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会战纪录片大结局(这个益阳人守卫南京饮弹殉国)

常德会战纪录片大结局(这个益阳人守卫南京饮弹殉国)(1)

关于南京保卫战,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上有过不少文章,比如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在所有高级将领都不同意守南京的情况下,只有他支持了蒋介石的意见,被火线任命为南京城防司令。

不过,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一个人比唐生智更加壮烈,也更加值得尊重。因为,唐生智最后还是走了,他留了下来,一个人承担起了六个职位,最后壮烈殉国。

这个人,名叫萧山令,湖南益阳人。

投笔从戎

立誓“兵符在握,一扫群魔”

1892年6月11日,萧山令出生于湖南益阳的一个小山村。在当地,萧家是书香门第,一家三代连中秀才,远近闻名。

萧山令幼承庭训,知书达理,16岁毕业于益阳龙洲高等小学堂。当时正值晚清,列强争相瓜分国土,这让少年萧山令无比愤慨,决定投笔从戎报考湖南陆军小学。小小年纪的他还受曾国藩的影响,曾立誓“兵符在握,一扫群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湖南陆军小学停办,萧山令考入保定军校第三期,与后来的陆军上将张治中是同窗。毕业后,他回到湖南,在湘军中出任排长,开始了戎马生涯。因为富有见识,又十分英勇,不久他就因为军功,一路升到团长,并受到上司唐生智的赏识,被委派至沅江,担任县知事。

此后他还参加过北伐战争,立下不少战功。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他被编入南京卫戍司令部,官职青云直上,1937年抗战前夕,他已提为少将,任全国宪兵副司令、参谋长。

然而资料上对萧山令记载不多,仅寥寥几句:虽习军事,实温文儒雅,无疾色厉言,每讷讷不能出口,而条理缜密,处事忠勤,严而不慢,宽而有威,为部属所钦慕。

保卫南京

“死在抗日报国前线,荣幸之至”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3个月后,上海失守。日军随后兵分三路,直逼南京,民国首都危在旦夕。

危难中,11月中旬,蒋介石连开3次会议,研究南京战守问题。何应钦、白崇禧等高级将领认为南京非决战之地,且兵力不足,难以守卫。惟有唐生智大声疾呼:“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

蒋介石决定坚守。11月20日,南京卫戍长官司令部成立,唐生智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宪兵司令谷正伦退往重庆,宪兵副司令萧山令留守南京。

部署完毕,战火很快到来,12月4日,南京外围阵地——句容,中日两军相接,南京保卫战打响了。

12月9日,日军一部冲进光华门内。军情紧急,萧山令率清凉门的宪兵第2团火速赶往光华门增援。其间,数次有流弹从他身边掠过,手下劝他回指挥部,他笑道:“众云将军难免阵前亡,死在抗日报国前线,荣幸之至。”

誓死坚守

守城将领纷纷撤退,他一人身兼六职

中国军队还是抵挡不住日军炮火,12月11日,南京城陷在即。当日中午,顾祝同在电话中向唐生智转达了蒋介石关于撤退的指示。

众人都在计划如何撤退,萧山令的一个部下,也是他的同乡好友陈辑川,劝他早点离开,不要做无畏的牺牲,但萧山令却说:“受命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对党国,杀敌不力,无以对金陵老小,贪生怕死,俯首称奴,何脸见江东父老?我走了,南京的老百姓怎么办?”

几天后,陈辑川再次劝他离开,但萧山令仍然说:“守土为国是军人的职责,我应尽忠报国,笑卧沙场,死守南京,我意早决!”

炮火凶猛,枪声不断,中国军队开始跟日军殊死巷战。血战之际,唐生智在卫士的护送下先行离开南京。群龙无首下,守城将领纷纷撤退,只有萧山令,这个身材不高的湖南汉子,选择了坚守。

除了宪兵副司令的身份外,早在国民政府撤离时,首都警察厅长一职亦交由萧山令担任。此后战局紧张,他又被命为首都警卫军副司令、警备司令部防空司令。南京市长马俊超临危逃逸,萧山令又奉命兼任南京市市长。唐生智的提前撤离,他又不得不当上了渡江总指挥,负责各军团的撤离和突围。

一人身兼六职,也是战争史上的奇闻了。

以身殉国

血战5个小时,弹尽援绝后举枪自尽

直到最后撤退的命令下达,萧山令仍然指挥将士们断后,让老百姓先走。部下为了让他先走,几次把他抬上筏子,他几次都跳了下来,继续回到岸上指挥。

这次撤退,因命令下达得太仓促,无数军民涌往下关,争相抢渡逃难,乱成一团。日军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派出重兵前来围剿,数十万百姓血流成河。

12月13日晨,枪炮声中,萧山令令部下掩护军民撤退,又下达严令:各物可弃,惟有枪弹不许丢。宪兵们子弹渐尽,萧山令振臂高呼:“杀身成仁,今日是也!”随后率领官兵们与敌人白刃格斗。宪兵们如潮水般冲向日军,血战5个小时后,最终弹尽援绝,全部血染长江。

日军越围越多,在江水中指挥的萧山令身中数弹,他不愿被俘受辱,饮弹自尽。死时,他的半截身子还在江水中立着。

得知消息后,12月中旬,重庆《中央日报》头版刊登了“国民政府追赠萧山令为中将”的命令。蒋介石训导手下军官时,常称“抗倭之战,能与城共存亡者,实以萧副司令为巨擘”。解放后,萧山令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英雄的一生,正如其遗照上所题:“敦诗笃礼,义胆忠肝,气吞暴日,名并钟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