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共享幸福生活(苏皖两省协作共护)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原本不法分子布下的违法网箱、船只残骸、垃圾漂浮物都已经不见踪影,我们三地都设置了动态巡查机制,确保大家信息共享,随时可以联合巡查、跨区域办案协作。”10月13日,在淮河泗洪水域巡查完毕后,当地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将情况一一做了记录,又把这些信息和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回传给了安徽省明光市检察院的办案人员老蒋。

守护绿水青山共享幸福生活(苏皖两省协作共护)(1)

从今年5月开始,这样的跨地区协同办案机制已经成了宿迁泗洪县、安徽明光市和蚌埠五河县三个地区在维护沿线河湖生态环境中的常态。“我们宿迁泗洪县、安徽明光市和蚌埠五河县签署了机制文件,全面加强三地公益诉讼协作配合,共同维护沿线河湖生态环境。 ”宿迁市泗洪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柳梅介绍, 5月27日,三地检察院检察长、河长办主任共同会签了《淮河、怀洪新河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明确了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巡查、专题调研,跨区域案件办理协作,类案统一、规范尺度,生态修复、劳务代偿,联席联络、联合培训等6项机制。以内部、外部和跨域三项协作机制强化检察监督合力,搭建线上、线下和一线三个工作平台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同时借助技术、智力和上级三方力量提升检察监督质效。

守护绿水青山共享幸福生活(苏皖两省协作共护)(2)

“办理生态环境类案件时,‘单兵作战’的难度非常大。”该院检察官助理孙永上举例:2021年9月,安徽省明光市的检察机关发现当地的淮河水域有很多泡沫等污染物,后经查明,这些污染物是从上游的淮河双沟段某船厂船只拆解作业时产生的,但是因案件需要跨越两省,用一般思路办案难度很大:淮河从河南省桐柏山发源,自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经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后入海。泗洪县和明光市一衣带水,隔淮河、怀洪新河南北相望,同时两地也处于洪泽湖入湖口,再耽误几日,污染物很可能流入洪泽湖进一步扩散,情况刻不容缓。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在两省三地检察机关的协作发力下,这片淮河水域的环境问题不断得到改善,最终恢复到了原本水清岸绿的面貌。

守护绿水青山共享幸福生活(苏皖两省协作共护)(3)

为了进一步深化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泗洪县检察院结合近年来的一些办案经验,探索建立了内部、外部和跨域三项协作机制、搭建线上、线下和一线三个工作平台、借助技术、智力和上级三方力量,努力优化“上下游一盘棋、左右岸同治理”的跨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与五河县检察院协商建立“两河一湖”跨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构建跨区保护工作“常态化”联络、生态环境资源“一体化”保护、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立体化”打击等机制,加大对淮河、怀洪新河和天岗湖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与水利局、生态环境局、河长办建立“1 3”县内协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巡查、联合培训、联席会议,形成外部合力;在办案一线设立公益诉讼检察官办公室,在西南岗政法中心设立公益诉讼检察官办公室,发挥前沿阵地优势,深入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多发区域,及时发现公益损害案件线索;先后招聘67名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员、78名“益心为公”志愿者、特邀检察官助理,组织各行各业专业人才参与检察办案,形成一体化保护联动机制,不断提升案件办理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生态效果……

守护绿水青山共享幸福生活(苏皖两省协作共护)(4)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刊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指引及工作机制汇编》,这项机制正式入选,作为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高的制度规范,为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提供了借鉴参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陈利

编辑: 史伟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