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言把妈叫娘 为何方言中有的将父亲称为
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因历史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域的语言逐步演变为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地域方言。
在全国推行“说普通话”的统一标准后,尽管各地已基本形成了以普通话进行沟通的习惯,但方言和口音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普通话和方言中,对同一个东西的称呼,通常都是不一样的,例如,普通话里管“父亲”叫做“爸爸”,但在北方方言里,父亲则是叫做“大”,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将母亲叫做“姐”。
“大”—封建社会的产物中国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一直都是母系社会,以女性为尊,而进入农业社会之后,男性在力量上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男性和女性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进入了男权社会。
在男权社会中,君权神授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所有人都相信,皇帝就是一国之主,天下万物皆属于他,天下百姓也皆臣服于他。
而在一个家庭里,父亲就相当于皇帝,是一家之主,家中所有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并且在农业生产中,母亲通常是负责织衣做饭,而父亲则负责在外耕作。这也就意味着,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几乎都落到了父亲的身上。
所以在封建社会里,“父亲”这个角色,在家庭发展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大”这个字,就有重大的、年长的,程度深的意思,北方人管父亲叫“大”,是为了体现父亲的重要性,也是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尊敬之情。
据历史记载,“大”这个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在当时,人们尊称帝王为“大王”,尊称官员为“大夫”,“大”这个字已经深入人心。
还有就是地理上的因素,其中,陕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因为陕西的省会城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而在陕西方言中,父亲的称呼一直就是“大”,“大”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并且一直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
除此之外,秦朝时期还十分流行将母亲叫做“姐姐”。
“姐”的来源据《说文·女部》记载:“姐,蜀谓母曰姐。”
这里的“蜀”,指的是古代蜀国,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地区,而“且”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指代祖先的意思,将母亲称作姐姐,其实就是对祖先的尊崇。
在有关上古神话的书籍中曾提到过,古蜀国的祖先是颛顼的玄孙彭祖,他的后代被称为大彭氏。
在中国地名中,凡是带了“彭”字的,都有可能是大彭氏曾经活动过的范围。如彭州、彭原、彭城等地方,也都有可能会将母亲叫做“姐”,可见“姐”这个称呼,不一定只限于四川地区。
不仅如此,在先秦时期,四川话其实就是“普通话”。据专家介绍,古蜀国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以古蜀人为主,而蜀人则是华西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就是说古蜀语是汉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唐朝之前,四川地区是一个外来人口的聚居地,这也导致了四川地区方言,会受到其他地区方言的影响。
古代进入四川的途径有13种,包括传教、政府开疆、少数民族进入、军队、避难、饥饿、流放等等。
在这些移民方式中,以少数民族最常见,根据史料记载,晋朝时期至少有五十万人进入蜀地,让汉族蜀人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流传下来的很多资料里,也有羌族人将母亲叫做“姐”的记载,四川又是羌族人的聚居地,所以“姐”这个叫法,也是受到了部分羌族人民的影响。
时至今日,四川还有一小部分地区,依然将母亲叫做“姐姐”。
但无论是将父亲叫做“大”,还是将母亲叫做“姐”,都是历史和文化融合的结果,是属于中国独有的语言艺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