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1)

//青春常在 人生如初//

文字 / 青初

图片 / 青初

最近在读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作为一个农经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此前未曾读过费老的作品,真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每读一部分都让我感到豁然开朗。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我生长在乡村,但是对乡村的真正了解,却仿佛是从这本书开始的。它回答了在我记忆中,几乎所有关于乡村的误解和想当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中国乡村最真实的景象,解释了每一种现象背后的逻辑意义。而在我们绝大多数乡村人的眼中,我们只是看到了表面,而从未深究过其中的奥义。

本篇小文,并不是向大家讲述书中的种种,而是想与大家分享,小时候稻田里的记忆。

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2)

我的家乡在中国南部山区,土地基本都是坡地和梯田,平地是河滩堆积形成,只在河两岸才有,而这些地方,通常是场镇的建设用地,少有用来耕种。小时候场镇边上还有一片平地,种着一块一块的油菜,春日里十分美丽,后来都改建了工业区。绝大多数的耕地仍是在山坡上。

每年5月左右,是水稻种植的季节。这个时候油菜籽已经收割完,在坝子里晾晒,爷爷就会赶着水牛,到田里翻地,然后储水,为种水稻做准备。山区的梯田,并不是都连成一片的,家家户户的土地都较为分散,集中的很少,水源充足和利于灌溉的地才会做成梯田,其余的都是旱地。

我家还算幸运,水田距离不算太远,家附近的水田,几乎常年不断水。水,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在山区,除了自然降水之外,还有两个水源。一是山泉水,二是水库水。在没有通自来水之前,家家户户的饮用水都是山泉水。小时候,山泉水很多,我家附近就有三处,修一个池子围起来,就够好几家人的生活用水,而且冬暖夏凉,甘甜可口。多余的山泉水流进水田,所以我家附近的田,如果不人工放水,一年四季都不担心缺水。但现在已经不行了,一汪泉水再也难储满水池,永远只有半池子水,就算无人用水,也储不满。

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3)

五月底,插秧前。爸爸会从工地赶回来,和爷爷一起,又牵着水牛再翻一次田,然后平整,开始插秧。山区翻地几乎都依靠人力和畜力,田块小,大机器不好操作,且成本高。现在有小型犁地机了,但也要人工下田操作。

小时候,我觉得插秧很好玩。看着一捆一捆的小秧苗,从田这头丢到田那头,然后在插秧人的手中,快速而有节奏的插进田里,感觉只要一会儿,一块田就插满了绿色的小生命,在风中轻摇着身体,横看竖看都是整整齐齐的。

农村里插秧,是大事儿。通常一家人的劳动力无法满足集中的插秧需求,于是邻里就会来帮忙。一般插秧最好的日子就在那几天,邻居几家或者要好的几家都约着共同插秧,这样每一天的劳动力就增加了,速度也会提高。今天插你家,明天插我家,要不了两三天就全部搞定。

村里的妇女一般不下田,大多是在家备饭,做好一桌子菜,款待插秧的男人们,下午插秧时间长的时候,热点馒头,烧点油茶或者做点汤圆送到田里,当下午茶。但是田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妇女也还是要去帮忙。妈妈年轻的时候就经常下田插秧,她个子不高,每次下田回来都满身、满脸的泥。记忆中,我下过一次田,小孩子看什么都好奇,总想尝试没有干过的事儿,但刚下田一会儿就后悔了,又偷偷溜回去观望。原来插秧并不简单,位置、深浅、距离都很考究,深了、浅了,秧苗都不易存活。

插秧结束,要给秧田施肥,让秧苗快速的生长。这段时间,不会很忙,但是也要经常看着田里的水位。隔三岔五的傍晚,爷爷或者妈妈都会到秧田的地方走一圈,看看水深够不够。

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4)

6-8月,是秧苗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容易缺水的时候。山区的夏季炎热,田里水分蒸发快,遇到一个星期无雨,田里的水几乎就干完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从水库放水来灌溉了。

水库在离我们村大约三十里的高山上,储水量比较大,主要用途就是灌溉。从水库到周边乡村都修了很长很长的水渠,用于引水灌田。秧田缺水一般是整个片区都缺,于是各村各队的队长会把各家召集起来,定个日子,从水库放水来灌田。水库放水的日子定了,就要定时间点。这个时间点的意思就是几点到几点,水归A队,几点到几点,水归B队。离水库近的队一般算是优势队,能先得到灌溉,我们队算是离得最远的,通常也是最后得到灌溉。

这个灌溉的时间点分好后,各队都会组织人员清掏沟渠,保证水能顺利的从水库流进田里,不会浪费和外流。在干旱的山区,水是很金贵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有人不遵守规定,为了能让自己的田早点得到灌溉,他们会悄悄的在沟渠分支的地方去“偷水”。所谓“偷水”,就是把沟渠的另一边堵住,不让水往原定的路线流,而是拐弯流进另外一条渠,去灌溉另外一条渠对应的田。这三十里的路线里,这样的分支非常的多。

