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3年后的自己(构建3年后的自己)

前言

昨几天的文章《怎样才能更专业?与其高深,不如稳定》中表达了一个观点,对于个人而言,与其追求技能不断精进,不如先做到技能的稳定发挥。

其实,现代社会变化太快了,专业分工很有必要。

但作为个人,如果仅仅把专业技能当成个人护城河就会非常危险。

专业的技能固然能够带来个人溢价,但也就像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很容易被更先进的模式轻易绕过。

被时代的洪流吹垮,常常与个人无关。

技能习得需要时间

任何一项专业技能的习得都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

学生时代,有师长和同学陪伴,技能学习相对容易一些。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习的是通识教育,帮助我们达到社会的基本要求。大学时代学习的主要是专业知识,为进入社会准备。如果是医科这样的专业,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学生时代,时间是固定的,学多学少主要看个人的用心程度。

进入社会之后,技能学习更加困难。不会再有人悉心指导;周围人的技能树各不相同,很难直接借鉴。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选择自学或花额外的时间和成本去找牛人求教。

学习收益由3年后兑现

高中毕业生中,50%人一辈子的命运基本就是高考志愿决定。

选中了热门专业,毕业的时候,只要不太差,都能拿到不错的offer。

选中了冷门专业,只能做一个大牛,才有少量的出路,容错率极低。

在社会上,虽然也可以换行业,换赛道,成本往往极高,容错率极低。

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下降,这种差距会逐渐固化。起点越高,只要自己不傻,再怎么换都不会太差。起点太低,即便努力,也只能一步步爬升。

致3年后的自己(构建3年后的自己)(1)

思考3年后的自己

既然一方面技能学习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收益其实是由市场行情决定。

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开始学习技能,提前布局。

风口到了,猪都能飞。能站在风口,都是需要提前预判和行动。

我们构建技能树的最佳选择应该至少是3年后的情况。如果更厉害地,可以考虑10年乃至20年后的情景。

医生越老越吃香,这就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提前布局和坚持不懈。

一般人构建技能树,是人云亦云,别人说该学什么就学什么,或者是看到什么热就学什么。问题是学习需要周期,等学成之后,市场上相同能力的人已经很多,变成红海竞聘,竞争压力很大。更惨地是风口过了,即便是屠龙之技,也毫无用处。

从3年后开始,就要求我们去主动预测3年的技术发展需要。主动预测,有很多方法。

从科研进展看,看到图像识别算法取得突破,我们就应该预测出3~5年内必然有至少1个成熟的图像应用领域。

从技术规律看,看到3G出现,我们就应该料想到4G、5G……一定会到来,无线上网一定更加顺畅,无线需求一定更加旺盛。

从市场周期看,做管理的人多了,可以预测到未来做技术的人会补涨;做技术的人持续增多,可以预测到未来技术人员竞争会更加激烈。

致3年后的自己(构建3年后的自己)(2)

错了怎么办

开始有意识地布局技能树,就会打开一种全新视角。这有点像做投资,投中了可以成为人生赢家。

但是,好的一面是,它也不太像投资。投错了损失的只是沉没成本,也就是时间,并不会血本无归。

投错了还能怎么办?继续投下一个呗。随着经验成长,投资眼光肯定越来越准。

致3年后的自己(构建3年后的自己)(3)

兴趣是最好的自我保险

长期看,兴趣往往是个人技能树最好的保险。

我们往往更在意短期的得失,对自己真正擅长和真正感兴趣的特别冷漠和恐惧。

其实,从3年后甚至10年后,去推导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现在的得失没有那么重要。

对于20 的朋友来说,为了爱情死去活来。可是如果站在30 去看这个问题……

对于30 的朋友来说,失业仿佛就是中年危机。拜托,别那么玻璃心,你才30 ,人生这么长,你的中年远未到来。

对于40 、50 的朋友来说,一定有一些不能割舍的东西,需要全力以赴。可是空闲的时候,想想到了退休那天,剩下大把时间,是否还能干点什么?提前用业余时间,少喝一点酒,少吹一点牛,做点退休后还有价值的事情。

致3年后的自己(构建3年后的自己)(4)

从未来去思考,人生可能会格外精彩!

从现在开始,构建3年后的自己!

加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