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第二大脑」的理念,印象笔记先后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智能硬件。这当中既有早期 Evernote / 印象笔记推出的「Jot Script」,又有后续的二代产品 EverPen 以稍早些推出的 EverScan。而在双十一前后发布的 EverMOUSE 却始终只听声音,未见真容。

作为当代「打工人」的必备,鼠标几乎与每个人朝夕相伴。作为一名印象笔记的重度用户,我一直很好奇印象笔记为什么会推出一款鼠标?这款鼠标会有怎样的特性?所以在拿到 EverMOUSE 之后,我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体验。

它是一只什么样的鼠标?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EverMOUSE 目前仅适用于印象笔记的 PC 端,Mac 端近期会上线。EverMOUSE 运行需要借助于最新版的印象笔记客户端,即它不适用于 Evernote 。目前,EverMOUSE 淘宝官方店铺售价为309元(含一个月高级账户)。

外观上 EverMOUSE 的外包装沿袭了印象笔记一贯的风格,灰色加墨绿。打开之后,能够看到 EverMOUSE 的本尊。我拿到手的这个 EverMOUSE 包括一只 EverMOUSE、一条 Macro USB 数据线(配套 PDF 说明书)。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1)

外观

外观上,EverMOUSE 和一只普通的鼠标差不多,只是在鼠标左右键的两侧,EverMOUSE 增加了两个功能键,左侧的语音/翻译键和右侧的印象功能键。

EverMOUSE 上部为航空铝材,笔帽以及其他部分疑为 ABS 材质。整只鼠标采用 Micro USB 充电锂电池的方式进行供电,因而相对比较轻。在鼠标腹部可以看到充电口;打开盖子,可以看到鼠标接收器的收纳仓。

既然是充电鼠标,那么电量不足的显示也很重要。EverMOUSE 是通过滚轮前方的指示灯来提示电量不足的。EverMOUSE 内置了一颗450mAh的锂电池,官方称续航时间为 30 天,整机完成一次标准充电时间约为 3 小时。从收到到现在,我一直在使用但也没有用完随机的电量。

常规使用

在使用 EverMOUSE 之前,我使用的是罗技的 M590 和微软的 Sculpt Ergonomic ,两者都有侧置的功能键。EverMOUSE 的大小与前者差不多,只是略显扁平。这一点对于大手的我来讲,在刚上手时,有点不适;队友小手反而适应的不错。EverMOUSE 左右各有一个功能键,刚上手的人会发生误触的情况。

不过,在持续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了一定肌肉记忆后,整体感觉鼠标的握持、左右两侧的功能键不会影响到正常的鼠标左右键的操作,对于日常办公室使用没有问题。

软硬搭配,它有哪些核心功能

了解了 EverMOUSE 整体外观与常规使用情况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与印象笔记结合的情况,毕竟这才是用户最关注的地方。

EverMOUSE 需要与最新版的印象笔记 PC 客户端配套使用,同时用户的印象笔记账号需要为付费的高级 / 专业版账号。否则,它就只是一只普通的鼠标。EverMOUSE 在使用时需要保持印象笔记在后台运行,状态栏中也会有相应的鼠标 icon 显示。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2)

作为一只「智能鼠标」,除了在鼠标的基本功能之外,EverMOUSE 主打/附加的功能主要为语音打字、语音翻译、剪藏、Quickbar 四大类。这当中,前二者整体上可以脱离印象笔记之外的地方使用,后两者基本上是围绕着印象笔记。更进一步讲,剪藏、Quickbar 与印象笔记是紧密相连的,两者产出的归宿都是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3)

Quickbar 功能对应

以 Quickbar 为例,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语音/翻译键唤起 Quickbar 。而最终 Quickbar 中的几乎各个功能键的归宿都是印象笔记。

之前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在「腾讯 Techo 开发者」大会上说云计算的三大趋势:「软硬件一体化(Cloud Native Hardware)、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和智能化(Smart)」。

从这个层面上看,EverMOUSE 等智能硬件的推出其实是顺应软硬件一体化的大势。软硬件一体化能够更有差异化地给用户提供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突出竞争优势。以剪藏为例,EverMOUSE 以软硬件协调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全天候」的剪藏服务,凡是有文本的地方皆可剪藏,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网页一隅。

