津名小吃)(2)

相传,乾隆年间,有位南方来的举子进京赶考,当时进京,天津卫是必经之地。这位举子家中贫寒,靠着东挪西凑上京赶考,走到天津卫时盘缠用尽,饿晕在侯家后一户人家门外。本家女主人出门时正瞧见有人落魄晕倒,便急忙施救,但自家条件也一般,没啥吃的,于是急中生智想起头天贴饽饽后,柴锅里还剩下一层"嘎巴",尚有余温,于是将嘎巴铲下,又调了一锅卤汁,将嘎巴泡进卤汁,放上姜末辣椒,给这位举子吃了。举子吃完休息一晚转天病好了,就问主家您给我吃的什么这么好吃?主人随口说是"嘎巴菜"。

后面故事不说大家伙也能猜到,无非是出任CEO,赢取白富美之类的俗套。总之这“嘎巴菜”的名字从此流传了下来。

天津锅巴菜有哪些(天津名小吃)(3)

咱们再说说这个“锅巴菜”这个版本的。

早在清代盛年,天津卫的西北角西大湾子附近有一家煎饼铺,主人姓张,祖上从山东逃难来到天津,以卖山东煎饼为生。张掌柜曾对人讲过,他的祖上是宋代梁山好汉菜园子张青,到他这代已是第十三代了。因小买卖只能对付着过日子,二十多岁了才遇上一位讨饭的小姑娘,两个人结为夫妻。妻子姓郭,穷人家的女孩儿没名字,因排行第八就叫郭八。自从有了郭八,张掌柜有了帮手,店铺日渐整洁,买卖也比从前好了。

天津锅巴菜有哪些(天津名小吃)(4)

那年,乾隆帝下江南,回京途中来到天津,身着便服带了一名侍卫,遛到张掌柜的煎饼铺前。他见这家小店店面洁净,生意兴隆,就走了进去。乾隆帝一尝煎饼卷大葱面酱,觉得味美爽口,不禁狼吞虎咽。侍卫一见,忙叫张掌柜上汤。女主人郭八闻言,急切中把煎饼撕碎,放上盐、香油、香菜,用沸水一冲送上。乾隆边喝边吃,感觉煎饼一泡味道更佳,就问女主人:“叫什么名字?”女主人以为是问她的名字,便应道:“叫郭八。”乾隆一笑,说:“对,锅巴,可不能叫‘汤’,应再加上一个‘菜’字才好。”转天,张掌柜刚开门纳客,一位御前护卫就闯了进来,大声嚷道:“你的大福来了!”说着,放下二百两银子,告诉他昨天来的那人就是当今皇上。从此,“大福来”代替了“张记”;“锅巴菜铺”代替了“煎饼铺”。“大福来锅巴菜”一时成名。(也有人说为嘛叫“大福来”,是因为老板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起乳名叫“大福来”)

天津锅巴菜有哪些(天津名小吃)(5)

两个版本讲完了,到底是“锅巴菜”还是“嘎巴菜”大家自己去分辨吧。最后《说林》强调下,因为以上2则故事都是传说,所以难免有纰漏。其实,这锅巴菜最早是清真食品。

天津锅巴菜有哪些(天津名小吃)(6)

明清两代,天津成为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都市。此时,具有经商传统的回族如鱼得水,逢时而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天津开埠后,回族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和民族宗教习惯,练就烹调技艺,开设清真饭庄。从此回族在天津的聚集地“西北角”,变成了美食的代名词。这个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它既是天津近代工商业的摇篮,津菜的发祥地,又是天津清真小吃的摇篮,更是天津锅巴菜的真正诞生地。


广说诸事,其多若林 欢迎关注《说林》 津味津史,更津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