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

文丨小哥(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导语

一般来讲,学龄前儿童要经过玩耍—思考的阶段,不过这一过程不像学走路阶段,有一个明显可见的界限,他好比是探索者,发现了自己的小小世界;他又好比是科学家,对这一世界的特点和行为进行试验,从中学到大量零散的事实和方方面面。

同时他开始发展思维能力——对自己发现的事物进行思考。进入学龄前阶段后,正是这种思考、想象、创造和在“头脑中玩”的能力主宰了他的玩耍——学习。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1)

一,孩子的自身学习历程

他在学走路阶段收集了分散细小的碎片,在学龄前阶段,他终于能够把所有的碎片放进头脑的万花筒,摇动之后,随意组成新的,千变万化的图形。不仅仅是他的思考能力成熟了,他的身体,特别是他的手的敏捷性都增长了。

他越来越有能力做自己想到的事,他可以设想事物如何发挥效用,如何使事物发挥效用;他能想到颜色并把它应用到纸上;他能想象自己是妈妈,是送奶工,是接生婆,是琼斯先生,他还能设法变出“道具”使游进行下去。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2)

缺乏外界的帮助,要想逐步拓宽孩子的眼界,你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就需要达到一个新水平,通过倾听他的谈话,考虑他的问题,你就可以跟上他的思考过程。通过与他交谈,你们可以互相吸取信息,看法。

二,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家长可尝试从4步切入

1.对孩子的思考方式保持敏感

如果你能对他的思考方式保持敏感,认识到他对事情的评论,你就可以将最随便的会见变得引人入胜,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3)

举例来说,一辆救护车很可能引起评论。他问你“为什么它会发出那样声音?”你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把病人送往医院的紧急性向他作现场诽演。你可以告诉他在路上救护车比其它车辆有优先权。如果他继续提问,你可以在当天或另一天,领他去邻近的医院参观。

你也可让他参与你每日的家务活动,超级市场是他爱去的地方。现在他可以帮你寻找一些货物,把它们从他够得着的地方取出来,帮你推车,而不像以前那样坐在车里。他甚至可以帮你挑选你想买的甜点心。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4)

2.通过语言,你可以帮助他了解人。

在蹒跚学步的幼儿眼中,送奶人总是与有趣的车子、帽子和许许多多的牛奶瓶联系在一起的,而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送奶人的形象是:早晨必须起得很早,载着沉重的板箱,读着订户字迹潦草的小条子,还要对付他们门前汪汪叫的小狗,你同样也会在他眼中变成“真正”的人。让他把你看作一个人。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5)

在他看见你每天必做的事情中,哪些是你真正喜欢的?哪些是你盼望的?随着他的兴趣和想象力被见到、感觉到、理解到的新事物所激发,你将注意到他的游戏改变了。

3.不露声色地观察和倾听,你能够发现他在许多方而乐于使用。

学龄前儿童常常是另一个人,他试验他所注意到的成人的每一种活动,不是简单模仿(如学步幼儿那样),而是将自己放在成人的位置,做他们中的一个。他当建筑工人时,不仅想到沙子和砖块,还想到他们的汗水和语言。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6)

尽管他喜欢装扮自己,但并不需要复杂的服装。他在头脑中更换角色。比服装有用得多的是“道具”。侦探需要放大镜,妈妈需要房子,骑士需要剑。有时他用演戏去重温一些他感觉重要的事件。随着他的演出,你见到一幕幕场景。

例如,医院里的一个夜晚意味着科种医疗工作,医生、护士以及他们的种种设备器械。你会听到他对玩具熊的安慰:“这是我的听诊器,安静点,不疼不要听”,也不要参加他的戏剧游戏。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7)

这里只有一个作者的空间——它属于孩子,如果他上演医院戏,正扮演病人的角色,他就不希望你当护士。在他的剧本中,他自己是医生。他的病人是一个又小又模糊的人物,一个洋娃娃,一个软玩具,或者干脆是他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人物。

如果你一定要充当其中一个角色,一定是个次要角色。他要求你当护理员,或者为他供应“粉红色的药片”,你还是小心地离远些。这是他一个人的世界,他正在以最基本的材料创造一个你显示给他的真实世界。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8)

4.最后,用手工制作和创造东西对学龄前儿童至关重要。

在学走路时期,他就想知道想剪刀、钢笔一类东西是怎样工作的。现在他逐渐发现自己该怎样使用它们,当孩子用心地剪一张纸时,不要问他在干什么,很明显,回答是一张剪纸。

可是如果你问他这个东西的名称,你就提醒了他,应该剪出某个东西的样子,经过几次练习,他会端详刚完成的剪纸,把它定为“花边”。当他事先就决定将一张纸剪成花边时,他的创造就进入一个新阶段。(配图均源自网络,侵删)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儿,做最野的爸妈,关注我,了解更多育儿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