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汉化隐患,真要怪汉化太深吗

北魏汉化隐患,真要怪汉化太深吗(1)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公元524年,北魏的戍边六镇玩了一把大起义,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六镇军变,或者叫六镇之乱。之后又过10年,庞大的北魏帝国分裂成了东魏、西魏,延续了148年的帝国,分崩离析。

对于这个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国人对它的感情很复杂:它是一个严重汉化的帝国,它是一个存在了148年的王朝,但它毕竟是一个“胡人”政权。

而对于它的灭亡,更有学者称,这最大的锅,必须“汉化”来背。

一、什么是汉化?

汉化要不要背锅,首先得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汉化?

关于魏孝文帝迁都汉化的事儿,咱小学历史课本就学过,而课本上关于他汉化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改汉姓、穿汉服、用汉制、说汉话,以及胡汉通婚。

这看起来,不就是“移风易俗”嘛。但其实——这都很表面。

真正的汉化很硬核:

首先,是政治制度。所谓政治制度,就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上层建筑。中原文明,之所以能在北方民族强大的武力压制下,始终屹立不倒,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政治优势。

因为“活久见”嘛,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上,各条路都试过了,艳艳鲜血和烈烈长烟,最后总结出了东亚区域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制。只有这套制度体系,才是最适合时代发展的。

北魏汉化隐患,真要怪汉化太深吗(2)

咱换句话说:

咱游牧部落兄弟选老大就比较耿直了,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强者为尊!上任老大的后代如果不够霸气,抱歉,你的屁股就得挪位置,不服就干。兄弟相残、主仆易位的狗血事件,那比中原王朝多了去了。比如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焘、敬寿帝拓跋余,就都是不得善终。争来斗去,这国家也就差不多要玩完了。这也是“胡人无百年国运”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中原这边选皇帝,那是有规章制度的,必须符合流程、礼法,皇帝才是皇帝,老大才是老大。相比较而言,中原王朝皇位继承方面,那是非常平稳。反之,像李世民,通过弑兄杀弟得位,即便功业无双,也是被后人不断诟病。

所以,施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改革,绝对延长国祚的大手笔。

二、其次,我们来说活经济习惯。

北方兄弟的经济习惯,咱都知道,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种生活习惯决定了其生产组织方式。牛啊、羊啊,找几个放牧的就行,多出来的人口干啥用——自然都是伺候大爷的奴隶啊!

可北魏皇帝从内蒙古一路迁都平城(大同),又迁都洛阳,那是摆明了要当中原皇帝,坚决告别苦寒高原的!甚至于连死人,都要就地安葬,还回什么草原!

既然如此,那就得告别当年北方草原的经济习惯,拿起镰刀种庄稼,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自然是文化方面的改变。这其实是最没争议的,鲜卑兄弟毕竟开化的晚,到魏晋时期,都还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种连文字都木有的文明有啥好自豪的?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谓轲比能时,“部落近塞,自袁绍据河北,中国人多亡叛归之,教作兵器铠,颇学文字”。

也就是说,自打与中原文明接触,鲜卑人就已经在学中原文化了。

而魏孝文帝,也不过是更进一步,把家乡老土话放弃调,全部改说“官方普通话”!

北魏汉化隐患,真要怪汉化太深吗(3)

其实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放着千年历史的文明不利用,却非要守着自己连文字都木有的破文明,有什么意义?

至于什么汉礼、儒学、通婚、改姓,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接受中原文明文化遗产,融入中原文明,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总的说来,想要长治久安,汉化是鲜卑人入主中原的必然选择,无论慕容鲜卑还是拓跋鲜卑——都一样。

后来,陈庆之北伐进入洛阳之后,惊讶的发现:汉家的礼法、典制、衣冠,与自诩华夏正统的东晋相比,毫不逊色。(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事实上,一旦民族通婚和文化认同二者同时满足,无论是什么民族,最终都会与脚下的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成为新的汉人。

三、魏孝文帝的败笔

但是,我们知道,魏孝文帝的改革,难称完美。有人说,也正是他的改革,埋下了北魏覆灭的种子。

这其实,源于北魏全盘继承了魏晋时代的士族政治,这种体制之下,选拔人才——看出身。世家大族永远是世家大族,而寒门子弟想跨阶层实现飞跃,那是难比登天!但这种制度,前代的魏晋已经用生命终结来说明——它不行。

