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组织振兴工作第一次会议(以人为本建强基层组织)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乡村组织振兴工作第一次会议?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乡村组织振兴工作第一次会议(以人为本建强基层组织)

乡村组织振兴工作第一次会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赤峰市敖汉旗古鲁板蒿镇突出党建引领,以人为本建强基层党组织,探索出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融合之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底色,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跃升。

打造“三支队伍”,培育骨干力量

三支队伍指的是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党员队伍和网格员管理队伍。古鲁板蒿镇瞄准新型农村“当家人”、乡村发展“领头羊”,打造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比武争星“培优”。常态化开展“领头雁”培训计划,组织12名村党组织书记赴兄弟乡镇考察学习。采取微党课大比拼、实地观摩、现场互动等方式,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登台讲述抓党建促振兴、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工作亮点,着力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本领。

拓宽渠道“选优”。以村内发掘和村外引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从本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等人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实施人才回引计划,在全镇12个村党组织建立人才工作联络站,全面摸排在外优秀人才基本情况,建立古鲁板蒿镇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截至目前,信息库已录入各类在外优秀人才164人,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通过节日座谈、政策回引等方式,动员30余名农村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回村任职。

储蓄力量“备优”。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注重从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后备人才。目前,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3人。对后备人才实施“三培养”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形成“优秀人才——党员——村后备干部——村‘两委’成员——村党组织书记”的人才培养链条,为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储备源头活水。

实施三项工程,筑牢红色堡垒

古鲁板蒿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党建 ”工作内涵,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出新彩,达实效。

实施融合党建规范提升工程。坚持把服务中心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把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按照围绕中心、各有侧重的思路,从集体经济、基层治理、品牌打造、示范引领等方面创建“最强党支部”,在12个村级党组织开展“3 3 6”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即创建3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品牌、3个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品牌和6个党建引领特色品牌,围绕创建工作主要载体,实现每村创建1个党建品牌的目标,逐步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全面融合、精准融合、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

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工程。古鲁板蒿镇党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挖村级发展潜力,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积极打造“十个万”种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基地,在发展肉牛、小米、设施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紧扣“3 N”模式,形成以牧草、中药材、露地蔬菜、甜菜、水稻、黑猪、肉羊等为特色的农牧业产业新格局,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2022年预计全镇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600万元以上,村年均经济收入均达30万元以上,其中有4个村将达到50万元以上。

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扎实开展以“阵地提标、干部提能、党员提质、服务提优、治理提效”为主要内容的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对全镇12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规范标识标牌悬挂,优化办公环境,提升软硬件配套设施,完善工作保障和运行机制,形成集服务功能、组织功能、政治功能、融合功能为一体的“红色阵地”。科学划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等各功能室布局,打造心贴心、零距离的“一站式”服务,构建有温度、有人气、有活力的“磁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今年以来,全镇各村共投入185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新改扩建,全镇所有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达标率100%,为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提供坚强的阵地保障。

深化三治融合,激发治理效能

古鲁板蒿镇深化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

夯实自治基石。大力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作用,让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增强村民参与自治的能动性,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即时公开制度,把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议事决策内容“晒出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保证乡村治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有效提升村民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营造出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的新气象。

筑牢法治屏障。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和“法律七进”活动,举办法治讲座、推送法治信息、发放法治图书,培育村级法律明白人12名,健全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大力推行“情、理、法、诉”四级调解模式,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镇共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2个,培育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开展普法宣传、法治文化活动8场次,宪法专题学习12场次,为建设平安古鲁板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突出德治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为阵地,定期开展先进典型、模范标兵事迹讲座,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营造“弘扬最美、追求最美、争当最美”的浓厚氛围。目前,全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个;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1个;全镇共评选道德模范12人、“最美退役军人”5人,优秀共产党员35人、文明家庭8户、最美家庭46户,持续放大典型示范效应,弘扬新风正气,涵育文明乡风,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

本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