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公务员考试什么是)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公务员考试什么是)(1)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小短文,题目就叫做《大家小心,千万别被“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标题误导了》。在这篇短文中,核心观点就是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什么的解答。我把这篇小短文修改一下写在这里,大家能够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考公的小伙伴儿们都知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有一个模块叫做“言语理解与表达”。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个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名称是个简称,不是全称,我们要想在复习备考时有的放矢,一定要弄明白这个标题所表示的真实意思,可别被误导了。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复习备考的方向性问题。复习方向正确,我们的努力才不会白费,否则我们最后做的都是无用功。

“言语理解与表达”实际的全部真实表述应该是“阅读理解中国现当代汉语言语作品与中国现当代汉语词语表达测试”。

1、语言

说到语言,有几个关于语言的问题需要了解。首先,语言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太正常不过的东西。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都需要语言,每个正常人至少都要掌握和使用一种语言。日常行为当中,人们时时处处都会使用到语言。语言就是人们日常交流使用的,有固定语音、语义和使用规则的一套符号系统。我们研究的内容属于语言学,而不是什么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有人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象,是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人和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甚至机器都有自己的语言,例如我们说的计算机语言。看来,语言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按照使用的主体划分就有人的语言,动物的语言,机器的语言等。而人类语言,就有中国人的语言和外国人的语言之分,而中国人的语言有分为汉族语言,简称汉语言,蒙语言,满语言,藏语,维吾尔语,朝鲜语等,而汉语按照时间来划分,又有古汉语和现代当汉语之分,又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分。知道了这些,我们也就知道了言语理解和表达所要学习的范围。对,没错,就是中国汉语,而且是现当代使用的汉语,具体说是现当代汉语书面语,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语言。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现当代汉语具体是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呢?这就要从语言的组成说起了。一般来讲,一门比较成熟的语言它会包括语音,文字,语义和语法四部分。当然有的民族只有语音,而没有文字,这是我们研究的另一种情况,这里先不进行赘述。单就汉语而言,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涉及这四部分。那么,我们具体的学习任务又有什么呢?阅读理解与表达考试和这四部分又有是什么关系?如果拿过来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来读,或者你要写一篇文章,语音,文字,语义,语法这是基础,可能你在阅读时会遇到不会的字词,可能你在写作时也有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这些基础是需要学生进行日积月累获得的,很难通过老师讲授的一两次课堂学习就能学会。一般来讲,对于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人,这四个部分都还没有太大问题,如果有些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的话,那就需要在平时多进行积累。另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平时也还要多学习和积累词汇,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做到融会贯通。

如果你的字词基础没有问题,那么恭喜你,考试的第一关算是过了。但是我觉得有一点还是要强调一下,学无止境,尤其是关于语言文字当面,大家别自满,细品品。好,无论怎么样,我相信字词一关大家可能都会通过,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二关。除了字词,一篇文章里比字词大的单位是词组和句子,比句子大的单位是语段。所以,除了字词的使用以外,就是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了。所以,除了字词关,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理解与表达的第二、三、四关。以后有时间我会和大家再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就构成了言语作品,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对象就是这些言语作品。

除了我们要研究言语作品以外,我们还要研究的另一个对象就是考试。站在命题人和组织考试的人的角度看,要想组织一次成功的考试,出一套难度适中,区分度比较好的试卷也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里面也是大有学问的。所以,为了能够通过考试,我们也必须对考试的命题规律进行研究。

所以我们看,从言语理解与表达到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再到阅读理解中国现当代汉语言语作品与表达测试,是我们对这门课程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从中我们也知道了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一点还真是重要,如果上战场前你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不知道,你怎么才能保证自己能够获胜呢?

2、言语

对语言所进行的研究就是语言学,在语言学当中还有一个概念,就是言语。可以说言语是语言学上的概念。我们的考试叫做言语理解与表达,这是非常符合语言学上的概念体系,言语是人们说和写的行为,而人们说和写出来的话或者文章被称为言语作品。一个词语,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一部书,都是言语作品。语言是言语和言语作品的总和,是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合称。言语只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部分,语言还包括文字、语音、语义、语法等,即语言的音、形、意、规则等方面,确切的说我们公务员考试当中只是对言语作品所进行的考察,并不专门考察音、形,但是音形却是言语的基础。所以,我们公务员考试将其称之为言语考试。公务员考试使用的是现代汉语,具体说是现代规范化的现当代汉语,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是现当代汉语言语作品阅读理解与表达考试的简称。明白这一点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始言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与表达

