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

一句小品台词,竟然揪出一个间谍!

有个自称“中国北方人”的家伙,在网上暗戳戳地挑拨关系。网友对他的真实身份心存疑虑,就甩出一句小品台词让他接下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那家伙自称年纪大了,不懂网络语言。他以为这样解释滴水不漏,岂料此言一出,直接被机智的网友炸出原形,警察叔叔顺藤摸瓜将之逮个正着,由此破获一个间谋案。

短短一句台词竟能有如此魔幻的能量,只因它出自赵丽蓉的节目。这位被誉为“小品女王”的人民艺术家,深受各个年龄段观众们的喜爱,连续八次登上春晚,奉献了多部精彩绝伦的小品,节目中的经典台词让大家耳熟能详。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1)

谁能想到,这位给人们无数快乐的老人家,自己的一生却充满眼泪和悲伤。

与戏结缘,天生为舞台而生

1928年3月,赵丽蓉在天津出生,父母年迈对小女儿特别疼爱,当时生活艰难,父亲赵秉忠带着一家大小外出求生,一路流落到沈阳。

赵秉忠理发的手艺不错,靠着这门手艺结识了评剧名角芙蓉花,为家里带来意料之外的转折。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2)

芙蓉花有侠女风范,看到赵秉忠一家生活非常艰难,就介绍他到复盛戏社去打杂。靠着精湛的梳头理发手艺,赵秉忠慢慢在戏社站稳脚跟,并把家人孩子接到戏社里住。

“老爱”在一岁就登台演出。在此之前,戏台上需要小孩的时候都抱道具,复盛戏社首次大胆尝试,让芙蓉花抱着“老爱”这个真孩子登台演出。

“老爱”不怕生不怯场,还大方地朝观众们甜甜地笑,那股子可爱劲儿,让戏社的这招表演创新效果奇佳。由此看来,“老爱”简直天生就是为舞台而生的 。后来芙蓉花给她起名为“赵丽蓉”。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3)

赵丽蓉从小在戏班子长大,听的、看的、玩的全是跟评剧相关的,在这样的浸润下渐渐爱上了评剧。不可否认,芙蓉花是赵丽蓉艺术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在赵丽蓉12岁的时,芙蓉花引荐她拜师学艺,正式成为社名角马金贵的徒弟。马金贵对赵丽蓉悉心教导,尤其重视她的基本功训练。

在师傅的严格管教下,赵丽蓉深知基本功的重要性,而且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每天坚持练习基本功。

戏社后来解散了,但赵丽蓉并没有离开舞台,而是跟随着戏社的成员们到全国各地去演出。随着沉淀积累和反复打磨,赵丽蓉的表演越来越受观众喜爱。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4)

后来赵丽蓉进入中国评剧团工作,与评剧皇后新凤霞做搭档,一起表演节目。虽然新凤霞让她轮流演旦角,赵丽蓉却觉得自己的积累还不够,心甘情愿做配角。

团里排演新戏,赵丽蓉虽然是配角,却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泼辣生动的“三仙姑”,毛主席观看这部片子后也盛赞“讲明理、通神韵”,并要和演员们谈话。这是非常难得的殊荣,赵丽蓉却推辞没有参加,她始终谦逊地认为自己文化不高,艺术功底也还需要磨练。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5)

勤奋踏实的赵丽蓉不断积累、不断进步。后来她遇到了生命中的人生伴侣。可谁知,那却是她生命中悲伤篇章的起点。

命运坎坷,两度丧夫又丧女

在新凤霞的牵线搭桥下,赵丽蓉认识了剧团里的一个大学生盛强。

盛强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大资本家。他本人又帅又有才,是中国评剧院的秘书。两人很快就心有灵犀,出入成双。

对于这段美好的感情,双方父母的意见出奇一致,居然是集体反对。或许这也在冥冥之中为他们的悲剧故事埋下了伏笔。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6)

盛强的父母觉得门不当、户不对,觉得赵丽蓉没有知识,职业也不光彩。赵丽蓉的母亲也很忧虑,她觉得自己的女儿在家世、学识上都跟对方不匹配,担心她结婚后会吃亏受委屈。

尽管如此,但盛强与赵丽蓉还是义无反顾地领证结婚。婚后两人生活非常和睦美满。当赵丽蓉幸福地怀上第二个孩子时,命运对她露出了残忍的一面。

1957年,盛强由于出身被下放到农场改造。两年之后,当赵丽蓉去找丈夫,才被告知盛强早已经病死。不久之后,又有噩耗接踵而至,她哥哥车祸身亡,母亲瘫痪。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7)

这接连的打击让赵丽蓉简直看不到活着的盼头,她一度想追随亡夫而去,但想着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她不得不咬紧牙关,埋葬悲伤,继续撑起艰难的生活。

后来,公婆家劝赵丽蓉嫁给盛强的弟弟盛弘。盛弘当时丧妻,对辛苦拉扯两个小孩的嫂子很是同病相怜。但是赵丽蓉断然拒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寡嫂嫁给小叔子,这是多荒唐的新闻,肯定会将她和孩子推到风口浪尖。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8)

