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

“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它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

是的,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它让聪明的人更聪明,也让愚蠢的人更愚蠢。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

2019年,互联网诞生50周年。

2020年,它将如何继续改变着我们?

-------------------------------------------

1

1969年,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PPA由拉里·罗伯茨主持,在内部建立了一个试验性的网络通信系统APPANet(阿帕网),是世界上最早的互联网雏形。

-------------------------------------------

1989年,欧洲核物理实验室(CREN)的软件工程师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万维网(World Wide Web,缩写为WWW)的设想,1990年12月,蒂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1991年8月,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站info.cern.ch/。

博纳斯·李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让全世界无偿使用它。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2)

-------------------------------------------

2

1993年,《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则漫画。

画面上一条狗坐在电脑前,对同伴说:“在互联网,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3)

那时的互联网,是真正的“无名之地”。

人们可以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情况下相互交流。

现实中的面具被摘下,很多人选择在互联网“放飞自我”。

此后二十年里,这则漫画让作者施泰纳至少赚了20万美元,

成为《纽约客》杂志被授权使用次数最多的一则漫画。

------------------------------------------

3

1986年,在中国,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合作的“中国学术网”启动。1987 年9月9月14日,13位中、德科学家在北京发了一封Email,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因交换协议漏洞,信件六天后再次发送才获成功。

这封Email,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4)

-------------------------------------------

1994年3月,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因特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被正式承认为拥有全功能因特网的国家。

-------------------------------------------

1995年5月,中国互联网的“布道者”张树新,创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时空,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诞生了。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为10万人。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5)

瀛海威创办者张树新

-------------------------------------------

4

90年代末,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先后创建。中国人早上看报纸的习惯,慢慢变成打开电脑去网站上“冲浪”。

在门户网站垄断入口的年代,张朝阳意气风发,天天和众多女明星打成一片。

同时,BBS(论坛)逐渐成为人们发言讨论的地方。天涯、榕树下、水木清华、北大未名、西祠胡同、猫扑……在这些地方,人们总能找到感兴趣的论坛,那时候最热门的,就是在这些论坛互相“拍砖”。

而传统媒体的编辑们也会到论坛里发布征稿信息,寻找写手。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6)

三大“前卫美女作家”也在这个时期“出道”了。卫慧的《上海宝贝》,绵绵的《糖》,九丹的《乌鸦》,让当时的中国人瞠目结舌。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7)

而后来的木子美,用《遗情书》继承了“身体写作”的衣钵。

-------------------------------------------

1999年,腾讯QQ上线。谁也不知道,未来十亿中国人都将和这只小企鹅产生如此紧密的关联。而那时赚的盆满钵满的三大运营商也不知道,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将是这家公司出产的“微信”。

第一批QQ号码以五位数起,10000是系统号码,而10001的使用者就是创始人马化腾。

据说当时为了增长用户,马化腾经常装成女孩,在线上“钓鱼”,和男网民聊天。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8)

-------------------------------------------

5

2000年,中国的城市主要以拨号的方式上网,常见配备是“56k猫”。需要要买上网卡,还要收电话费,上网的时候就不能打电话。滴滴哒哒的连线声,成为那时满怀期待,做在电脑前,准备迎接一个网上新世界的难忘记忆。那时家用电脑和上网并不普及,大多数人只能去网吧体验。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9)

2002年9月,芙蓉姐姐在北大未名BBS上发布了她第一篇文章《北大,你是我前世最深最美的痛》。此文成为“未名”十大热门话题头条。2004年下半年,芙蓉姐姐开始在水木清华BBS的贴图版贴图。“S”形造型,成为BBS的十大热门话题之首。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0)

2003年,居民开始以宽带的形式上网。

5月,淘宝宣布创办。通过店家免费开店的策略,淘宝干掉了老师ebay。中国电商的序幕就此拉开,直至最终产生堪称“世界商业奇观”的“双十一”。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1)

-------------------------------------------

2005年,新浪博客上线,逐渐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阵地。“才女演员”徐静蕾,成了当时新浪博客的“博客女王”。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2)

2006年,年少气傲的韩寒,则用“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X”,回敬了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搅起了中国互联网上的一场大混战。

这一年,前新东方英语教师罗永浩,创办了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牛博网”。一度聚集了上百名知识分子。包括现在天天鼓动年轻人买房的连岳,那时的他在为厦门PX项目振臂高呼。而牛博网因为连续开,封,被戏称为“开关厂”。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3)

同年,盛极一时的猫扑,发生了“铜须门事件”。一位玩家“锋刃透骨寒”在网上发帖自爆:其结婚六年的妻子,由于玩《魔兽世界》,并加入了自己所在的公会,却和公会会长“铜须”(一名在读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产生感情,并发生了多次出轨行为。而网友将这起偷情事件的男女主角姓名、照片、工作单位、学校等资料翻了个底朝天。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4)

