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娱乐圈的三位明星(昔日实力演员宣布退出娱乐圈)
前天刷微博,看到一条消息:演员李菁菁宣布退出娱乐圈。
乍一听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只要看到她演过的那些角色,就能立刻想起她是谁。
她是《金婚》中大大咧咧的“庄嫂”;
是《憨媳当家》中的虎里虎气的张银凤;
是《宝乐婶的烦心事》中巾帼不让须眉的宝乐婶。
泼辣爽朗,又朴实善良,是李菁菁留给大家最深刻的荧幕印象。
但近些年,她似乎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除了去年播出的《天盛长歌》外,鲜少在影视剧中看到她的身影。
退圈的原因,李菁菁自己说是“为了专心带孩子”,但有人翻出她去年发的两条微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她很可能是因为性格太耿直,不愿同流合污,被行业内的大佬集体封杀了。
这两条微博说的是个什么事情呢?
简单总结就是:某部戏的副导演谈片酬,和李菁菁商量,能不能把多谈的部分返给他,比如制片方只能给80万片酬,但副导演如果谈到100万,多出的20万,就归副导演所有。
李菁菁不同意,认为这是吃了原告吃被告,她可以降低酬金,帮制片方减轻一些负担,但副导演既然已经拿到了他应得的工资,就不该再贪这笔钱。
她说,自己并非多高尚,只是依然还有底线,不愿为了挣钱上戏,违背自己的良心。
因为可以没钱,但不能没有德行。
微博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近500人的副导演群,联合起来封杀了她,但她依然没有妥协,表示宁愿另谋出路,也不会向他们妥协。
49岁的李菁菁,从业34年,妥妥的老戏骨,不仅贡献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更让人看到了她作为一名演员的操守。
可能有人会觉得,她真傻,影视圈早就是个大染缸,乱象横行,何必不自量力地去对抗呢?
自己有戏演,有钱拿,让别人也有钱拿,皆大欢喜不好吗?
可李菁菁偏不。
因为她知道,蛋糕就那么大一块,制片方多给了她片酬,就意味着要在其他地方省钱,这样,影片的制作预算就会缩水,最终影响的,是影片的质量。
每个热爱舞台、尊重观众的演员,都绝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
她不傻,只是太过清醒。
而清醒的人,在这个浮躁的影视圈,已经越来越少。
更多的人,在疯狂捞金,在跪舔资本、在群魔乱舞、在浑水摸鱼。
2
现在的影视圈乱到了什么程度呢?
最饱受诟病的,就是“天价片酬”。
去年5月,崔永元发了一条微博,曝光了行业内的“阴阳合同”现象。
并直指某位明星在片场待了4天,就拿到了6000万元的片酬。
这条微博无异于撕开了一道口子,之后频频爆出的明星天价片酬,让吃瓜群众咋舌。
倪妮拍《天盛长歌》,片酬9800万;
杨颖拍《孤芳不自赏》,片酬8000万;
钟汉良拍《一路繁花相送》,片酬5000万……
动辄上亿的片酬,别说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赚不到,放在任何一个圈子里面,都是足够惊人的收入。
“天价片酬”的后果是什么呢?
有业内人士说,十几年前,演员的片酬仅占制作费的15%-20%左右,多了也就在30%上下,剩下的70%全部用于拍摄。
但现在,这个比例已经颠倒过来,大部分钱落到了演员口袋里,剩下的钱就只够粗制滥造地完成拍摄,剧作质量自然会大打折扣。
最终,一切由观众买单。
《孤芳不自赏》中的抠图镜头,一度沦为笑柄,但导演鞠觉亮却公开表示,自己也很委屈,不是不想好好拍,实在是拍不起。
鞠觉亮说,现在的演员,是从出门那一刻开始算起,走一步算一步的钱,如果去一个车程两小时的地方实景拍摄,可能什么都还没拍,几十万就没了。
所以,为了省钱,只能让绿幕、替身、抠图上了,不然还能怎么办?
这番话固然有为自己开脱的意味,无论如何,抠图泛滥是对不起观众的。
但是我们也能从中看出,现在的影视圈,已经被资本绑架,连本应占主导地位的导演,也不过是一颗无奈的棋子。
资本不考虑其他,只考虑回报率。
一部戏能不能火,充满了随机性,谁都不能保证,但启用大IP、流量明星,可以大大减少风险,何乐而不为?
