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抱怨的理解(论忧虑者的心理关系)
生活中常见一种现象:你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也常听人苦诉:为什么倒霉的事总找上我?想起有一位叫“法与行”的问我:请问老师,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来与怕有必然联系么?来是一种客观现象,还是与主观意识有关联?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类心理现象,和一个有深度的提问。借此,来讨论忧虑者的心理关系(或叫主体的内部关系)。也可说,以论忧虑者的心理关系,来探究:为何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来是一种客观现象,还是与主观意识相关?
(1)一个人有多少种关系?
世界的存在无限无量,由万事万物组成。人呢,是有限的,由生物性和社会性构成。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主体,与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致可归纳三大类:人(主体)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每一类中又存在诸多关联的千丝万缕。
一个人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很常见之现象,像既定的原理。但这个原理如何解,以什么来说明这一奇怪原理的存在?
首先可从人与他自己的关系说起。人,作为一主体,具有双重性:主体性、客体性。主体性主要体现于创造力、控制力、主动胜任力等,客体性体现于服从性、依赖性、被动承受等;人一生,都不乏对双重性的需求。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主体性是大于客体性,他的内心便充满力量和自信。如果说,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他内部世界的外显,那么,一个阳光洒脱、宠辱不惊的人的内部,则是有序有力的关系:主体性>客体性。
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忧虑者,而不说焦虑症?原因一,焦虑症是医学心理学的诊断术语,后缀还有“患者”嫌疑,如,焦虑症患者;而忧虑,作为人的基本情绪之一,普遍存在,那么忧虑者也就是个普通称呼。原因二,忧虑和焦虑虽有共性,都是情绪焦灼不安、心怀危机的敏感和预感,但也有区别:焦虑症的焦虑,指广泛意义上的不安,没有明确的风险对象、情绪滞留于警觉和紧张;而忧虑者的忧虑,主要是对某种特定事情的不安,反应在思维上的负面琢磨、情绪滞留于抑郁和焦虑。
此文用忧虑者,是泛指非同焦虑症,既够不上焦虑症,又近乎焦虑症的一类人,也是容易感受“越怕什么,越来什么”的一类人。这类人有显著的性格特质:敏感内省,近愁远虑。很戏剧的是,他们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便处安全或优越的环境,也定会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发现危机问题,若逮住一“案子”,擅长反复琢磨,直到悬疑的心落地。关键还有,他们的琢磨思路,始终在“负面想象 负面结果 防御防守”这一条战线。通俗讲,是想多了。这全因他们的感受和思维,已跳出了真实常态的大部分,而陷在虚构的“万一”里。
由此看,忧虑者的心理关系,复杂也简单。简单是说,因匮乏主体性(即力量和自信),而单纯的感觉自我虚弱和害怕。复杂在,因心理秩序的紊乱与害怕,使他无法不想得太多,太多。
(2)内在不安的心理动力学
人的情感情绪是富饶多彩,更是人行为后面的驱动力,而每一类情感情绪,与驱动人的行为方向、甚至生活方式是正相关的。比如慈悲、豁达等情感,是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能心怀坦荡、游刃有余的动力来源;比如嫉妒、自卑、悔恨、抑郁、恐惧等情感,既可以是催人改变的建设性动力,也可能是一种行为破坏力。
内在不安,有多种情绪体验:焦虑、恐惧、担心、紧张、怀疑等等,它们分别都是一股力量。而它们驱使人的心理活动几乎一致:急所焦虑之所急,虑所担心之所虑。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本是主体的一种不安全感觉,一场内部的、幻想的恐慌,与反恐慌之战。但,为何幻想的怕,会变成现实呢?
