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独特风格(疯癫病态落魄)
对于梵高,或许除了欣赏他的经典画作,还需聆听他诉诸笔端的独白,方能真正读懂梵高。《倾听梵高》套装包括《倾听梵高》书信集(上、下册)、《梵高说画》画册及文创笔记本。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强者,是超越已有美术范式、我行我素的个人至上者,他们是历史的脊柱,一个世纪也就那么几个人。文森特·梵高,一位狂热而理性的天才画家。说他狂热是因为他激烈滚烫的作品,他的阿尔勒,他的星空,他的向日葵。文森特为燃烧而生。
人们在参观梵高沉浸式画展。
说他理性,是他的每一笔绘画都是激情的理智。他流动而理性的笔触,他很多签名是隐藏在画面中的,那么完美,甚至不可思议。他对德拉克洛瓦、米勒等艺术家作品的判断与认知,都体现出他的敏感、锐利、独到和理性。在文森特身上艺术的成熟充分表现出他内心的坚定,他像鞋匠那样耕耘他的画布。他坚信有一天全世界会学拼他那难拼的名字:Vincent Willem van Gogh(文森特·威廉·梵高)。多年前,当我阅读梵高,我说文森特不能只是观看,更需要聆听,观看太表浅了,天才的轨迹神秘而不可捉摸,只用一双眼睛是不够的。《倾听梵高》是梵高的亲笔诉说,他和弟弟提奥的通信详尽地记录了他的思考、创作与人生愿望。本书分上下两册,画册卷则让您目睹文森特笔下提及作品的完整面貌。文森特将满腔热火化为奔腾的色彩与恣意的笔触。他用“充沛”来表述他的色彩。而在世俗者的眼里他却是疯子梵高,他的创作是疯癫,他的色彩是病态。想想吧,在当时的人眼里,面对那样的文森特·梵高,他们怎么可能会有别的表述?我却要对文森特说:当你被世俗的理论和画坛所抵制的时候,伟大的“梵高”诞生了。
《罗纳河上的星夜》
梵高,这位天才,有生之年不被当时巴黎的主流艺术圈所接纳,他确实很落魄。1888年初春他南下阿尔勒,在那座小镇,在大约15个月的时间里,他完成了《星空》《罗纳河上的星夜》《阿尔勒的朗卢桥》《夜间的露天咖啡馆》等作品。梵高说:“对于我来说,夜晚看上去比白天更具有活力、更丰富、更具有色彩,晚上画画,天上有闪烁的星星,地上有迷离的灯火,那画面很美,就是安详的作品。”文森特的绘画对象是他最熟悉的景物——原野、农民、一束野花、一朵向日葵、一筐土豆、一片天空,他都付诸了极大的热情。他纯粹而丰富,他的艺术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和泥土的香气。文森特在那样压抑和苦闷的岁月,一定是借助了上帝之手,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璀璨的画面?
参观者在观赏荷兰画家梵高的自画像。
文森特在给提奥的信中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见冒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过来陪我一起走。”文森特是困顿的,然而他又是何其幸运,在“离开”之后,有成千上万个人陪着他。他已是天空中的太阳。
(作者系艺术家、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班牙康普斯顿大学教授)
《倾听梵高》
[荷兰]文森特·梵高 著 宗端华 译 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肖雅文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文中图片均来自新花色
来源:作者:杨佴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