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皇朝(大隋天子的帝国末路)

公元615年,大隋朝负责番邦事务的裴矩认为东突厥日益强大,必须想办法削弱,于是向杨广献了一条驱虎吞狼之计。正是这条计策,真正害了大隋。

具体内容是:扶持东突厥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并将宗室女嫁给他,封他为南面可汗。以此分化瓦解东突厥。

杨广之所以会同意这一决策,是因为虞世基喜欢报喜不报忧,经常瞒报国内叛乱情况,造成杨广对国内形势认识严重不足,这才同意去招惹东突厥这个大麻烦。

大隋皇朝(大隋天子的帝国末路)(1)

奈何始毕可汗这个弟弟叱吉设烂泥扶不上墙,他没敢接受。裴矩又出第二招,以通商互市为名,将始毕可汗得力心腹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加以杀害。

这下子彻底惹恼了始毕可汗,这人在突厥史上的能力仅次于木杆可汗,他可不是吃素的,于是,他马上派人联络隋朝各地豪强,为他们送马送人免费指导骑兵技术,提供各种军事援助,撩拨他们扯旗造反,正史记载受到始毕可汗明确扶持的造反势力多达数十个,包括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薛举薛仁杲父子、刘黑闼等,个个规模都不小,甚至后来的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初,同样受到了突厥的大力资助!

同年杨广在北方巡视,被始毕可汗率四十万精锐骑兵围困雁门关。这时候,杨广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他明白,前番彻底得罪了强敌东突厥,这下子让关陇那帮人和地方豪强那些人都特么有机可乘了!大隋危矣!

大隋皇朝(大隋天子的帝国末路)(2)

此后,随着十三太保在镇压各地起义过程中逐渐牺牲,杨广不可避免走到了穷途末路!

公元616年,东都洛阳留守樊子盖在讨伐贼寇途中身染重病,于当年七月逝世,兵权落入狼子野心的王世充之手。杨广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下诏命涿郡留守大将军薛世雄率领燕地三万精兵讨伐瓦岗寨李密、河北窦建德。同时命令王世充等将领都接受薛世雄指挥。

结果交战之际,莫名其妙天降大雾,薛世雄被窦建德趁乱击败。薛世雄自感愧对主上,一时间愤恨交加,也郁郁而终。

公元617年,在突厥的牵制和掩护下,太原留守李渊轻松渡过渭水,西都长安被攻破,刑部尚书卫文升忧愤而死,长安留守阴世师被杀。

最忠心的几个人都死了!这时身边真正得力的,只有一个来护儿和裴蕴,但一两个人实在无力回天,杨广感到无比绝望!

大隋皇朝(大隋天子的帝国末路)(3)

公元618年,眼见天下大乱,不少野心家都想趟这波浑水,趁机捞点好处。宇文述的祸害儿子宇文智及与骁果军统领司马德戡互相勾结,煽动了思乡心切的骁果军,密谋发动叛乱。

当年宇文述病危时,曾留下遗言要求皇帝杀了他这个歹毒顽劣的儿子宇文智及,免得日后成为祸害!结果一来因为他次子宇文士及是杨广女婿,二来杨广念在宇文述一生忠心耿耿立下许多功劳,竟然未忍心诛杀,放了宇文智及一马。没想到真是知子莫若父,当年宇文述的遗言一语成谶,终于留下无穷祸患!而宇文智及那个同胞大哥宇文化及,生性懦弱能力低下,不过是被他们操纵推到前台的傀儡罢了!根本不是演义里那种野心勃勃的狠辣枭雄。

其实当时皇帝还有最后一线生机,司马德戡与宇文智及密谋作乱时,江阳侍卫长张惠绍一直忠于皇帝,他听到风声后,连夜跑去告诉身在宫外的御史大夫裴蕴,裴蕴和张惠绍商定,先矫诏征发外城兵民,尽归荣国公来护儿节度,第一时间抓捕在外逆党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戡等。

与此同时,再征发皇宫特种部队羽林给使与殿脚勇士,遣勇士范富娄等誓死守卫皇宫西苑,听候皇长孙燕王杨倓、皇侄萧钜处分,及时援救皇帝。

本来谋议已定,裴蕴遣报尚在内宫的金紫光禄大夫虞世基。不料虞世基这厮却怀疑谋反一事未必属实,竟然放弃这个良策,丝毫未作部署。

大隋皇朝(大隋天子的帝国末路)(4)

公元618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十,江都行宫,宇文智及先利用宫女魏氏,将皇宫特种部队羽林给使军以全体放假为名骗出,再与司马德戡带领杀红了眼的骁果军进宫,逼迫皇帝自杀。

事已至此,大隋天子杨广倒也并不惊慌,严厉呵斥了几个叛乱首领后,从容自缢身亡。

当天,荣国公来护儿在上朝路上被乱兵埋伏,听闻主上已死,来护儿伤痛欲绝,仰天长叹道:“我来护儿戎马一生,担负家国重任,却不能肃清奸党,以致山河破碎,主上落到如此境地。今日除了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说罢,慷慨就义奔赴国难。

裴蕴、虞世基一并被杀,临死时,裴蕴大骂虞世基,叹曰:谋及播郎,竟误人事!可叹可恨!

同年,杨广在江都被害的消息传出,王世充拥立杨侗在洛阳继位,追谥杨广为明皇帝,庙号隋世祖。大将军尧君素、李景带兵千里救驾,却先后被身边卖主求荣的下属所杀。

大隋皇朝(大隋天子的帝国末路)(5)

值得一提的是,杨广最为依仗的十三太保,除了屈突通、裴仁基迫不得已投降唐朝,周罗睺、宇文述、麦铁杖、周法尚四人早逝外,来护儿、卫文升、阴世师、樊子盖、尧君素、薛世雄、李景等其他七人全部壮烈殉国,无一投降!

大隋的国运,正如杨广这首诗: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煌煌大隋,终究以最惨烈的方式拉下了历史的帷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