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

80年代,影坛掀起一股“溥仪热”。

李翰祥的《火龙》、陈家林的《末代皇后》、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

这些电影围绕着溥仪和他不同时段的妻妾们展开。

这里要讲的这部电影是关于溥仪的第4任——福贵人李玉琴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1)

《最后一个皇妃》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孙沙导演、李羚与侯天来主演、张笑天编剧(亦是《末代皇后》编剧)。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2)

电影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李玉琴从15岁被册封为福贵人直到29岁与溥仪离婚前的故事,着重刻画了李玉琴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

初入“皇宫”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3)

电影的开场虽然没用大多的台词交代李玉琴的背景,但通过寥寥几个镜头可以看得出她是个很年轻的学生,只有10几岁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4)

诡谲的配乐配合摇动的镜头将婚礼拍出了光怪陆离的效果。在鬼气森森的婚礼场合,李玉琴显得局促不安,手足无措。

为了表现她的穷出身,电影也安排了一些诸如“蹲座便器”之类的细节。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5)

她吃饭“吧唧嘴”、行为不注重礼节、“无拘无束”,使得其他皇族对她颇有微词。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6)

查阅资料得知,李玉琴被册封为富贵人那年仅15岁。

电影虽然没有直接强调皇妃的出身背景,但却用一连串细节展示她的年少稚气、行为“散漫”。这些细节背后往往体现了人物的家庭背景、所接受的原生家庭教养。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7)

电影很大的一个特色在于溥仪的塑造。

不同于姜文的溥仪侧重于夹杂在多重力量下的无奈、对待爱人时的力不从心,亦不同于梁家辉版的溥仪侧重于表现接受改造后溥仪的谨小慎微。

本片中溥仪是一个知礼节的贵族、对待皇妃恩威并施、对待日方亦不盲从。侯天来的溥仪相较于其他版溥仪的唯唯诺诺多了几分“硬气”。(很有意思的细节是《末代皇后》中溥仪面对皇后更多是无奈与自卑,本片里面对皇妃则很主动富有控制欲)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8)

天性活泼的她时常吃野草、思念亲人时就玩起望远镜。(望远镜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物件,它是望不到亲人的,是李玉琴在封建皇族的家规禁锢下追求外面世界的工具)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9)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10)

皇族的鄙视、皇后的疯癫病态、伪满的苟延残喘、溥仪的半信半疑逐渐使得她内心并无归属感。(关于溥仪对她的态度,电影里也做了详尽刻画,他忽冷忽热、半信半疑。他是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则让她唱歌,不高兴则拳脚相加、无理取闹)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11)

很快地,战败后溥仪被苏军押往远东。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12)

艰苦度日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13)

回到关内的李玉琴仍旧受到皇族遗老的禁锢,他只得用织衣勉强维持生计。她无力负担马静兰的医药费,情急之下她去寻找溥仪留下的宝物却发现只是一堆破旧的衣物。

或许是马静兰的死让她对皇族彻底失去信心,或许是溥仪的”谎言“让她觉得失去了最后的救命草。她萌生了离婚的想法。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14)

李玉琴最后的哭诉是全片的高潮。

她痛诉从穷苦家庭嫁入皇家以来受到的歧视与白眼。

痛诉为了活命却因为溥仪皇妃的身份找不到工作。

痛诉忍受了那么多的苦却得不到体恤......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15)

电影到这里便结束,关于他们日后的生活我们也从影视剧中略知一二。

末代皇帝电影婉容结婚(电影最后一个皇妃)(16)

电影攫取了李玉琴15岁到29岁的人生片段,集中反映了”末代皇妃“从嫁入皇族到摆脱”伪娘娘“身份的心路历程。

我想,李玉琴的离婚无非就是为了生活吧,就如同电影中的台词:为了活命

如果有足够的财富生存基础,如果无需漫长的等待,如果有一份可以自给自足的工作,她还会选择离婚吗?

© 本文版权归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下方附上更多经典电影图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