直到1964年,盛强去世四年后,赵丽蓉终于再婚,丈夫是原来的小叔盛宏。最开始,两人之间更多是对命运的无奈妥协,但是相濡以沫的生活让他们慢慢产生了真挚感情,后来还生了一儿一女。

女儿出生时,赵丽蓉家很是艰难,她给女儿起名“盛家欢”,希望给家里带来福运和欢乐,谁知这个满身伤痕的女人再次遭受厄运袭击。赵丽蓉发现女儿有很多不正常的反应,带去医院检查,竟然被告知是脑瘫儿。

全家如遭晴天霹雳,赵丽蓉作为母亲,意识到自己必须振作起来,她表演挣到一点钱,就赶紧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可惜没有任何好转。7岁那年,小女儿因脑炎不幸夭折。之后,盛弘也多次发作心脏病,最终于1984年病逝。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9)

这一连串的打击几乎将赵丽蓉碾碎。她打算用安眠药结束生命,幸好被儿子盛大鸣及时发现阻止。抱着哭成泪人的儿子,赵丽蓉的硬核心脏再度重启,她决定好好活下去,不能再让儿子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大器晚成,苦命人竟成喜剧演员

1983年,导演杨杰拍《西游记》,想找个老太太演车迟国王后,很多同事推荐赵丽蓉去演。赵丽蓉觉得这个角色的扮相非常华美,就使劲往高贵大气上演。杨杰导演立刻帮她分析这个角色的特点,赵丽蓉马上就进入了角色。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10)

赵丽蓉给这个角色附加的喜剧效果,让杨杰导演意外地开心。经此一演,赵丽蓉也感受到另一种艺术的魅力,她开始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小品和电影上,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

在影视领域,一度流传着赵丽蓉很不好请的说法。赵本山曾想邀请赵丽蓉合作,无奈赵丽蓉就是不同意。拒绝的理由是剧本不合适,她只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剧本和角色。

严格挑选剧本的另一面,则是赵丽蓉非比寻常的敬业精神。由于赵丽蓉没有上过学不识字,看剧本背台词成为她的困难事,但她愣是凭着惊人的毅力解决了这个问题:旁人念,她仔细听,死记硬背把台词记牢。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11)

赵丽蓉为了演好《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反复翻看《红楼梦》连环画,细细感受角色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设计人物动作。这个版本的刘姥姥,既富有乡土气息,又善良淳朴,非常打动人。

赵丽蓉在《过年》一剧中饰演母亲,整个表演细节丰富,情绪层次分明,即使这部剧里众星云集,赵丽蓉的光芒在其中依旧灿烂,她最终凭精湛演出,一举斩获了两个大奖,不仅拿下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也成为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得主。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12)

1988年,60岁的赵丽蓉奉献了她在春晚舞台上的首秀,她带着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走进观众的心里,那些令人捧腹的经典台词爆笑诞生。从此,赵丽蓉成了春晚必不可少的喜剧演员,成为大家对春晚的期待。

1995年春晚,赵丽蓉与巩汉林合作《如此包装》,老太太劲歌热舞唱RAP,拿下了当年春晚小品一等奖。节目中她跳完舞单膝下跪时身子一歪,随即又回直,当时大家都以为这是特意设计的动作,其实这是她腿疾发作出现的意外,当时咬着牙完成表演,表演一结束就直奔医院。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13)

1996年春晚,赵丽蓉与干儿子巩汉林再度合作,《打工奇遇》大放异彩。那个时候赵丽蓉的身体已经出现问题,在表演中,她坐下之后没办法自己站起来,幸好搭戏的女演员临场发挥,不着痕迹地将她扶起来。

最让人称道的是,目不识丁的赵丽蓉现场泼墨写出豪放大气的书法,可想而知这背后又是多长时间的苦练。

1999年,赵丽蓉再次带着小品《老将出马》登上春晚的舞台。比起之前的作品,这个小品有些争议,有人评价不如以前。但谁能知道,赵丽蓉在排演这部小品的时候已经身陷癌症晚期。

幽默表演让观众们爆发出接连不断的愉快笑声,谁也想不到,这个节目会是赵丽蓉留给观众的最后身影。

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失误(小品太后赵丽蓉)(14)

2000年7月17日,一代巨星陨落,赵丽蓉走完了她的风雨人生路,谢幕告别。

结语

赵丽蓉离开观众已经22年,她留下的经典作品,是难以复制的艺术瑰宝,时至今日依然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惊叹。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苦难,如何面对苦难,却能把人区分开来。

纵观赵丽蓉的一生,充满坎坷和磨难,就像一株长满伤疤的老树枝,但她却从不曾在命运的无情击打下枯萎沉沦,始终用乐观坚强的精神,让这株沧桑树枝开满繁花,留一世馨香。这大概就是人们至今思念这位传奇女王的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