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属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
郑大解剖学 腾康学院
咽的神经支配
咽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咽丛。此丛是由舌咽、迷走及交感神经的分支组成的。
咽的主要运动纤维来自副审计官的延髓根,这部分纤维先并入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再分布到咽肌(由舌咽神经支配的茎突咽肌除外)及软腭诸肌(由下颌神经支配的腭帆张肌除外)。
感觉纤维主要来自舌咽神经;但鼻咽部最上区域,由上颌神经来的纤维,经蝶腭神经节的分支分布;喉咽部为迷走神经的分支分布。
咽的交感纤维主要来自颈上神经节;有的交感纤维先并入迷走神经的咽支,再加入咽丛;也有单独的交感神经小支加入咽丛。然后自咽丛发支进入壁内,分布于咽肌和黏膜等结构。
食管的神经支配
食管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
食管颈部由喉返神经发支分布,这些支进入食管壁内一般不越过中线。
食管胸部由左、右迷走神经发支分布,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在食管腹侧,右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在食管背侧;一侧的迷走神经分支不仅分布于同侧,也有分支到对侧。
食管的交感神经起于颈下神经节或星状神经节。
某些交感纤维先加入交感神经心支或喉返神经,然后再分布到食管;也有分支直接到食管。
主动脉丛的交感神经纤维也有分支分布至食管。
食管腹部有来自胃丛及膈丛的纤维;也有来自内脏大或小神经的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于该处。
总之,迷走及交感神经组成的食管丛,自丛发支进入食管壁。其中,支配食管的交感神经纤维由胸2~7脊髓节段发出,节前纤维在星状神经节及胸交感干形成突触。
支配食管的迷走神经由迷走神经背核发出,HRP逆行标记尚证实支配食管平滑肌的中枢除背核外尚由疑核。迷走神经节前纤维与食管内神经丛节细胞突触,节后纤维分布至食管壁平滑肌。
食管的感觉神经支配来自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传统认为食管上部的痛觉纤维由迷走神经下节发出,研究证实猫颈段食管除接受迷走神经下节的神经纤维外,尚接受胸1~5及颈1~8脊神经节发出的纤维支配。
食管下部的痛觉主要由与脊髓胸5(或6)~8节相联系的纤维传入。
胃的自主神经支配
胃由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支配。
迷走神经自食管丛延续至腹腔内形成迷走神经前、后干达胃的前后壁,并形成胃前丛及胃后丛。
胃前丛的分支分布于贲门、胃体前上面、幽门部及肝等,其中进入并支配胃窦的分支称为拉氏支,前干发出的肝支还分出神经支到幽门管、幽门括约肌。
胃后丛的分支分布胃体后下面及幽门窦。
胃的交感神经来自脊髓胸6~10节段,此部的节前纤维形成内脏大神经在腹腔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发出节后纤维和迷走神经一起伴随胃的各支动脉分布到胃。
在胃的贲门部有时接受来自膈丛、左胃丛、肝丛的交感纤维;自肝丛至胃的纤维穿经肝胃韧带,有人称为肝胃神经。腰上部节段发出的纤维也有分布于胃的。
胃的感觉神经支配来自迷走神经节及脊神经节。两类神经节细胞的纤维混合在交感(内脏大、小神经,内脏最小神经,腰内脏神经)及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中到达胃。
小肠的自主神经支配
小肠由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支配。
迷走神经纤维来自迷走神经后干的分支,经腹腔丛,分布至小肠;交感神经纤维来自内脏大、小神经节,节前纤维主要在胸9~10脊髓节段。节后纤维通过腹腔丛及肠系膜上丛发出。
这两种纤维都与小肠动脉伴行,进入小肠系膜。
迷走神经纤维在小肠系膜内可能独自经行,也可能伴随血管而行,但经常以后种方式进入小肠壁。
在小肠系膜内两种纤维可从其直径加以区别,迷走神经是节前纤维较粗(B纤维),交感神经为节纤维较细(C纤维)。迷走神经穿管壁的纵行肌层进入肠肌丛,有些纤维进一步延伸入黏膜下层。
而交感神经一般与肠系膜血管金米伴行,在浆膜下层相互吻合,形成浆膜下丛。
小肠传入纤维与胸2~12脊髓节段相联系。其纤维髓内脏大、小神经及肠系膜上神经丛到达小肠。
大肠的自主神经支配
大肠的神经支配来自副交感及交感神经。
在人,迷走神经支配较广,达横结肠右1/3或2/3,确切位置尚不清楚。在结肠近端,迷走神经与盆神经的支配互相重叠。
支配近端结肠(盲肠、阑尾、升结肠及近端横结肠)的迷走神经纤维主要发自迷走神经背核。
支配远端结肠、直肠和肛门内括约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骶2~4副交感核。
支配盲肠、升结肠、近端横结肠及阑尾的交感神经来自内脏神经,在椎前节(肠系膜上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神经纤维随动脉分支到达肠壁。
人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近侧部的交感神经在肠系膜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神经纤维形成肠系膜下丛,到达肠壁。
