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

△ 新西兰蒂玛塔峰上空的全景银河。

迢迢银河,从古至今,曾留下多少如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般经典的神话故事,曾引得多少文人墨客即兴吟下一首首浪漫磅礴的诗词,摄影术发明之后的百余年来,又令多少摄影爱好者为之神魂倾倒。

赞美、守护银河的方式有千万种。在摄影师的眼中,银河是自由的,是具有无限创作可能性的。记录下它最绚烂璀璨的样子,或许就是对银河最纯粹直接的“告白”方式。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2)

△ 2014年夏天,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空的银河。© Shane Black

△ 2015年夏天,美国犹他州布莱斯峡谷,湖面上的银河。© Judy Schmidt

银河之于摄影师,可不止是“盛世美颜”的表象。

“在失眠的漫漫黑夜中独自一人徘徊时,我找到了一种放松的‘治疗’方式,那就是捕捉星空和银河。”2016年夏天的夏威夷,18岁的Ulderico Granger成了追银河的人:

“我试图寻找那些生活中失去的原始的本真时刻,当我捕捉银河,并且沉浸其中时,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是内心真正感到平静的时候。”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3)

△ 2016年夏天,夏威夷,追银河的人。© Ulderico Granger

本期,拍者君将分享来自全球优秀摄影师在世界各地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带着大家赴一场华美的“银河盛宴”。

银河不是银河系,而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银河特辑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4)

△ 2012年6月,美国纪念碑谷上空的银河,最左边且最靠近我们的是名为Mittens的孤丘,而Merrick就在右方不远处。© Wally Pacholka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5)

△ 2012年12月14日,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夜空中银河闪耀。© Wally Pacholka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6)

△ 2013年10月1日,银河与极光。© Eric Anderson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7)

△ 2014年1月19日,新西兰凯伯尔湾上空的银河。© David Hardy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8)

△ 2014年2月,俄罗斯,七巨人风化石上空的银河。© Copyright Sergei Makurin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9)

△ 2014年3月27日,欧洲南方天文台,曙光中的银河。银河位于鱼眼照片正中央,顶端是明亮的金星和残月。© Babak Tafreshi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0)

△ 2015年2月8日,圣地亚古多火山上空的银河。© Sergio Montúfar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1)

△ 2015年4月16日,中国台湾南竿乡,蓝眼泪与银河。© Rogelio Bernal Andreo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2)

△ 2015年5月,希腊波塞冬神庙上空的银河。© Alexandros Maragos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3)

△ 2015年8月,瑞尼尔山上空,20多颗英仙座流星与银河。© Matthew Dieterich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4)

△ 2016年1月1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Morgiana西南方向,地平线上的红色南极光,左边的南天银河,右侧横跨树枝的是银河系的两个伴星系,大、小麦哲伦星云。© Gill Fry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5)

△ 2016年4月,阿曼沙姆山,月光中的银河。© Babak Tafreshi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6)

△ 2016年4月,智利,银河与南天的气辉。© Yuri Beletsky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7)

△ 2016年5月6日,梅里特岛,猎鹰9号与银河。© Derek Demeter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8)

△ 2016年6月,地平线上升起的银河。© Tim Peake(宇航员)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19)

△ 2016年7月6日,土耳其乌鲁达山国家公园,夏季的行星与银河。© Tunç Tezel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20)

△ 2016年8月,纳米比亚沙漠上空,银河西落。© Juan Carlos Casado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21)

△ 2017年3月29日,斯洛伐克中部的Chopok峰,由57张照片拼接而成的春天银河拱桥。© Ondrej Kralik

看到最后的你,是否也曾跟银河有过美丽的邂逅?

如果有,欢迎大家来跟拍者君分享哦。

趟过银河的男人(追银河的人)(22)

△ 2015年7月,奥地利,银河与炸裂的流星。© Andre vd Hoeven

- The End -

本文综合编译自NASA及网络

编辑:小麦

本文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