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织里致富之理)
在浙江湖州织里镇,人们遇到烦心事,常会把两个词挂在嘴边:“百坦”,意为不要急,慢慢来;“安耽”,意为放宽心,别担心。
“按网上的流行说法,这两个流传千年的词颇有些‘佛系’意味。”湖州市吴兴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振强介绍,身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淡定从容是织里人的处世哲学。
但推崇“慢慢来”的织里人,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2017年,在这片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童装企业1.3万余家,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203亿元。织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中国品牌羊绒名镇”。
从太湖小渔村到民营经济重镇,40年来,织里人在改革致富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敢想敢为、创新创强、开放开明的“织里精神”,实践着织里人独特的“致富之理”。
敢想敢为
“每个织里人都想过得更好”
织里退伍老兵姚水法的家里珍藏着一根扁担。
靠着这根扁担,姚水法挑出了全家的富裕生活;靠着一条“扁担街”,织里人创造了自己的致富奇迹。
1977年退伍回乡的姚水法,见证了40年来织里的每一次腾飞,最让他刻骨铭心的,还是挑着扁担“走出去”的那次决定。
上世纪70年代末,织里镇还是太湖边的一个小集镇。水网密布意味着耕地短缺,人口膨胀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吃饱饭都困难”的织里成了杭嘉湖平原出名的穷乡僻壤。
穷则思变。织里人没有忘记故乡名字的由来——自古,这里就因织造业兴盛而得名。织里人更相信,贫穷不是他们的标签,对富足生活的追求几千年来深入骨髓。
退伍回村,姚水法就和许多村民一样,开始利用纺织、刺绣、缝纫等传统手艺,偷偷生产床罩、枕套,挑到自发形成的“扁担街”上去卖。
改革开放的春风,融化了束缚手脚的坚冰,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主体地位,织里户户响起机杼声,人人有了致富梦。
“那时出过远门的人不多,但决定出去闯荡的人们义无反顾。”姚水法说,作为一名老兵,他带着村民,挑着几百斤的枕套,靠着一张地图,走到哪儿就卖到哪儿。
凭着“一根扁担两个包,一张地图到处跑”的“扁担精神”,走出去的织里人淘回第一桶金,许多人成为“万元户”。那以后,织里人争先恐后走上这条致富路。
“每个织里人都想过得更好。”面对越来越薄的利润,织里人没有被枕套“套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集体向利润更高的童装产业进军。
退伍老兵、织里镇上林村党支部书记沈如方清晰地记得,就是那个时候,他身边的战友纷纷投身童装制造市场。1984年,织里兴办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开启了以童装产业助推城乡转型的发展之路。
“织里人就是敢想敢干。”上世纪90年代初退伍的老兵程培坤说,他一回到家乡就赶上织里发展的黄金时期:1992年8月,湖州市批准成立织里经济开放区;1995年,织里镇被国家批准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机遇被敏锐的织里人紧紧抓住,快速掀起创业的第二波浪潮。许多走南闯北的织里人和程培坤一样,纷纷还乡创业,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向品牌、企业转型,织里童装开始走向全国。
“织里是吃改革饭长大的,每前进一步,都蕴含了织里人敢为人先的勇气,而这也是未来织里创造更大奇迹的法宝。”湖州市吴兴区委书记吴智勇感慨。
创新创强
“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
在经历过“扁担街”的织里人口中,有两个故事被津津乐道。
一个是振兴阿祥集团负责人潘阿祥的致富神话:他不识字,一本电话簿全是“象形文字”,却从挑扁担开始,创造了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
另一个则是过去上海市民对织里纺织品的调侃:因为不识字,常有工人在绣字时把“上海”二字绣颠倒,看到枕巾上的“海上”二字,市民就知道这是“织里货”到了。
“老一辈的织里人,对自己的致富之路有一种朴素的自豪感。”织里镇一位老领导介绍,因为粗放式的生产,织里的产品一度成为“质量差”的代名词。而在那个“你能做出来就能卖出去”的年代,人们对此并不以为然。