此外,直肠中部的神经来自腹下丛,伴随直肠下动脉行走;直肠下部的神经来自下腹下丛,形成肛门丛,伴随肛动脉分布。
大肠的感觉神经纤维来自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伴交感神经行走的纤维在内脏神经。其痛觉神经纤维的分布为单侧性。
支配盲肠、阑尾、升结肠及右半横结肠的传入神经纤维经右侧交感神经传入,支配左半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的传入纤维经左侧交感神经传入。
直肠的痛觉及其他感纤维则经行于盆内脏神经、骶神经,入脊髓骶2~4节段。
直肠的自主神经支配
直肠和肛门的神经支配
直肠壁的肌层为平滑肌,其环行平滑肌层在肛管周围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在其外围尚有横纹肌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
直肠和肛门括约肌的神经支配状况基本与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支配相似,即由骶髓副交感核发出的盆内脏神经支配直肠肌层和肛门内括约肌,兴奋时使直肠肌层收缩,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引起排便。
腰髓发出的腹下神经(交感神经)通过(上)腹下丛和盆神经丛,也支配直肠的肌层和肛门内括约肌,其作用与副交感神经相反,属于躯体运动神经的阴部神经支配肛门外括约肌,如此神经受抑制,则外括约肌松弛,即能排便,直肠的感觉神经纤维也分别随盆内脏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入脊髓。
直肠(排便)反射
在平时,粪便储存在乙状结肠内,当结肠做集团运动(一种强烈的蠕动)时,粪便即被推入直肠。
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因受类便的刺激,其冲动沿着感觉神经纤维传入脊髓后,一方面传至脊髓骶段的低级排便中枢,另一方面也向上传到大脑皮质的高级排便中枢,引起便意。
如果环境不允许推便,则由腹下神经和阴部神经发出冲动,使直肠肌层松弛,肛门内、外括约肌收缩,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若环境允许排便,则由盆内跳神经传出冲动,便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并且阴部神经受到抑制,肛门外括约肌开放,粪便即被排出。
神经性直肠功能障碍
神经性直肠功能障碍基本上与膀胱相似,可出现粪便滞留和粪便失禁。
当骶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病变时,可使来自直肠的感觉冲动不能上传至大脑皮质而无便意,肛门括约肌的随意性控制丧失,处于反射性紧缩状态,因而使粪便猪留。
有时,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能发生不随意排便,此为反射性间歇性排便。当脊髓圆锥(骶3~5)病变时,因破坏了排便中枢,肛门括约肌麻痹,所以粪便失禁,但硬粪块仍可存留于直肠内。
肝的自主神经支配
肝接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
人左迷走神经发出肝支经小网膜直接进入肝脏;右迷走神经发出腹腔支先进入腹腔神经丛,再分支到肝,构成肝前神经丛和肝后神经丛。
肝前神经丛的神经纤维沿动脉分布,随之入肝内。
肝后神经丛位于门静脉后方,其纤维沿门静脉入肝。
支配肝的交感神经自腹腔神经节发出,经肝前及肝后神经丛进入肝脏。进入肝脏的自主神经既支配肝内血管,也到达肝实质结构。
肝的传入纤维伴行于肝的交感及迷走神经纤维。肝的传入神经纤维伴交感神经纤维行走,部分来自双侧胸2~12背根节,但主要在胸5~8节,伴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来自双侧迷走神经下节。
胆囊及输胆道管的自主神经支配
胆囊及输胆管道的神经支配来自交感及副交感神经。
胆总管下端的神经源于胃十二指肠神经丛。
胃十二指肠神经系由腹腔神经节分支和右迷走神经的腹腔部分的分支汇合而成。
胃十二指肠神经丛伴随胃十二指肠动脉,在胆总管十二指肠连接处,胃十二指肠丛的纤维常跟随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它的分支到达输胆管道。
来自胃十二指肠神经的纤维常终止于胆总管的内在神经丛和邻近的肠肌神经丛。
胆囊及输胆管道的感觉神经伴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行走。研究证明兔胆囊传入纤维来自双侧迷走神经下节、左颈3~4及胸2~10、右颈4及胸4-8和胸10背根节。
胰的自主神经支配
胰的神经来自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它们的纤维通过脾丛分布于胰。
大鼠胰的交感节后神经元来自腹腔神经节及胸5-腰2交感椎旁节,双侧对等分布,集中于胸12~13节。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背核。胰的感觉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下节及胸6~9背根节。分别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入中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