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

《万里归途》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我国外交人员“文官撤侨”的故事。影片中,中国同胞在异国遭遇了战争动荡、颠沛流离,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而外交人员只能以“使命”为拳,胸有兵刃,为了拯救同胞的性命而出击四方、拼尽全力,艰难决绝地带领众人突出重围。影片在故事、人物和细节上较好地完成了主旋律类型片从宏大叙事到个体小我的成功转化,有效的还原了时代英雄本色,为主旋律类型叙事拓展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1)

艰难决绝的生死营救

这场跌宕起伏的营救如同是一张经纬密织的大网,接到撤侨任务,外交官们迎着困难,一边躲避风险一边寻找同胞,用尽全力、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被困战区多日的125名中国侨民。宗大伟(张译饰演)举起话筒喊道:“我们代表中国大使馆,来接大家回家。”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2)

接下来,影片不吝使用冲击力巨大的残酷混乱场面来表现战争的惨烈,亦屡次通过质感强烈的西域音乐来引人入胜。配乐与场景紧密贴合剧情的发展,带领观众全身心感受着努米亚这个战火纷飞的地方。例如开场镜头,黄沙遍地、狼烟密布,唯有一条公路笔直向着遥远的彼方,镜头跟随汽车来到路的两旁,惨烈现场令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而后切换远景,苍茫的平原之中,在天幕下显得无比渺小的汽车,朝着前方疾驰而去……奔向刀山火海,这是一场从开头就注定荆棘密布的道路。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下,一行人远去的背影,与之后的战火纷飞、哀鸿遍野一起,共同将观众带进那个血泪交织、危机重重的战场。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3)

在撤侨过程中,群众在沙漠里艰难跋涉的图景触目惊心。人群在沙丘、遗迹与平原穿梭,如同古代商队千里行走的画面,配上法提玛朗诵“一千零一夜”的纯净声音,极富英雄史诗感,不禁让观众想到那些西部冒险传奇。传奇里的主人公拼尽全力,只为寻找一个“宝藏”,或是完成一项挑战,完成一个堪称奢望的命运转折。然而现实中却并无“神”赋予所谓的柳暗花明,有的只是两位外交官对于未来的担忧分歧,和人群闪烁明灭的渺茫希望。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4)

这样历经艰险的故事,在利比亚真实发生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外交人员组织公民们拉着彼此的衣服前进,在走了很远之后,前头突然有人大喊了一声,是中国人吗?国家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当地准备接应了,可以想见当时侨民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在异乡看见中国的五星红旗,听到亲切的乡音。所以《万里归途》的情节也更加值得大家仔细品味、带入,因为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很多现实曾经发生的状况。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5)

张弛有度的人物塑造

在《万里归途》中,张译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呈现了外交人员的鲜活血肉与鲜明性格。他们身兼国家赋予的责任,但也有自己的生活与牵挂,他们是普通人,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当职责要求他们 “冲锋上阵”时,他们目光坚定,面无惧色,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护照,挡在所有人的身前,成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

张译的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真实自然,张弛有度,他的身上存在着各种可能性,面对边境官时的游刃有余,遭遇危机时的沉稳,带着正义感的凛然,看淡世俗的耿直,拥抱妻子时的脆弱......而最有张力的戏份,则是张译两次与叛军首领的 “对决”,镜头还原了他作为一个人最直接的反应,无法掩饰的害怕,苍白干涩的嘴唇,不由自主的颤抖,内心的挣扎,在紧要关头迸发出赴死的毅然决然,复杂的心理活动犹如海浪翻腾,细腻而精准的神色一层层地在他的脸上延展,那一刻没有台词,却呈现了千变万化,让这个人物在观众的心里活得高大坦荡。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6)

这个人物,给我们还原了时代“英雄本色”,他告诉我们英雄其实也是平凡人。是的,张译饰演的这个英雄太平凡了。他手无寸铁,承受着伤病和生死疲劳,他和团队也不是铁板一块,会出现猜忌和分歧。当灾难突然降临,他试图寻求当地的帮助,得到的回答只有一句句“出去,出去”。没有太多的英雄壮举,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只是拿着扩音器,游说当地组织,但仍有大量情节让人过目难忘。

