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最喜欢的鹿鼎记版本(漫谈金庸先生鹿鼎记之三十六)

金庸最喜欢的鹿鼎记版本(漫谈金庸先生鹿鼎记之三十六)(1)

第三十九回 先生乐事行如栉 小子浮踪寄若萍

韦小宝衣锦还乡,沿途官员前来贿赂一律来者不拒,对青木堂兄弟却有一番说辞:如此便能败坏清廷吏治,贿赂收得越多,百姓越是抱怨,各地官员名声不好,将来起兵造反,越易成功,众人深以为然。来到老家扬州,知府吴之荣设宴款待,在禅智寺前费尽心思搭了一个花棚,被韦小宝当做庙里施饭的凉棚。而后扬州久享盛名的歌妓献曲,他尽然问会不会唱“十八摸”小调,真是庸俗不堪,周身没半根雅骨。一想起昔日“禅智寺采花受辱”之事,韦小宝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欲把芍药花拿去喂马,幸得布政司慕天颜能言善道,讲了个“四相簪花宴”典故,哄得他眉笑眼开,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做人讲究三碗面:人面、情面、场面,韦小宝亦是深得其道,就势来个顺水推舟,总算把扬州城这一名胜保留了下来。

慕天颜夸赞韦小宝祖上是唐朝忠武王韦皋,其实韦小宝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只因母亲叫做韦春芳,就跟了娘姓,后回书康熙还用“韦编三绝”的成语揶揄他。要说为何本书主角起了这么个姓,笔者以为其中隐藏玄机,“韦”字有违背之意,是“违”的古字,“韦”在春秋时期又指煮熟的皮革。金老在其收关之作上为推陈出新,突破以往俗套,主人公就须违背传统“武侠”老套路,实际韦小宝真的半点武功不会,只学了一门逃之夭夭的“神行百变”,至于侠气在他身上更是不沾边,就是一无赖,二混子,投机取巧,赌博出千,贪财好色,行贿受贿,打架用下三滥招数,人品一无是处。另一处便是指他颜面如皮革,若不是厚颜无耻、抹杀良心,无论如何做不到吹牛拍马,谎话连篇。

扮作小叫化的韦小宝回到阔别已久的丽春院,恰巧郑克爽与阿珂亦在此候人,韦春芳误以为韦小宝偷了郑克爽银票,说道:“咱们在院子里做生意,有本事就骗人家十万八万,却是要瘟生心甘情愿,双手奉送。只要偷了人家一个子儿,二郎神决不饶你,来世还是干这营生。”家有家法,行有行规,韦春芳一风尘女子做事亦有原则。

韦小宝看见阿珂又是昏头昏脑被擒,不过凭着他胡说八道、察言观色的本领,先是对葛尔丹、桑结诱之以利,许诺去皇帝面前美言,分别册封他俩为准噶尔汗与西藏大活佛,而后动之以情一起拜把子兄弟,替康熙除去两大潜在威胁。

漫谈金庸先生《鹿鼎记》之三十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