“原始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终究会被时代淘汰。”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从未接触过纺织业的程传华,第一次到织里就觅得商机——他考察了许多厂家,发现衣服款式单一、不成体系、没有品牌,很少有人聘请时装设计师。
“织里的童装要卖进大商场去。”抱着这个信念,程传华创立了“金果果”童装品牌,并花重金请来知名童装设计师,产品一炮而红。
其实,在程传华之前,将品牌做大做强,已逐渐成为织里人的追求。
“为什么国外知名品牌那么贵还那么好卖?”濮新泉千辛万苦将自己的童装送进北京的商场时,曾发出这样的疑问。从那以后,濮新泉果断走出简陋的生产板房,于1996年成立今童王公司。
“设计是童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将品牌做大做强,2000年,濮新泉将品牌设计中心从织里转移到上海,第二年就在行业瞩目的国际童装大赛上夺得金奖。
“要引导童装企业向设计和销售‘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力。”织里镇党委书记宁云介绍,这几年,织里正在创新图强的路上奋力开拓——
2012年,织里镇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阿里巴巴-织里产业带,织里的许多村庄都成了闻名全国的“淘宝村”,仅2017年织里童装线上销售额就达到70亿元。
2013年,织里投资2000万元打造全国首家童装设计中心。2017年,织里设计开发童装款式达1.5万件(套),一大批童装企业从过去传统的“现抄现做现卖”的“现货制”批发生产模式,转型提升为“先研发、再订货、后生产”的“期货制”品牌经营模式。
未来,织里还将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筹建中国童装学院,破解童装产业人才难题;打造总占地面积1000亩的童装上市企业总部园,由“童装名镇”向“童装强镇”转变;建设织里童装物流园区,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化大型仓储物流基地。
“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这句近年来织里人叫响的口号,逐渐变成现实。
开放开明
“织里是所有有梦想的人的‘故里’”
又是一年“退伍季”,织里镇武装部长舒忠明格外忙碌。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跑遍周边的驻军,推介织里的营商环境,吸引退伍老兵前来创业就业。
“织里是退伍军人创业的沃土。”舒忠明是一名退伍20年的老兵,采访中,他自豪地列举出一长串退役军人出身的织里企业家,“军人敢打必胜、坚韧不拔的品质能很好地和‘织里精神’融为一体”。
“这里吸引我的,除了退役军人享受免担保贷款30万、3年免部分税收等优惠政策,最重要的还是开放开明的氛围。”2010年,已退伍7年的老兵陈云,在战友的推荐下来织里创业。
在这个有10万本地居民、35万流动人口的地方,陈云感受到的是人人争先的活力,他形容“织里人都是跑着走路的”。
人人争先,因为有平坦的“好跑道”。
就在记者抵达织里的前一周,织里的退役军人服务社刚刚挂牌成立,而早在多年前,类似的服务机构就已经在织里出现。“退役军人在这里办事很方便。”陈云介绍,织里行政机构每年新招聘的工作人员中,退役军人达60%以上,来这里创业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觉。
不仅退役军人,每个在织里创业的人,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善意和实打实的便利。程传华还记得,自己刚到织里,就有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不仅详细介绍织里行政机构的办事流程,还东奔西跑帮忙办理各种手续。
如今,这样的“东奔西跑”也成历史。近年来,织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在前列,325项“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已全部实现。办理过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户李先生感慨:“在织里最快半个小时就能拿到执照。”
人人争先,因为有一样的“起跑线”。
“在老家我是个农民,可在织里我成了市民。”2003年,黄锦红跟着亲友来织里打工,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帮老板开车,如今他已经成为织里一家颇有名气的服装企业负责人。黄锦红说,来到织里,就是织里人,所有的待遇都和本地人一样,一样享受政策、受到尊重。
“织里是所有有梦想的人的‘故里’。”采访时,正赶上织里结束暑休,大批企业复工,再叠加“毕业季”“退伍季”,无数颗满怀憧憬的心正向这里汇集,织就自己的梦想,也织就织里的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