比如,面对叛军的胁迫,张译被要求"玩游戏"。一把左轮枪,轮番往脑袋上开枪,赌弹巢里有没有子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再看,此时张译的表情惊恐,满头的冷汗细细密密,嘴唇、眼皮,甚至抬头纹都在颤抖。画面外的观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初看,这可“不太英雄”,回过味来,这可“太英雄”了!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7)

他周遭的压力与困境都是实打实的,但他有他的坚持。当反叛军发现他是外交人员,要求他拿着护照,以外交官身份宣告承认叛军合法性时,他舍生取义,不惜一死。那一刻,他身上闪烁的光芒令人动容。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影片在时代英雄塑造上的有效探索。

张译饰演的宗大伟与王俊凯饰演的成朗之间的关系是影片的另一条线索,他们从意见不合到肝胆相照,显示了外交人员的历练与传承。成朗是宗大伟曾经的清澈青春,而宗大伟则是成朗成熟的未来,成朗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稚嫩新人到最后在关键时刻解救了宗大伟,人物的成长令人欣慰。而李雪健、成泰燊、张子贤饰演的不同岗位的外交人员,万茜、殷桃饰演的外交人员家属也如同是“散点透视”,让中国外交人员的形象与人格跃然于银幕,深深感染了观众。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8)

由此,《万里归途》巧妙布局与构思,在撤侨叙事中搭建了家、国、人的繁复脉络,让每个人物都是生动的,连缀成线,辐射及面,勾勒出时代的精神内核。

直戳泪点的细节刻画

《万里归途》渲染了撤侨路上外交官和同胞面临的种种艰险,撤侨大部队穿越沙漠、矿山、戈壁、红湖的壮观景象,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真实沉浸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幕后的惊心动魄,细腻而微的呈现更让人震撼,直戳泪点。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9)

比如宗大伟即将被叛军枪决的细节:内心极度混乱,一万种思绪万马奔腾。有对家人的责任、牵挂、惦念、不舍,有对叛军的愤怒、痛恨、蔑视、不屈,更有面对危险时誓死守护自己同胞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演员张译此时的心情,已经无需语言,他的每一个眼神都是一场戏,深深撞击着观众的心灵。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10)

再比如王俊凯、张译、司机大叔在车内听《星星点灯》的细节。经过铺天盖地的战火纷飞、炮声隆隆、血肉残暴,宗大伟拼命为同胞们打开了一条“回家的生命通道”,胜利完成上级交代的最后任务。此时,他本该跟着大家一同撤离、一起回家。可是,宗大伟却毅然放弃这一切本来唾手可得的安全和幸福,反而与王俊凯坐上司机大叔瓦迪尔的越野车,绝尘而去,一路逆行。此时,音乐响起,竟然是郑智化的《星星点灯》。舒缓而激昂的音乐,三个人的笑脸,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要知道,他们极有可能是在奔赴死亡,或许,这是他们最后的轻松和欢乐。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11)

还有宗大伟用喇叭大声呼喊着要侨民们举起国旗和护照并告知要护送他们回家时的细节、边境官哈桑和宗大伟告别后被叛军吊死的细节、宗大伟和妻子通电话时让人揪心落泪的细节、白婳(殷桃饰演)在回国的飞机上终于忍不住无声落泪的细节、宗大伟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中后妻子陈悦(万茜饰演)看着风尘仆仆的他时心里百味杂陈的细节、回家后北京的夜空突然响起鞭炮时宗大伟条件反射被惊吓颤抖的细节等等。这些细节在深深感染观众的同时,也完成了《万里归途》作为主旋律类影片从宏大叙事到个体小我的成功转化和有效探索。

电影万里归途令人深刻的场景(还原时代英雄本色)(12)

总之,《万里归途》通过将宏大的叙事与真实场景的无缝衔接,有效探索了时代英雄塑造的新路,并且在故事渲染、人物刻画、细节描摹中,让我们再次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强大的“民族脊梁”, 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要忘记你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和人民。心有所属,无问西东,虽有万里,终向归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