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码农应养成习惯(码农转行去码字)

老王,初学计算机,入行程序员,然不得自由。遂入培训班,习得编剧之身法,而今四五年矣。

一部热门的剧集冲上热搜,观众会讨论演员的演技,分析导演的镜头表现手法,甚至探讨服化道走不走心......而一部剧的最初,往往是从一群编剧讨论剧本开始的。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编剧专业出身的普通人如何能够入行?编剧行业的内幕和固有印象存在哪些差距?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半路出家的编剧老王扯了扯闲篇儿。

资深码农应养成习惯(码农转行去码字)(1)

大学选择计算机专业的老王,最初的北漂身份是一名码农。虽然薪水不错,但日复一日的生产代码,让他产生了一种无力感。

“程序员大后期要么转管理岗,要么走业务路线。管理呢我又不擅长,出去谈业务同样需要和人交流。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沟通交流其实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而且加班实在太多了,程序员干久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荒废了。一个周末哪怕有一天不加班,也只想在家睡觉,不想动弹。”

老王最开始看中编剧行业,不是想着能挣多少钱,主要是在时间上相对自由,不用坐班就把钱给挣了。

当然,自由只是形式上的,自由并不等于轻松。哪怕白天我在床上躺着的时候,没有码字,其实也在时时刻刻思考怎么把东西做精彩了。

资深码农应养成习惯(码农转行去码字)(2)

不是说只有在动笔的时候才是真正工作,身体放空的时候,大脑一直在转动。我经常在跟一些新人开会的时候,大家一讨论,你就能感受到他到底做没做准备,平时用了多少时间琢磨,只要一搭话一聊就能感觉出来。”

老王说,如果决定转行做编剧,需要做两方面准备。

“首先,你得有钱。”要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从头来过,尤其是离开现有行业收入比较高的行业,心理准备是基础,物质准备是必然。

老王说,作为半路出家的人想要进入编剧行业,最好的方式是去国内比较知名的影视学院,比如中传、中戏、北影,报一个编剧培训班。

培训班的费用比较贵,价格在几万块不等,培训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在培训乃至转行后的一段时间,要做好脱产且没有收入的准备。

“另一方面就是说你得提前对这个行业做一些基本了解。找在行业内的朋友好好聊聊,基于自身情况做个判断,合适不合适。否则贸然进入的话,说白了就有点扯淡。”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同样是培训班,编程培训和编剧培训,有着很大的差异。编程学习的内容,属于确定性知识,学完了就可以投入生产;而编剧学习的东西,更多的是概念性的,框架性的东西。

“编程和数学比较像,学的都是‘1 1=2’这种,一是一二是二。编剧它是基于语文的东西,比如鲁迅写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个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但是你说另一个是柳树松树槐树柏树李子树,那也不能算错。”

对一个行业进行充分地了解,才不会产生一些自以为的错误理解

资深码农应养成习惯(码农转行去码字)(3)

“老师会告诉你,不拿钱千万别动笔。正常情况下,没有签合同,编剧费(前期)没有到账的时候,是不会动笔的。

但是这个前提条件是你得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基础,而作为一个刚进入行业新人,是没有谈判条件和议价权的。”

资深码农应养成习惯(码农转行去码字)(4)

一名从“进修班”出来的未完全体编剧,通常面临着“求职影视公司成为坐班编剧”和“加入工作室成为野生编剧”的选择。

对于哪条路更好走,老王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有些人意识不到,编剧生涯,其实在培训班里就已经开始了。”

“进修期间,你会发现班级里有一些人,他们并不是完全去学习的,通常他们手里都会有一些资源。你需要去判断哪些人是有可能干成事儿的,然后展现自己的能力,获得比较好的合作机会。”

“去影视公司挂职的编剧,好处就是公司给你缴五险一金,但是有可能还要去坐班。大的影视公司会更倾向于科班出身的编剧,在同样的(教育/创作)体系下,减少相应的沟通成本。”

“因为进修班时间比较短,你不可能说半年的理解强于人家四年的学习,天才肯定也有,但永远都是个例。”

规模较小/初创型的影视公司,更愿意去发布招聘培训班出来的“社招岗位”,这样入职公司的编剧往往要从IP筛选、初稿审核等基础性工作做起。因为公司的资源有限,获得独立负责一个项目/作品的机会也比较少。

“加入工作室也会碰钉子,前期接一些零散的工作,或者靠朋友介绍。平台选择编剧团队也要先看口碑咖位,工作室领头的有一定基础,就能少走弯路。”

如果有人脉,那是不是可以忽略掉“培训班”的步骤呢?

