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十大遗憾(诺贝尔文学奖系列之魔山)

诺贝尔文学奖十大遗憾(诺贝尔文学奖系列之魔山)(1)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长篇小说《魔山》。小说中的时间背景是在二十世纪刚出头的那会儿。那时候德国人大概还不知道法西斯为何物,那个时代的德国正如其他的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记得前几百年有好几个欧洲国家都喜欢把自己的民族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民族。拿破仑·波拿巴几乎要统一欧洲全境的时候,他宣称法国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人种。后来到了希特勒了,他又宣称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高贵的民族。后来又有人说了,犹太人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这几者的差别在于,德国人和法国人认为自己最聪明是自己宣称的,而犹太人的聪明是别的民族认为的。当然,就说在二十世纪刚开始那会儿,那时候德国不得不说真的人才辈出,不仅有托马斯·曼兄弟俩,还有赫尔曼·黑塞等人,这些人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诺贝尔文学奖十大遗憾(诺贝尔文学奖系列之魔山)(2)

《魔山》作为一部诺贝尔获奖作品,宏大的叙事结构当然是很明显的。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文学,是要创造一个世界。当然我深信《魔山》做到了这一点。在小说中,作家将社会各色人等都放在了这个高山上的疗养院里,他们有些人是患有疾病来这个地方疗养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本身没什么重大的疾病,几乎所有的人,来了之后就都不想走了。他们似乎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这里好像养老院,让那些身体充满活力的人在这里一直居住下去,就是相当于一群年富力强的人住在了养老院,早早的开始享受退休后的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十大遗憾(诺贝尔文学奖系列之魔山)(3)

汉斯原本只是打算做一次三周的旅行,结果没想到来到了山顶的疗养院之后一直住了下去,甚至忘了时间。书中最前面汉斯的表哥约阿希姆来火车站接汉斯时,很平常的说到,他们在冬季用雪橇将尸体运下山,汉斯感觉不可思议,但是约阿希姆却习以为常。汉斯说:“我准备三周之后就回去,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结果约阿希姆的回答是“这里的人们把三个星期当成一天来过。”这种对时间流逝的冷漠表现了什么?约阿希姆是一个军人,在山顶的疗养院里面已经生活了好长时间了,很可能他的病早早就好了,但是他并不想回去。

诺贝尔文学奖十大遗憾(诺贝尔文学奖系列之魔山)(4)

魔山是一个已经成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面,有俄国人,有美国人,法国人;什么职业的人都有。人们在这个社会当中生活了没有多久之后,就会习惯这里的生活并且喜欢上这里的生活。这个社会有它自己的吸引力,它不断地吸引着新的病人,又不断淘汰着旧的病人,“用雪橇在冬天将他们的尸体运出去”。《魔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新社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