至于观众吃到的是巧克力还是屎,那些正忙着数钱的人,才不会care呢。
3
如果明星拿到片酬之后,贡献出一份与之匹配的演技,那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很多人拿到了钱,贡献的只有一张脸。
编剧宋方金曾卧底横店,带回一篇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揭露了剧组的种种“怪象”。
首先是替身泛滥,已经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一场戏三十多个人,没有一个是正主,全是替身,拍的都是一些大全景、侧身镜头。
在拍摄一部IP剧的时候,男一号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拍了好几百场戏。
怎么拍的呢?就是演员往那一站,可能对着天,可能对着树,可能对着墙,然后按照导演的指令,做各种表情,说几句台词。
业内俗称——“表情包演员”。
15天啊,可能连理解剧情的时间都不够吧,就拍完了几百场戏。
说这是表演,我认为都玷污了表演二字。
其次是导演也不认真,很少有导演会在现场认真地讲戏、给演员提意见,都是大手一挥——过、过、过、咔收工。
有个老演员说,有一次他接到一个剧本,很认真地问导演:您为什么找我来演这个角色?
导演说,你甭管那么多,找你就是个形象,你往那一站,演就完了。
面对这样的剧组,这样的导演和演员,再有追求的人,也只能瞎对付。
另外,诡异的市场,也让人看不懂。
有时一部片子还在拍呢,就已经卖出去了,仅仅因为主演是几个流量明星。
这条乌烟瘴气的利益链,真可谓是,一个敢拍,一个敢演,一个敢买,一个敢看。
很多流量明星的演技,我们有目共睹,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态度,对待表演,没有丝毫的敬畏感,敷衍塞责,糊弄观众。
主持人金星曾在节目中曝光,影视圈里存在“数字小姐”,演戏的时候不背台词,声情并茂地念“一二三四五六七”,然后靠后期配音把台词补上。
演员李幼斌也说,自己遇到过“数字小姐”,那一刻他都懵了,不知道演戏居然还能这么搞。
台词,这个作为演员的基本功,却成了很多演员的“拦路虎”,真是奇怪又悲哀。
王劲松曾在上海电视节的论坛上当场发飙,说有一个年轻演员问他,准备戏的时候把台词背下来是不是就特别美好?
他很无语,什么时候演员这个职业,变成连背台词都要受表扬了?
背台词是什么?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
你能告诉我说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呐?
多不要脸呐!这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观众的心声。
拿多少钱,就得做多少事,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影视行业凭什么就能本末倒置?
4
还记得去年大火的综艺《演员的诞生》里,徐峥说过一番话,让我深有感触:
“如果大家的导向都是,不以演技作为一个最高的标准的时候,那些特别具有演技特别会演戏的人,会有一种从事这个事业的悲哀。”
的确悲哀,因为这个行业,现在就是这样的格局。
没演技没素养的小鲜肉们,随便拍几个表情包就能日入百万,老戏骨们兢兢业业磨练演技、恪守原则,却面临着片酬低、甚至没戏演的尴尬境地
陈坤,曾红极一时的实力派演员,却坦言自己从2012年开始,就处于半失业状态。
有主持人问他:你选片能力特别好,是自己在过滤剧本吗
他无奈地苦笑着说,不是他挑剧本,而是根本没得挑,来找他的,寥寥无几。
还有濮存昕,曾将金鹰奖、华表奖一并收入囊中,并斩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却在某次被问及日后的影视计划时,说:
“影视作品没我的活,我演的东西没人看。”
听到“童年男神”这么落寞的一番话,咩咩既惊诧又心酸。
这些老戏骨,他们穷尽毕生,追寻表演的艺术,到了最纯熟、最应大放异彩的时候,却没有戏可以给他们拍了。
对观众来说,这是何等的遗憾!
但话说回来,承受一切后果的是观众,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又何尝不是观众?
有人只要看到某部剧里有自己的idol,就心甘情愿地忍受一切粗糙;
有人对喜欢的流量明星无底线地宽容,把演技作为最不重要的衡量标准。
于是陷入恶性循环:观众对流量的狂热追求,导致了市场的畸形,最后又作用到观众身上,让我们与好作品、好演员绝缘。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市场扭曲,是从审美扭曲开始的。
好在,近段时间,我们越来越能感觉到,流量正在退烧,演技正在重新被关注。
顶级流量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口碑票房都一塌糊涂;
没有什么流量明星的参演的《无名之辈》,却凭借口碑C位出圈。
浪潮退去之后,裸泳的人终将无所遁形。
吃到了流量红利的人,终将被流量反噬。
这个市场可能是混乱的,可能是荒诞的,但也有可能是公正的。
无论现在如何资本当道,我相信到最后,演技和品质一定会是唯一的试金石。
影视圈的环境,会在所有演员、观众的努力下,一点点地得到净化。
就像《喜剧之王》里,柳飘飘对尹天仇说:
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尹天仇停顿了一下,说:
也不是,天亮后便会很美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