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怎样从武将到武圣(关羽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凡人成为武圣的)
关羽是很多人了解三国中最喜欢的武将之一,同期的武将有很多,但只有关羽不断被民间祭祀,甚至历代都有所加封,最终尊为“武圣”、“关帝”,这个称号可了不得,可以说与“文圣”孔子的地位一样。
而且对于关二爷的信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必有二爷的雕像,作为忠义的形象,只要讲义气的必须得关二爷面前拜把子,作为财富形象,只要做生意的,除了财神爷以外,被拜的最多的也是关二爷,那么关羽作为一名武将,是如何从凡人一步一步的变成圣人的呢?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像
三国到西晋时期:民众祭祀关羽,朝廷贬低为主一开始的时候,对关羽的祭祀只是民间行为,驻扎荆州的时候,由于对荆州军民多有良政,因此荆州军民对关羽多有追随,甚至盗匪们都遥受羽印号,来帮助关羽作战,可见关羽在荆州的民心。
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等关羽战败后,江陵的军民没有跟随糜芳一起投降吴国,而是自发组织伏兵,准备与孙吴展开战斗,而关羽被杀的消息传来后,荆州的百姓多次起义为关羽报仇,人数过万,由此建立了关羽以后被封神的民心基础。
“武陵部从事樊伷诱导诸夷,图以武陵属刘备,外白差督督万人往讨之”
“五溪蛮夷叛乱盘结,权假濬节,督诸军讨之。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群蛮衰弱,一方宁静”
虽然在当时刘备为关羽祭祀,但是东吴这边作为敌对势力却在极力地诋毁关羽,其中吴人韦昭编曲十二支,其中一首《关背德》就是说关于是不吉利的猫头鹰,最终被大皇帝孙权渡江杀死。而曹魏那边本来关羽就攻打他们而死的,自然也没有多少好感,除了民间以外,朝廷总体对关羽是贬低的态度,尤其是东吴持续打压百姓祭祀关羽的行为。
编曲十二支
南北朝时期:朝廷转贬低为褒扬,关羽成为城隍神到了南北朝时期,因为持续的战乱加上对儒家信仰的缺失,很多人在乱世之中意识到忠义的关羽的形象是如此的高大,开始将关于作为一个忠义模范而进行褒扬,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江陵百姓们对关羽不断的祭祀,最终让关羽成为城隍神。
城隍是保护地方的神
虽然早些年备受东吴的打压,但是江陵百姓依旧在家中进行祭祀关羽,当地本来就有将历史武将当做神明崇拜的传统,后来一起交流发现大家都喜欢祭祀关羽,干脆在大家一起祭拜吧,于是关羽被当地尊为城隍神,这是关羽成为神的开始,当然只是民间认可的。
最早记载关羽是城隍神的还是来自于《北齐书》中,后来更是在《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中得到详细的记载,2005年在荆州出土的北宋时期关公像的发掘地点就是当时的城隍庙,足以知晓关羽最初的神仙位置就是城隍。
北宋时期关公像
当然由于关羽成为城隍,很多人都有记载他显圣的事情,至于是不是真的,朝廷肯定有推波助澜,毕竟大家都信仰关公,是当时民众信仰的道德楷模,朝廷也乐见于此,当然此时的关羽信仰还只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地方信仰。
隋唐时期:成为佛教的护教伽蓝菩萨到了隋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继续发展佛教的僧人们开始意识到关羽对于传播佛教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荆湖地区,对于关羽的崇拜非常高,让佛教难以产生影响,于是天台宗祖师智顗在湖北玉泉山借用关公文化来给百姓灌输佛教思想。
玉泉山关公显灵
智顗说关羽主动奉献自己的地方给他,并且皈依天台宗,并且为创建玉泉寺提供了神力,此事可以在《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中进行查看,随后智顗将关羽显圣的事情告诉了隋炀帝杨广,最终杨广加封关羽为“护教伽蓝菩萨”,这也是朝廷第一次对关羽正式册封。
护教伽蓝菩萨
有了天台宗运用关公影响力传播佛教,其他教派自然也有样学样,到了唐朝的时候,禅宗的高僧神秀也来到了玉泉山建寺庙,自称看到关公,和智顗一样,封关公作为自家护法伽蓝。
北宗禅教创始人神秀
这些人争夺关羽,却没有问关羽老人家愿不愿意,要知道玉泉山可是刘备祭奠关羽的地方,后来陈朝还在这里立祠,在当地影响深远,佛教来了之后,却抢夺玉泉山修建寺庙,甚至神秀还有拆关羽祠的破坏行为,自然遭到当地百姓的愤怒,无奈之下,只好将关羽封为佛教护法神祭祀平息百姓的愤怒,而且还可以得到民众的信仰,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关羽成为佛教的护法伽蓝之后,因为信仰关公的人很多,纷纷跟随关公信仰佛教,力压道儒两教,这让其他两家傻了眼,没想到关羽在民众中号召力这么强,让佛教在唐朝遍布开花,后来佛教更是尊关羽为盖天古佛,正式成佛。
关羽雕塑
不过儒教也没闲着,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因为历经安史之乱后动荡不安的唐朝廷,更有“四王二帝”事件和“泾师之变”、“奉天之难”等等,让他迫切需要一个忠勇之士帮助,于是在颜真卿的奏请下朝廷开始祭祀关羽,最终入武成庙,成为武成王姜子牙配享的六十四位古今名将,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三国武将,比如张飞、邓艾、陆逊、周瑜等等。当然这也是关羽首次享受官方级的典祀。当然后来在宋朝时期关羽多次被请出武成庙,又多次被请进武成庙,可见当时朝廷对于关羽还是没有完全确定。