资深码农应养成习惯(码农转行去码字)(5)

老王说,相比于技法,参加培训更重要的是学习剧本创作的体系,并在众多体系中找到自己适合的那个。体系不能成为捷径,但是可以保证下限。

“培训班就相当于少林寺的藏经阁,体系就是里面各种武林秘籍,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路数,然后根据自身特性去做改编和延展,更好地发挥自身水平。”

“需要认清,当你不是随便捡一本武林秘籍就能练成绝世神功的主角时,按照系统的体系的东西去做,才是职业的。”

当我问到“除了体系,还有什么因素能让编剧之路走得更顺畅”时,老王表示,虽然编剧是一个比较靠作品和实力说话的行业,但运气和心态,本身就是实力的一部分。

“你认真写了剧本,结果因为演员、平台、审核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没能播出,这是运气不好;你写了10部剧,有一部突然红了,名气和市场就打开了,这就是人品爆满。”

“不管有没有机会,都得沉住气,为这个机会慢慢准备。不能想着最近市场不好就摆烂了,所谓厚积薄发,运气来了你也得能抓住。”

资深码农应养成习惯(码农转行去码字)(6)

作为一个编剧,其本质还是提供服务的乙方。众所周知,甲方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搞定的物种之一,编剧面对的无语事件自然不在少数。

“骗稿,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管是对新人,还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编剧来说,都是一个经常遇到的坑。”

“有些是一眼就看得出来的,打着各种名义让你先写,然后拖延签约时间或者只给口头承诺。还有些会提出剧本创作入股的,空手套白狼。很多新人为了求一个机会,明明觉得有风险,还是会抱着侥幸心理去试一试。”

除了警惕想要不劳而获的坑蒙拐骗之徒,和甲方的创意策划会是每个编剧的必修科目。

“外行指导内行的事儿,公司里有,甲方当然也不缺。汪海林老师就说过,所有合作过的投资人当中,最怀念的还是煤老板。因为他们除了对女配角演员的人选有些要求,剩下就只负责掏钱,从来不干预创作。”

“甲方改剧本的操作,干久了都会习惯的,最坑的就是甲方内部意见不统一。”

老王说,在一次和甲方开会时,自己本来抱着必死的决心准备来一场battle,结果甲方分成三拨人自己吵了起来。

“你带入一下,我抱着极大的勇气推开了地狱之门,去面对地狱三头犬。结果三头犬就打败我之后,到底是要红烧还是清蒸,三个脑袋就互相打起来了,结果我成吃瓜群众了。”

“然后就是没形成统一意见,今天开会白跑一趟,乙方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当聊到编剧的收入时,耳边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恨不得马上就去报个培训班。

编剧的报价波动很大,和知名度及水平正相关

“新人一般很难接到院线电影的剧本写作,大多是从平台网剧开始。作为项目中的普通参与者,一集剧本的收入在1w——2w。比较成熟的编剧,作为项目的组织者一集剧本在5w左右。再往后,基本上5w一个级别,头部IP的剧价格自然就更高。”

“编剧行业不存在明显的鄙视链,但电影可定是级别最高的,然后是IP剧,再然后是网大,再往下就是视频平台的短视频和短剧那些。”

老王表示,虽然院线电影的剧本写作听起来高大上,但是收益最高的还是平台剧的剧本创作。因为院线电影的项目周期实在是太长了,而剧集一般半年左右就能够拿到全部报酬。

资深码农应养成习惯(码农转行去码字)(7)

编剧的报酬一般是分段支付的,前期、中段和尾款,具体情况要看签合同时确定的支付方式,可以说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

对于编剧行业的前景,老王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你不用担心35岁deadline这件事。编剧的成长潜力取决于个人,而不在于年龄。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收益,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很少有能够一口吃个胖子的。”

当前网文IP这个概念开始流行,网络平台更注重年轻用户,了解网文文化的新人入行,至少在创作题材上是一个友好期。

随着资本逐渐退潮,内容从溢出的状况开始慢慢沉淀,市场反而冷静了下来。越来越多主旋律的作品涌现,能够打动观众内心的作品更受青睐,一切都在慢慢回归正轨。

“感觉上,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