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被抄家时有人发现7个字)

1725年九月,封疆大吏年羹尧的川陕总督职位被解除之后,雍正下旨将他押送到北京会审。

会审的结果是年羹尧犯有92款大罪,其中应该服极刑的就有30多条。

因为年羹尧以往功勋卓著,雍正担心自己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下旨赐年羹尧狱中自裁。

年羹尧曾经是康熙和雍正都很赏识的名将,怎么就落了个这样的下场呢?

一、 三十岁的封疆大吏

年羹尧虽然后来被称作“年大将军”,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却是个极有才识的读书人,于1700年考中进士,然后被选作庶吉士。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被抄家时有人发现7个字)(1)

庶吉士一向由汉族士子中的佼佼者担任,他们被选拔留在翰林院中,由经验丰富的官员教授各种知识,职责包括起草诏书和为皇帝讲解经籍,属于皇帝近臣,升迁机会很多。

年羹尧能够获得此职,显然资质和才能都非同一般。

年羹尧刚入仕途就官运亨通,这除了他的个人资质以外,当然他的父亲也起了一定作用: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从1692年起开始担任湖广巡抚,他为人低调内敛,为官勤政廉明,深得康熙的器重。

1704年,年遐龄因为年纪大,上书请求辞去职务,康熙予以恩准,并允许他享受原来等级的俸银和待遇。

康熙朝时官场比较盛行“父退子继”,康熙很看重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现在年遐龄退休了,康熙就重用他的儿子们,尤其是年羹尧,曾经获得过多次破格提拔,先后被派到四川、广东担任乡试考官,直到1709年,30岁的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

巡抚职位总揽一省军政大权,被视为“封疆大吏”,官居二品。

年羹尧只用了九年时间,就达到了他父亲一辈子官场的顶峰,更是很多官员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升迁速度在清朝称得上数一数二。

而这对于年羹尧来讲,却只是一个开始。

二、 康熙的期许

这时的年羹尧远不像后来那样飞扬跋扈,对康熙的赏识和提拔,他在奏折中表达了真切的感激和想竭尽全力回报朝廷的忠诚:“窃臣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少有犬马知识,自当竭力图报,庶几上不负皇上高厚之恩……”

到四川之后,年羹尧的表现很让康熙满意:虽然四川多山地,地势复杂,但是他仍然不辞辛苦地到处走访,实地了解四川各地情况,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措施并予以实施,四川的整体面貌为之一新。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被抄家时有人发现7个字)(2)

康熙画像,网络图

康熙非常满意年羹尧在四川的作为,他下诏勉励年羹尧说:“…尔封疆大吏,只得始终固守做一好官,此朕之深望也。”

康熙希望年羹尧能够始终如一,做一个好官,如此就不负自己的深望了。

年羹尧能否一直做个好官那时还不能确定,但很快得到证实的是,读书人出身的年羹尧刚开始并不擅长打仗,能够获得“年大将军”的称号更多的还是后来的历练。

四川临近青海和西藏,省内多民族杂居,形势严峻复杂。

1710年,四川境内边民作乱,他们在头领罗都的带领下在川内各地滋扰生事,还杀害了宁番卫(今四川省冕宁县)游击周玉麟。清廷闻报后震怒,当即下令让四川提督岳升龙、巡抚年羹尧统率军队前去进剿。

岳升龙身经百战,他曾经参与过平定三藩之乱、跟随康熙荡平葛尔丹,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收到朝廷战令之后,岳升龙根据以往经验,制定了“剿抚并用”的政策,先以主力兵势攻击头领罗都,对其余部众则实行招抚政策,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抓获罗都,招抚了十余万户边民,使作乱区域很快归于平定。

年羹尧带领军队到达作乱区域时,岳升龙已经结束战斗,独立完成了剿匪任务。

后来以战功而声名显赫的年大将军此次居然无功而返,还因此以“延误军情”的罪名受到弹劾,不过康熙没有责罚他,仍然让他在四川任职。

年羹尧虽然无功而返,但是岳升龙的军事才能显然让他大开眼界,此后少不了向岳升龙请教,逐渐完成了从文官向武将的思想过渡。后来岳升龙因为年老退休,年羹尧又和他的儿子岳钟琪成为战场上的传奇。

三、裙带关系 实力

从进入官场到出任四川巡抚,年羹尧和当时皇四子胤禛还没有多少交集,但是到1711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康熙下旨,将年羹尧的妹妹年氏指婚给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身份是侧福晋。

