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峻的奥威尔文学作品(1984作者奥威尔)

《1984》是一本寓言类文学作品,其刻画了一个恐怖、阴森、让人窒息的XXDoctrine时代,读完这本书,很多人说恐惧、现实、悲伤、绝望,可我却感受到了那种冰冷的、即使用泪水也无法倾诉的痛苦。

合上书的那一刻,心中那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好似亲身经历一般真实。这种奇幻夹杂沉重的阅读体验,让我恍然觉得,书与现实有何不同?或许那些未发生的可能会发生于未来,奥维尔的一语成谶印证了那十年的坎坷与荒诞,老大哥自圆其说,完成它自以为的人类自由。或许也正是时代永不抹去的烙印,或许也在预示着、撰写着视频图文时代的闭幕词。

但有意思的是,那些所谓的独醒人自以为看了这本书就到处宣扬、批判、与现实挂钩,生怕折腾不出来点波澜的跳梁小丑,殊不知只是自己想多了而已,奥维尔用意在于人性,而非Faction。

可你明知道那是个虚构的故事,却又能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找到清晰的对照。这,也是荒诞至极。

书中描写的英国xxDoctrine无疑是个不错的Class,它善用人性弱点,也未必温斯顿当同类看,它不过是扭动时代钟表的一枚数字,温斯顿坚信客观真实的存在,他向往2 2=4而非5的自由,他厌恶真理带来的所谓的正确,即使尝试过、奋斗过,最终也被划伤了悲壮的记号。

虽说这本书在无数学者笔下已经作为了时代模版,但又何尝不是一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说。情节与戏剧捆绑,戏剧性色彩引发人们的无尽遐想,致使自我代入后产生出所谓的“我懂了。”

想想看现在的实名制何尝不是现实题材下的1984,你的一日三餐、出行目的、心中所想,均被大数据所裹挟,它可轻易推算出你的内心独白,这无疑是恐怖的、可怕的。

为什么不敢说,因为“Above”的强压让标新立异的想法无处安放,多数带有偏见、被集体思维所支配的观点彻底淹没了少数的真知灼见,这真的可笑至极。

Public Opinion被老大哥的意志所控制,原本美好的结局却演变成“栗树荫下,你出卖我,我出卖你。”只叹书中所有的词皆写在历史的扉页处,清晰可见。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好在我们并未身处1984,我们也不愿踏进那样一个时代。只愿越来越多的人读奥威尔,让我们拥抱自由。

冷峻的奥威尔文学作品(1984作者奥威尔)(1)

走进美丽的新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