我们这里说的表达是书面表达,而不是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包括词语、句子和语段的表达。词语考察形式是逻辑填空,出题人给出一个语段,留出一到三个空,要求考生填写三个相应的词语。语句表达考察的是句子衔接题,也是给出一个语段,在句首、中、尾三个部位中留出一个空,填写一个相应的句子。段落表达考察形式是有两种,一是下文推断题,另一个是语句排序题。下文推断就是根据段落主旨大意,要求考生根据段意以及逻辑关系推断出作者接下来可能要表达的语义。语句排序题看上去是关于句子的,其实考察的还是对于段落文章主旨和逻辑关系掌握。文章的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之间又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层次进行展开和表达的。

理解和表达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理解是表达的基础,一个人从出生到学语,再到完全学会去说话,要经历一个过程。没有人出生就会说话。学习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通常我们怎么理解也就会怎么表达。反之,一个表达不清的人其实他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在做一些表达类的题目时,要充分地对所给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理解,这才是作对表达题目的基础。

(二)言语特点

言语作品是由字、词、句子、语段、篇章构成的,另外在每个句子中还有标点符号的使用。言语除了具有音形意的特点之外,语言包括言语还是人类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信息的载体。对于言语学习,有三个大的特点对我们的学习意义最为巨大。

1、言语是信息的载体(六大要素)

言语是信息的载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言语表达都是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探究语言的目的性也是我们阅读的重要任务之一。

言语是信息的载体,是说从言语中能够反映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当然这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主要有人、事、物、观点的描述、说明和议论,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体裁,主要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等,有小说、诗歌等。

总的来说这些信息主要有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信息要素。

1、时间(现在、过去、将来、发生的、未发生的、正在发生的)When。

2、地点Where。

3、谁(主体或者主语:人物、事情、物品、观点)Who 。

4、是什么(怎么了、后果、结果、状态、经过) What。

5、为什么(原因、意义、作用) Why 。

6、怎么办(做法、措施、办法) How。

2、言语具有一定的承载信息方式

言语具有一定的承载信息方式,也就是言语所表现出来的逻辑结构。言语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表达的。不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要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和结构中进行展开。这样的逻辑结构和关系是我们理解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会和能够表达的基础。

文章的逻辑结构是通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出来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表现为转折、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我们阅读时还要透过这些关系做更进一步的探究,也就是目的性的探究。

例如有这样一段话:

“昨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在路上遇到一件奇事。我看见一位老农民牵着一匹马,这匹马可不简单,长得像一头大象。它有大象般的耳朵,大象般的腿,唯一欠缺的就是它没有大象的鼻子,连走路的姿势都很像。”

当作者说到奇事、马长得像大象,读者一定会有疑问。什么奇事,马长得怎么像大象,为什么?等一些疑问。文章的结构就是按照回答读者疑问的方式展开的。还有,我们上面提到一篇文章主要包含有一些信息要素,阅读完一篇文章你会获得一些要素信息,或者说一篇文章回答或者说是传递了这几个要素信息。阅读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这些要素信息。也就是说理解的本质也就是要理解这些要素。采用某种方式将要素进行整合和链接起来,从而完整语言所承载信息的方式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叙述和展开的。是围绕着一个话题或者主题按照一定的方式(逻辑框架)进行的。

写人的结构:外表、内心等

状物的结构:形状、性质、特征、原理、结构、作用等

叙事的结构:原因、经过、结果等

论述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运用(正论、反论、例证等)

3、表达信息的手法

言语是要有一定表达方式的,是使用一定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言语的。例如,有的使用陈述语气,有的使用疑问语气,对应的就是陈述和疑问句。有的使用的是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式。有的还会使用一些关联词语,使表达起来更流畅,连贯。因为内容和形式之间并不是完美的对应关系,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阅读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读懂文章以及作者的意图。有的时候出题人会利用这一点,故意会做一些手脚,掩盖真相,迷惑考生,我们要学会辨认这些陷阱和烟雾弹。

其实作者所表现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阐述信息(六大要素),这些手法主要有:

1、记叙、解释、说明、论证【正论、反论、举例(理论例、名言例、事例、数字例)】、背景介绍和铺垫等

2、修辞:排比、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

言语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作品的内容可能很单一、固定,但形式却有很多种,内容是灵魂,形式是外在的骨肉,我们要透过形式这幅皮囊看到灵魂,这是阅读理解表达的实质。我们要善于从形式中去探究内容,这些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表现着内容。阅读理解表达与言语作品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解与表达的对象是言语作品,理解与表达是通过言语作品对其内容进行理解或表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