年氏,就是热播剧《甄嬛传》中的华妃,不过和电视剧中不一样的是,年氏并非没有生育子女,实际上她自从成为胤禛的侧福晋之后,曾经生下三子一女,包揽了这段时间里胤禛的所有子嗣,其他妻妾再无所出。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被抄家时有人发现7个字)(3)

年妃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年氏独得胤禛恩宠可见一斑。

年羹尧自己的婚姻也颇有政治联合的意味: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权臣纳兰明珠的孙女,嫁给他几年之后亡故;再娶的则是宗室辅国公苏燕的女儿。

年羹尧出自官宦之家,显然深谙此道,很早就熟练地织就了关系网,拥有深厚的权臣皇亲作为后盾。

尽管如此,年羹尧在官场上的能力和作为却并没有打半分折扣,他在四川任上始终兢兢业业,尤其在经历了初期的“无功而返”之后,他对当地的纷乱形势有了新的判断,对当地的边民作乱逐渐有了应对经验,曾经在1717年平定了四川越巂卫叛乱。

在四川十余年的时间里,年羹尧针对四川的防护提出了不少建议,康熙都予以认可并让他照此实行。

1718年,因为巡抚没有督兵权利,康熙特地又任命年羹尧为四川总督,同时兼管巡抚事务。

年羹尧此时还不到四十岁,统管四川的军事与民政,大权在握,位置显赫。

1720年,康熙再次予以年羹尧重用,授予年羹尧定西将军印。

1721年,年羹尧进京觐见,康熙赐他弓矢,任命他为川陕总督,镇守西北边陲重地。

这应该是年羹尧最后一次见到康熙,在年羹尧远赴西北的第二年十一月,康熙驾崩。

皇四子胤禛即位,是为雍正。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被抄家时有人发现7个字)(4)

雍正画像,网络图

1723年(雍正元年),年羹尧的妹妹年氏被册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年羹尧的地位再次得以提升,由原来的封疆大吏成为皇亲国戚。

四、关系更密切的君臣

成为皇亲国戚的年羹尧更得雍正重用,因此也更多地卷入权力的争夺之中。

早在1717年,康熙就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代替自己讨伐准噶尔策妄阿喇布坦。

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弟,但是在多位皇子之中,胤禵和雍正的关系并不太好,反倒和皇八子胤禩关系更为密切,在康熙末年激烈的“九子夺嫡”争斗之中,胤禵更倾向于支持皇八子。

胤禵担任抚远大将军,统帅西北十多万军队的同时,在西北地区威名远震,这对雍正是个不可小视的威胁。

雍正即位之后,下诏让胤禵返回京城,他派去接替胤禵职务和权力的,正是年羹尧。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被抄家时有人发现7个字)(5)

年羹尧画像,网络图

1723年五月,青海和硕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奉命征剿,之前曾经担任胤禵副将的岳钟琪随同年羹尧一起出征,担任参赞大臣,主要职责就是辅佐年羹尧,协助管理军务。

年羹尧和岳钟琪早在四川之时就曾经是上下级,两个人都富有军事才能,年羹尧视岳钟琪为心腹战将。

平叛用了半年时间,1724年初,年羹尧所率部队大获全胜,自此成就了他“年大将军”的威名。

五、物极必反

此时的年羹尧军功赫赫,又是皇亲国戚,雍正更视其为心腹大臣,允许他直接参与朝政,一旦有重要官员的任免,雍正也会和年羹尧商议后再做决定。

雍正为人一向低调冷静,但是对年羹尧平定青海之乱的功劳,他居然兴奋不已,甚至说年羹尧是自己的恩人,还要求世世代代都要牢记年羹尧的丰功伟绩,否则“便非我朝臣民也。”

有这样的权势,还有雍正这样的恩宠,如果年羹尧像当初被任命四川巡抚时一样,怀有感激和回报之心,那这泼天的荣华富贵说不定就能够长久,年羹尧也能够全身而退。

可惜年羹尧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平叛之后还不到一年,他的骄横表现就招致雍正极度不满。

1724年十月,年羹尧进京觐见,因为年羹尧和他的父亲,还有一个儿子年斌已经封爵,所以此次雍正没有再给他加官进爵,而是赐他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金币,赏赐十分优厚。

就是这次进京,成为年羹尧覆灭的源头:在进京途中,但凡有官吏迎送之处,哪怕对方是总督或者巡抚的身份,年羹尧都会命令对方对自己行跪拜之礼。

到了京城之后同样如此,王公以下的官员都需要向他行礼;与此同时,年羹尧则坦然地坐在马上,对那些给自己行礼的人看都不看一眼。

在雍正面前,年羹尧态度倨傲,居然有“御前箕坐,无人臣礼”的记载。

箕坐,就是两腿向前伸开坐着,即便是和朋友之间对坐,这样的姿势都是非常不礼貌的,更何况是在一国之君面前!