再者通过硬件的配合,将复杂的操作简化成了简单的按键操作,软件的体验可以一定程度上物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比如 Quickbar 自带的搜索功能更可以直接选中文档中的「词语」在印象笔记中进行搜索;而常规的操作需要打开印象笔记,再在搜索框中执行搜索操作。

当印象成为一种习惯,「将高价值信息搜集、整理、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信息,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这应该是印象笔记软硬件结合的最终要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能够看到语音识别在鼠标功能所占的比重。所以这里单独地讲一下语音转文字。

官方标称 EverMOUSE 语音转文字的识别率为 98% 。在体验的过程中,我感觉这一识别率差不多,因为EverMOUSE 使用的是讯飞的引擎,而之前我经常使用讯飞输入法的语音转文字功能,相互之间也有适应。

这里我随机地找了一段我最近的撰写的文章测试了一下,整个文字数为 158 字,效果如下图。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4)

语音转文字识别对比,左侧为测试文字,右侧为结果

对于一些识别中的难点,如中英文混合、人名等,EverMOUSE 识别的准确率会有所下降。距离的远近会影响识别率。我测试的时候,间隔两个工位的同事讲话,还是可以正常识别;再远了就不行了。

多出来的两个键能干什么?

对用户而言,EverMOUSE 能够做什么,这才是它的真正意义所在。或者更确切地讲,与一个普通的鼠标相比,它还能够做什么?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EverMOUSE 与普通鼠标最大的区别就是两个附加的功能键。EverMOUSE 的功能也是依托在这两个附加的功能键之上。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两个功能键。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5)

EverMOUSE 功能键说明,图片来自 EverMOUSE 说明书

语音 / 翻译键

语音/翻译键是我在使用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个键。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语音输入、语音翻译以及调用 Quickbar。就语音输入和语音翻译而言,这两个功能并未严格绑定印象笔记,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甚至可以在有道云笔记中使用语音输入语音功能。

在使用中,结合印象笔记的超级笔记,我通常会利用语音输入进行听课笔记的记录以及文章的撰写;借助于 Quickbar ,经常做的就是取词查词的轻量翻译、碎片信息的便签以及浏览器外的剪藏。

听课笔记与文章撰写

说话比打字快,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而 EverMOUSE 的语音转文字的识别率比较高,使「用嘴打字」成为可能。

在日常看视频或者听播客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被其内容所吸引,产生共鸣,擦出思想的火花。然而灵感稍纵即逝。及时性的记录显得很重要、键盘打字总是跟不上进度。在这个时候 EverMOUSE 就派上用场了。

通过超级笔记,我把视频或者音频的链接添加到笔记当中,然后在笔记中直接进行播放。有感想,随时暂停。然后按住 EverMOUSE 左侧的功能键,口述复述相关的内容,EverMOUSE 会自动识别成文字填充在笔记中。这样就可以快速地得到一份相关内容的笔记。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可以比键盘打字节省相当多的时间。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6)

与超级笔记协同,做笔记

其实可以把上面的听课做笔记的中听课那一部分给拿掉,单纯地变成一个文字创作。口述一下,然后利用 EverMOUSE 进行转换,文字自动地出现在光标定位点的位置。然后利用键盘稍加修饰即可。

轻量翻译

轻量翻译是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功能。这里之所以称之为轻量翻译,主要是因为 EverMOUSE 提供的翻译比较简洁。

浏览阅读英文网站/文章遇到生词,只需要左键选中,点击语音键,马上就可以出现对应的解释。同时还可以直接点击保存到印象笔记中,后期可以整理成一个生词本来巩固记忆。

同样,这个功能不仅仅局限在英翻汉,在汉译英的时候也同样好用。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7)

生词保存到印象笔记

桌面便签

在日常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人在微信或者其他的即时通讯 App 中发了一个电话、地址或者其他的待办事项,需要记一下;浏览 Word文章或者其他网页内容时,联想起一个事情,需要标记一下后续查找……之前我的做法是 Ctrl C 然后 Ctrl V 到 todoist 中;现在通过使用EverMOUSE ,我可以快速的将这些碎片信息像便签一样 pin 在电脑的桌面上。这样随时可以查看、提醒自己,即便是自己没有完成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些信息会保存在印象笔记之中。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8)