而东北某城市,发生一女子穿高跟鞋虐猫事件。愤怒的网友更是仅用一周不到的时间,就将当事人资料扒了个底调,最终虐猫女子在网上公开道歉,并被单位辞退。

这就是当年中文网络最著名的“人肉搜索”事件,以至于国外媒体都纷纷跟进。英国的BBC觉得,中国网友的“查案”效率简直神速,于是将人肉搜索直接译成“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

-------------------------------------------

2007年,中国人开始使用光纤上网。网络下载速度越来越快;

2008年,陈冠希老师让那个乏味的春节变得非常劲爆。

也让无数网民知道,不要轻易修电脑。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5)

2009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广泛使用,新浪微博开始内测。140字的限制,让网民们开始失去阅读“长文”的兴趣,擅长长文的作家失去了阵地,而抖机灵的段子手们纷纷出现。

姚晨取代徐静蕾,成为“微博女王”。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6)

-------------------------------------------

2010年,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叫刘著的参赛选手。他是一头长卷发,穿着丝袜,踩着高跟鞋,却是个男孩。现场评委安妮玫瑰显然很不喜欢他,认为需要对刘著“验明正身”验明真身。另外两位评委出来打圆场,建议让刘著先唱了再说。

而刘著在唱歌过程中,安妮玫瑰仍旧不依不饶打断三次,并号召网友“对他进行人肉搜索”。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7)

2010年,古歌退出中国。此后的百度一家独大。

若干年后,"魏则西事件",将百度的“广告优先”,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8)

-------------------------------------------

2011年,韩寒用著名的“韩三篇”,成为那个年代真正的“后浪”代言人,

也成为博客最后的唱响。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19)

2011年,腾讯推出微信。2013年,微信全面普及。

但没再出现过什么“微信女王”。

-------------------------------------------

2012年,今日头条创办。

2015年,快手迎来爆发,揭开了不为一二线城市中产们所知的“魔幻中国”。

同年,拼多多成立,广大群众被朋友亲戚同时的“帮抢”,弄得不堪其扰。

2016年,抖音上线。继“抖红鼻祖”费启鸣之后,代古拉k,温婉,摩登兄弟宁哥纷纷走红网络。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20)

基于算法的媒体开始大行其道。

“猜你想看”的网民,倘若点了美女视频,就被不断推送美女视频。

而各种电商平台,也会根据网民的浏览和信息记录,推送TA"猜你想要”的东西。

一切都朝着更快、更傻、更廉价、更不需要思考的方向前进。

网民和流水工厂里等着被喂饲料的鸡鸭和猪,

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

6

2018年,百度CEO李彦宏的说:“中国人更加开放,或者说对于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说他们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21)

2019年,“马爸爸”说,996是中国人的福报,刘强东跟进,随之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一场“劳资”大论战。

只是结果不了了知。

中国人真的不在乎隐私么?

996真的是中国人的福报么?

一将功成万骨枯。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是没得选择而已。

-------------------------------------------

7

李佳琦爆火,薇娅爆火。

“工作不好找”的明星们,也纷纷加入了“带货”的行列。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22)

-------------------------------------------

8

2020年,疫情让中国人不得不宅在家里。

网红、老板、媒体、明星、老师、各大景点、电商、你、和你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直播,

甚至有人直播自己睡觉。

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的“直播元年”。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23)

-------------------------------------------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上互联网?

开始,是因为互联网带给我们自由,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资讯,替我们节约时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但现在,互联网越来越不自由,给我们“越来越单一”的资讯,消耗了我们大量时间,人们关注手机的时间,要远超过关注身边的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克兰罗克教授,在纪念互联网诞生五十周年的时候说:互联网推动民主,但也助长了阴暗面,网络上的噪音淹没了温和的声音,极端的观点被放大,充斥着仇恨和假消息。互联网早期的捣蛋者是聪明孤独的黑客,但今天的作恶者是强大的企业以及各种组织,他们以侵犯隐私来获取所需。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24)

互联网善于操纵群体情绪,却不鼓励孤独的理性思考。

在互联网上,人们就像盯着逗猫棒的猫,追着球跑的狗,注意力被不断吸引。我们获得了海量的信息,但我们的认知却越来越狭隘。我们不知如何筛选和消化这些信息,我们不知如何面对观念不同的同类。

我们变得越来越暴躁、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不宽容。

索尔仁尼琴曾说:“除了知情权以外,人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互联网冲浪后遗症(互联网冲浪50年)(25)

当你把过多的精力都投射到外部世界,如何还有气力,去看护自己的内心?

若干年后,被整残了的韩寒早已不复锋利,心平气和地当着“国民岳父”;曾经的公知连岳,在他的公号上教育他的粉丝赶紧买房,而到处怼人的罗永浩,也为了“还债”,投身于直播带货的浪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互联网早已没了公知,也没了女王,

只剩下琢磨流量的“自媒体人”,和见人就吵的喷子和战狼。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起死在沙滩上。

PS:本文仅代表个人对互联网事件的记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