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明乡村墙绘 文化传承培育文明乡风

近年来,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党总支按照“强党建、兴文化、树新风、促振兴”的思路,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注重对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丽江文明乡村墙绘 文化传承培育文明乡风?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丽江文明乡村墙绘 文化传承培育文明乡风

丽江文明乡村墙绘 文化传承培育文明乡风

近年来,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党总支按照“强党建、兴文化、树新风、促振兴”的思路,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注重对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注重打好文化旅游牌。着力发挥古村风貌、自然景观和浓厚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保存完好的白族民俗五个优势,打好“中国白族第一村”“白族民俗大观园”文化牌。以文化旅游为定位,探索“非遗 旅游”模式。大力实施白族文化馆提升改造、白族火把节传习广场、白族农耕文化栽秧园、白族开调会场建设等项目,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利用白族“本主节”“三月三”“栽秧会”“蝴蝶泉会”“绕三灵”“火把节”和民俗“白族婚礼”“三道茶”“洞经古乐”等为载体,不断传承白族文化,助推旅游产业发展。采取与专家学者合作的方式,先后编纂出版《周城文化》《周城的扎染艺术》《大理周城风物录》《走进周城》《周城村志》等书,扩大周城村的知名度。2011年获得“云南省旅游特色村”称号, 2013年获得国家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注重传承好乡土文化。依托段银开、段树坤、张翰敏、张翔、董维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开展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众文化辅导等活动,组织开展白族扎染技术、白族刺绣、白族民居文化彩绘等为主题的培训,让非遗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进景区。自建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在向外界集中展示当地独特的白族文化和乡土农耕文化的同时,以“乡愁记忆”增强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注重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白族传统美德的引导作用,把“清白传家”“百忍家风”等白族优良家风家训融入村规民约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引导村民追求真善美。同时,在各村民小组成立红白理事会,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此外,周城村还深入推进“环洱海文明走廊”建设,组建洱海卫士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户创建,全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捐款、筹资,修建排污管网、电力管网、石牌坊等基础设施,通过亮化绿化美化道路,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环境。抓家风带民风、抓环境促风貌,整个村庄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来源:大理日报

原标题:大理市周城村:文化传承培育文明乡风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如尘

审核:字丹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