鼠标左键 → 选中想要的文字 → 录音键弹出 Quickbar → 桌面便签

随时随地剪藏

印象笔记的剪藏是很多人最喜欢的功能之一,目前也尚未看到其他同类软件有出其右者。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之前剪藏只能局限在浏览器中使用,而且有时候使用起来感觉有那么一点重。再者,有时也需要在剪藏的内容上加上一点自己的东西,比如评论,这样操作起来就比较麻烦。

Evermouse 扩大了剪藏的适用范围,剪藏变得几乎可以「全天候」使用,同时剪藏的操作也变得很简答。在剪藏完成的时候还可以顺势拉起相应笔记,「嘀咕」一下摘要,就像图中所示的「目前存在的问题」,语音识别后就会自动地添加在笔记内容之中了。一番操作一气呵成。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9)

鼠标左键 → 选中想要的文字 → 录音键弹出 Quickbar → 保存到印象笔记 → 点击下方的弹出提醒拉起印象笔记 → 长按录音键,口述备注内容。

印象功能键

这个键其实我更喜欢称之为剪藏键。经常使用印象笔记剪藏网页的人,应该对于「剪刀」并不陌生。实际上这也是它的主要功能之一。

除此之外,印象功能键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语音控制。比如,可以语音「帮我新建笔记」在印象笔记中创建笔记。这一点有点类似于天猫精灵等类似产品。

网页剪藏实体键

印象笔记的网页剪藏是很多人喜爱的功能。现在通过 EverMOUSE 印象功能键可以直接一键剪藏,这比之前点击浏览器上的大象 logo 要省事不少。

印象笔记笔lite和neo哪个更好(与印象笔记最搭的智能鼠标)(10)

一键剪藏

一些不足之处

作为一个新产品,EverMOUSE 自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产品不断迭代的动力。在使用的过程,有这样的一些地方我觉得做的不够好,或者后续可以进行优化。

  1. 就硬件本身来看,在目前 C 口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充电口仍为 Micro USB,不知道是不是和控制成本有关系。
  2. 鼠标两侧的功能键与左右键区分并不很明显,使用过程中容易误触。这一点随着使用,肌肉记忆之后会变得好很多。当然后续或许有改进型的鼠标出现。
  3. 鼠标外观显得扁平一些,这对于大手的用户或者习惯了比较「鼓」一些的人来讲,有点不太友好。
  4. 功能键在使用的过程之中需要联网操作,这就对于网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没有联网或者网络情况不佳的时候,无法使用。
  5. 使用 Quickbar 的时候,创建的笔记标题过长,这一点后续需要优化。
EverMOUSE 适合哪些人

尽管EverMOUSE需要依赖于印象笔记付费账户才能正常运行,但是在目前印象笔记付费账户月均价格比较有竞争力的情况之下,这并不算是一个障碍。

对于印象笔记的重度用户来讲,EverMOUSE 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购买的选项。以我为例,8年的使用积攒了 10k 的笔记,常常会用到搜索。而 EverMOUSE 的笔记内搜索可以随时拉起印象笔记进行查找很方面。

对于喜爱印象笔记剪藏功能的人来讲,EverMOUSE 加强了这一功能,变成了一个「全天候剪藏」。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讲,EverMOUSE 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介于 EverMOUSE 语音转文字的识别率比较高的特性,这一点对于喜欢语音写作的人来讲也是一个可考虑项。语音写作与模块化编辑器相配合,对于写作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而且语音转文字的并没有局限在印象笔记之内使用,用户可以在 Word 乃至于印象笔记的竞品中正常使用。

对于一般用户甚至于没有使用过印象笔记的用户来讲,EverMOUSE 内置的翻译功能也比较实用,如果经常阅读英文等文章的话,EverMOUSE 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对于很多人来讲,鼠标的侧键是非常重要的。不少鼠标都支持侧键的自定义,不少人也将鼠标的侧键定义成自己喜欢的功能。EverMOUSE 取代用户手中现有鼠标的背后的实质是取代的用户当前的使用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虽然有印象笔记自身功能的加持,但对于 EverMOUSE 来讲,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