因为,绝对的权力,诞生绝对的腐败。

魏孝文帝盲目照搬门阀大族制的结果,就是传统士族的权力愈发膨胀,最后门阀大族和一些鲜卑贵族掌控了北魏帝国,而很多低层鲜卑人甚至一些老贵族,则被边缘化。

这些边缘化的老油条后来组成了一个反政府组织“北方六镇”,而这成了北魏分崩离析的第一推手。

北魏汉化隐患,真要怪汉化太深吗(4)

四、彻底鲜卑化行吗?

那么,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彻底让汉人鲜卑化,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嘿,这个根本不用假设。北齐老高家,就是一把“开倒车”的老司机。

老高家,就出身于曾经造反的鲜卑六镇。而且老高家的人,由于久居边塞,长期和鲜卑人混在一起,他们成了鲜卑化非常彻底的汉人。

举个例子:北齐继承的是从北魏分出来的东魏,此时距离北魏汉化已经一百多年了,大部分鲜卑人已经不知道自己祖上姓啥了,平时也早就讲汉话了。可是老高家的高欢,就觉得鲜卑人才是上等种族,强烈鄙视汉人。甚至于他掌权之后,要求朝臣使用鲜卑语交流(除了老高家的异类——高昂)。

在政治制度层面,“鲜卑化”的高欢,严重依赖北方六镇,实行的则是军事强人统治。汉家的礼法、制度,也被老高家废除的七七八八,老高家杀人从来都是只凭喜好,不问理由,老高家的臣子们,每上一次朝堂,都要战战兢兢好半天,真不知道哪天就要脑袋搬家。

这历史倒车开的吧,甚至连老高家自己都没法平安驾驶:高欢的儿子辈互相杀成一锅粥,孙子辈又杀成一锅粥。

本来从东魏那里继承来的产业也不小,可是自打强行鲜卑化之后,老高家在自废武功方面,简直就是不遗余力,最终被北周成功反杀。

五、持续汉化的北周

相比之下,与北齐长期对峙的北周,则正好走了另一条路——持续汉化。

北周继承的是西魏,可无论是西魏还是北周,他们走的是另一条路——继续汉化。

西魏掌门人宇文泰,也是出身北方六镇,但他与高欢正好相反——他是严重汉化的鲜卑人。

宇文泰与高欢,之所以有这样的截然分野,在于宇文泰起家的时候,实力不如高欢,想争天下,那就得团结力量,而宇文泰正是在这过程中,尝到了关陇大族的甜头。他不但重用汉人、汉制,甚至于还在魏孝文帝的基础上,玩“深化改革”。

比如关陇大族出身的苏绰提出:一清心、二敦教化、三尽地利、四擢贤良、五恤狱讼、六均赋役的“六条诏书”,宇文泰就欣然接受。尤其其中擢贤良一条,分明是在向曹操的寒门政治靠拢。此外,宇文泰和他儿子宇文邕还彻底废除了“奴隶制”:以前西魏打仗虏掠的人口都是个人财产,但在北周这里,则统统释放为平民。

这样的政体,与东方宿敌北齐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

也正因为此,北周相比北齐,才有了后发优势,最终反杀北齐。

北魏汉化隐患,真要怪汉化太深吗(5)

结语

总体来说,北魏的汉化其实是顺应潮流的大势所趋。事实上,如果没有北魏的持续汉化,而任由北魏朝堂的混乱模式发展,北魏的国祚恐怕会更短。

历史总有很多偶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改革者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往往就是这些疏忽,可能会最终带来覆亡。但历史的滚滚车轮,始终不停,即便曾有波折与意外,但最终的指向,仍将是潮流涌动的方向。

参考文献:《南北朝,为什么最后统一中国的是鲜卑化的汉人》,程应鏐《南北朝史话》、韦琦辉.《北魏汉化与反汉化》,段锐超,段元秀《北齐亡国的内因剖析》

战国最雷人的改革,意外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给秦国神助攻

摧毁南宋的不是蒙古骑兵,而是一笔诱人生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