武成庙中的古今名将
宋朝时期:被封为道教正神随着佛教不断地推崇关羽,道教开始按捺不住了,毕竟这位一名有着极大民间信仰的名将可不能让佛教独占,加上宋朝道教兴盛,于是将关羽吸入到道教神仙体系中。
除此之外,宋朝新兴的市井文学话本也开始流传开来,有了民间艺人的不断艺术加工,关羽的形象不断发生改变,其忠义和英勇被无限的放大,最终成为民众口中神勇无敌,忠义无双的关二爷,而道教也不甘人后,纷纷推出了关羽显圣的传说,比如关羽协助张天师斩杀解州盐池恶蛟的传说等等,笃信道教的宋真宗便下令在解州修建关羽庙,这也是帝王首次敕建关庙。
关羽协助张天师斩杀解州盐池恶蛟
到了宋徽宗时期,关羽先是被封为忠惠公,后又加封为武安王、忠义武安王,加上宋徽宗特别信仰道教,上行下效,道教趁机将关羽吸收进去,最终成为道教的清元真君、崇宁真君等等,而到了南宋,也继续加封关羽,封号也越来越长,宋孝宗更是加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义勇武安王
元朝时期:藏传佛教监坛神到了元朝,《三国志评话》的流行,让关羽再一次受到民间的追捧,并且元朝统治者也对关羽进行加封,因为元朝上层贵族都笃信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也吸收关羽成为监坛神,其实就对汉人关羽信仰的拉拢和支持,后来元文宗对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朝关公神像
而元顺帝,他就比较厉害,加封关羽为“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管淮南节度使兼山东河北四门关镇招讨使兼提调遍天下诸宫刹天地分巡案管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驾前都统军无倭侯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崇宁护国真君”,这个称号可真够长的,估计关二爷自己都不一定能记得住。
明朝时期:成为武财神,升格为关帝到了明朝,关羽的信仰更加深入民心,明太祖平定天下后,首先废除了宋元时期对关羽的封号,恢复东汉时期的汉寿亭侯,不过明太祖不知道汉寿其实是地名而不是汉朝,因此恢复的封号只是寿亭侯,直到嘉靖时期考证之后才恢复为汉寿亭侯。
汉寿亭侯
不过一开始明太祖并没有修关羽的庙宇,直到洪武二十七年才立关羽的庙祀,据说是明太祖梦到关羽后才开始修建关庙的,实际上那时候因为朱标去世,皇孙年幼,希望大家能够忠君爱国特意把关羽拉进来的。
到了万历时期,关羽终于迎来了自己自己成为帝的封号“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成为关帝,关庙也成为关帝庙,并且因为万历援朝战争,关羽的信仰也传播到了朝鲜,最终朝鲜也开始信仰关帝,可以说在明代祭祀关羽的活动中在万历时期达到一个顶峰,关羽也成为明朝的护国神灵。
明朝关羽形象
而关羽在这个时候也迎来另一个被人所熟知的神位武财神,当然这个风气是晋商带起来的,之前说过,关羽在解州显灵的事情,加上关羽是山西人,自然得到老乡晋商们的信仰,而明末晋商富甲天下,在行走各地的时候建立会馆的时候,将关帝庙也带到了各地,在晋商的影响下,各地生意人也纷纷效仿,最终成为公认的财神爷。
关羽财神形象
清朝:成为武圣、关夫子到了清朝之后,关羽的形象再一次提高了,因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喜欢读《三国演义》,并且喜欢有三国的故事训导大臣,因此和其他朝代相比,更加注重对关于的册封,前后册封多大十余次,是历代王朝中对关羽加封最多的王朝,顺治时期,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清朝祭祀关羽的牌位
到了雍正年间,朝廷下令将关帝庙改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祀孔子的祭仪进行春秋两祀,从这个时候开始,关羽正式成为清朝祭祀的主神,成为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武圣人。
清朝关圣帝君彩绘
更有意思的是,儒教又继续推崇关羽了,佛教和道教以忠义、忠君入手,儒教自然不能继续宣扬这两个事情,于是开始选择宣扬关羽喜欢读《春秋》的事情,来宣扬关羽的好学,没想到也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一下子拉来不少人气,于是在乾隆元年,关羽还被加封为山西关夫子,为五文昌之一,还有亚圣、亚贤的说法,甚至还说出了“山东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看春秋”,在儒教上将关羽和孔子并列。
夜读《春秋》
清朝对于关羽的加封一直到光绪时期,光绪五年(1879年),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这也是官方最后一次加封。
至此,关羽因为忠君爱国加喜欢读书,最终成为儒道释三教都推崇的人,而关羽也从一名平凡的武将成为武圣、关帝、古佛等一系列尊号,可以说是唯一让三教都推崇的人。
虽说儒道释三教固然有拉拢人心的意思,但不能否认的是关羽的形象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美好品质的向往,不然也不会在关羽死后私自开始祭祀,最终发展成为庞大的关公文化。
如今信仰关帝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