因为有了“偷水”,“守水”也就应运而生了。我最喜欢守水了。每每要轮到我们队灌溉时,队长都会组织好大家,聚在我们家坝子里,每家需要灌溉的人都要派出至少1个人去“守水”,也就是守在沿途有分支的渠旁边,阻止其他队想来“偷水”的人。“守水”的地方有远有近,大家都是通过抓阄决定,从1号“守水”点,到20多号,每个点1-2个人。

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5)

小时候,我是负责写抓阄纸团的人,因为小学生里,我成绩最好,写写画画的事情,大人们都愿意交给我。而我也是最为淘气的,虽然是个女孩子,却总喜欢跟着大人们去“守水”。我觉得那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起初家里人不愿意让我去,尤其是爷爷,特别担心我掉进水渠。水渠很深,水流也很快,之前就发生过失足落水被淹死的意外。但是我总不愿意听话,每次放水都非要去。大人拧不过,也只有同意,千叮咛万嘱咐,要一同“守水”的人,看护好我。

水库的水从高山上往下放,速度很快,在半山腰的陡坡,冲击声“轰隆轰隆”的,老远就能听见。我喜欢去远的地方“守水”,离家太近就觉得没意思。尤其喜欢半山腰那个“守水”口,于是我常常在抓阄的时候,做个小标记,让自己抽到远的那个(这是个从来没被发现的秘密)。到半山腰那个“守水”口,大人们管这儿叫猪屎坡,名字很难听,也不知道来由,但是这里对我而言,是最美丽的一个“守水”口。这里的水渠不是水泥修建的,而是在山坡上被水自然冲击而成的,天然无修饰。大小不一的石头静静的躺在清凉的水下,旁边是断崖,水流一涌而下,水花四溅,夏日里常常能看到彩虹。我更喜欢夜晚在这儿“守水”,带着干粮,还有零食(一般这种时候,感觉自己为家庭做了贡献,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吃零食),躺在旁边的大石头上面,看着满天繁星,听着哗哗流水,微风拂过,让山城的夏夜瞬间可爱。我的小脚,打在水里,“啪啦啪啦”,小小的电筒光,引来飞蛾、萤火虫,在身旁飞来飞去。奇了怪了,夏夜里的蚊子,好似不喜欢我的血,从来不咬我,都是旁边的婶婶或者叔叔,被咬的气急败坏。

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6)

那些“守水”的日子,现在想起来是多么幸福的时光。

水从水库,安全的到达队里,各家的人已经守在各自的田边,扛着锄头,掏沟引水进田了。

一般这样的放水会持续5-8个小时,直到一个队的田全部灌满,才会轮到下一个队。下一个队也会派“守水”的人,到每个口子接班。我就会和同行的人一起,蹦蹦哒哒的回来,一路小跑,二三十里路,从没感觉累。

一季水稻,大概要这样灌溉2-3次,才能到成熟期。水稻到了成熟期之后,需水量就不大了,等到收割的时候,田里的水基本已经流失完了。

水稻收割,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件事。小家庭的组织,在收割的时候,劳动力不够,还是会邻里几家或关系好的几家,凑到一起收割。今天你家,明天我家,轮着来。妇女一般负责割稻子,两个男劳动力负责打稻谷。拖着一个大“打斗”,里头斜着放一个竹架子,两人站在“打斗”前,双手握着稻子一抡,稻穗重重打在竹架子上,一颗颗稻子“唰唰”落进斗里,嘴里有节奏的喊着“嘿呀~嘿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田间忙着、闹着、看着,丰收的喜悦之声,久久地飘在田野。

打好的稻子,用背篓背回家里,倒在坝子上晾晒。此时,得有一个老人或者孩子在旁边看着,以防鸡鸭过来偷吃。等到稻子晒干了,就又背到粮站去打米。我从没去过粮站,爷爷和妈妈都总是不带我去,要我看着鸡。我常常为了看电视,弄个绳子,拴着会响的竹篙,从二楼窗户丢下来,一边看电视,一边时不时的拉绳子,让竹篙撞击地面发出声响,以吓走来偷吃的鸡。

新米打回来,第一顿的第一碗,要献给“天老爷”,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关于稻田的记忆,就停留在这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家家都有了犁地机、打米机,很多家庭,包括我们家已经多年不种水稻了。种地收入低,大家愿意出去打工,家里有老人,能劳动的,会种一些自己吃,没有老人或者年迈无法劳作的,田地基本都送给愿意种的人了,收割的时候,分一点米粮,不够的就买米吃了。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最原始的东西,终究离我们远去了。而我也长大了,离家乡越来越远,那些单纯美好的记忆,如今只能留在笔下了。庆幸的是,这些美好,曾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并被铭记。

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7)

【作者简介】李青青,笔名青初,自媒体作者,「知见诗社-崇州文艺」执行主编,「青初故事」主笔,文艺爱好者。青春常在,人生如初。

稻田故事文案(知见诗社)(8)

出品单位:知见诗社

投稿邮箱:834498775@qq.com

来源:新华号 知见诗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