雍正的隐忍终究是有限度的,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发作的机会。

六、重罪入狱

1725年二月初一,天空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罕见景象,这在当时被称为“祥瑞”,朝中大臣纷纷上表朝贺,年羹尧也不例外。

年羹尧本来想用“朝乾夕惕”称颂雍正勤奋谨慎,励精图治,但是不知道是因为一时疏忽还是什么原因,竟然写成了“夕惕朝乾”。

雍正看到年羹尧的奏疏之后勃然大怒,斥责年羹尧故意这样做。他下谕说道:“羹尧不以朝乾夕惕许朕,则羹尧青海之功,亦在朕许不许之间而未定也。”

年羹尧不用“朝乾夕惕”来称颂我,那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也在我许和不许之间。

雍正一怒之下说的话,明明说的是君臣大事,可是听起来怎么都显得有些小气,有些像孩子之间的赌气。

不过孩子赌气远没有皇帝赌气的后果严重,雍正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到底是“许”还是“不许”年羹尧的军功:他很快就解除了年羹尧川陕总督的职位,让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然后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被抄家时有人发现7个字)(6)

年羹尧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耐人寻味的是,接替年羹尧川陕总督职位的,正是年羹尧的下属,跟随他青海平叛的岳钟琪。

可见,雍正还是认可青海平叛之功的,不过不想认可年羹尧。

年羹尧的调任,显然是一个信号,这信号自然很快就让朝中大臣灵敏地捕捉到了,这些人原来畏惧年羹尧的权势,更碍于雍正对他的器重,所以即便明知年羹尧有错误也不敢指出。现在年羹尧被调任,显然是失宠于雍正,这些人于是纷纷揭发他的罪状。

所谓墙倒众人推,无非就是如此。

雍正当然更会顺应人心,收到群臣的奏章之后,立刻免除年羹尧的所有官职,下令将他押送到京城会审。

经过几个月的会审,议政大臣提交的年羹尧罪状多达92款,其中不乏“大逆”、“欺罔”、“僭越”这样的重罪,按罪立斩的就有30多条。

看到年羹尧诸多罪状,雍正反倒恢复了他的冷静本色,他说道:“羹尧谋逆虽实,而事迹未著,朕念青海之功,不忍加极刑。”

年羹尧虽然有谋逆的罪名,但是还没有成为事实,我念及他平定青海的功劳,不忍心对他施以极刑。

于是雍正法外开恩,赐年羹尧狱中自裁。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对年羹尧的父亲和兄长手下留情,只是免除了他们的官职;对年羹尧的几个儿子,除了处死次子年富以外,其他十五岁以上的儿子被流放戍边。反倒是年羹尧的幕僚邹鲁和汪景祺处罚很重,不仅两个人都被处死,他们的家属也都沦为奴隶。

邹鲁的资料已经不可考,关于汪景祺却有不少记载。

原来这位汪景祺曾经跟随年羹尧远赴西北,沿途之上不忘奋笔疾书,写成了两卷《西征随笔》送给年羹尧。

在这两卷随笔中,汪景祺除了为年羹尧歌功颂德之外,还评论朝政,最可气的是他居然还拿康熙开玩笑,嘲笑康熙:“皇帝挥毫不值钱”。

这句话当然并非汪景祺原创,而是别人讥讽康熙的诗中的句子,但是汪景祺抄录在自己的作品中,显然对此非常认可。

年羹尧获罪之后,官员奉命抄家,结果发现了汪景祺送给年羹尧的这两卷随笔。汪景祺的大作到了雍正手上,雍正看到他摘抄的这首诗,气不打一处来:拍年羹尧马屁还可以理解,又何苦嘲讽先帝呢?着实是大逆不道!

结果,这位大拍马屁的汪景祺所受的刑罚比年羹尧本人还重,不仅他自己被枭首示众,连带妻子儿女兄弟叔侄也都被流放宁古塔。

文人之行,不可不慎于纸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