第一,暗示的力量。由于人天生就怕各种“邪乎”、各种“不好”,所以,恐惧成为了人们寻求各种自我防御方式的最核心动力。恐惧的作用下,人们也习惯了防御性思维,或叫负面暗示。特别是忧虑者一类的人,很迷恋防御性的“居安思危”。
仔细分析,防御性思维和负面暗示,是主体内部的一项研究性工作:琢磨如何避免“不好”的发生。意外的是,越工作认真,越没消减害怕;越研究方法,方法和目标,越成为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这大概就是科学心理学的噩梦吧:最怕的就是暗示性,和自我实现的意愿;也因为你害怕这暗示性,害怕自我实现,那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提前来了。
不过,令人信服的说法应该是:忧虑者内心的唯恐“不好”,是一种反向认同的自我实现的意愿,而他内部的负面暗示,作为一种强劲的、反向的力量,无意识的把他推向了本不想的方向——“不好”的自我实现。
简单的例子是:学骑单车的人,你越不想骑歪倒下,越是骑歪倒下。
第二,潜意识恐惧的力量。我曾在“潜意识没有进入意识的部分,是否会成为命运”文章中详述了深层恐惧,跟自我实现的预言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关无意识情结,和内在抗拒力的观点,能深刻解析“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之心理动力。
无意识情结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情感、判断、决定等是在不同的意识层面里发生和进行的。也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成熟或自我的强大,是基于对自我的不断认识,即对自己的无意识自我,不断地意识化,那么,他的命运更大程度上掌握在他想要的方向中,他终将成为他自己。
反之,人对自己没有足够的清晰认识,可能会被自己的无意识欲望、情结所制约,如做出很多非理性的行为,或是一生没有多大成就,更糟的是罹患心理病。如某大二学生,成绩一流,人缘也佳,他不明白为何当了学长后却不敢讲话了,一旦上讲台发言,不是结巴,就是脑袋一片空白?不久后的他,逐渐变得寡言、恐惧社交。
无意识情结,可能成为一种内部抗拒力,对自我实施打压。荣格说,受情结控制的人,他们内心拒绝拥抱的东西,必然会跑出来拥抱自己,变成自己的命运。
又如,你越害怕失眠,越出现失眠,正是由于你把失眠,既当成引发“不好”的原因,也当成了恶果,所以你那么强烈地抗拒失眠,但,那被你抗拒的“失眠”却更兴奋。为何?因睡眠这件事,一直处于你内部的斗争状态,没法入睡啊。失眠本没那么可怕,若出现了,你对它温柔一点,不怨恼不抗争,接受它,它自会恢复它的规律。
第三,内在抗拒力,能将内在“不好”外化。如果深入理解荣格的话就是:被你内心拒绝拥抱的东西,既是你最怕的事情,同时又是你以“不断的害怕和拒绝”之诱惑,揽入心里的事情。揽入是无意识的,而可怕之物的内含,也有当事者无意识的。
以那位恐社交的大学生,来进一步说明:他内心一直害怕和拒绝的东西,是他曾经验为“不好的,出丑的弱小我”,他便一直高度敏感、压着、防着他们的出现。殊不知,他内心那些个被自己拒绝拥抱的弱小孩,委屈久了,也常冲出来耍横,比如讲错话,反把自己给吓着了,觉得自己的“不好”,已无可救药。意识层面,他知道自己害怕发言,是因过去发言时出了丑——言不由衷、表达混乱,留下了耻感的阴影,和对耻感再出现的害怕。可这份害怕,早已成了他回避交往、拒绝自我表现的无意识动力。他用拒绝,彻底防御了耻感。
凡夸大现实危机,都可能跟过往不安全经历有关,如长期处于被否定、不安全的亲子关系,或是经历过受辱等创伤性事件...最关键的,那时的不安全感受,未得以丝毫安抚,而是被迫,或硬性吞下,既没有消化,也没有转化。它成为一种被自己感觉为“自卑、懦弱、无助的小孩”等经验存在。这吞下的存在,很是痛苦,所以我们唯有把它给彻底压制、遗忘,恐慌的心才能平复。
以上,透过对心理不安的动力学分析,我们看到在忧虑者的内部,是自我怀疑和否定>自我确认与信任,也就难怪他们,容易感受“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前面提到,作为主体的人具有双重性,常态下,人的主体性>客体性,是信任自己,存在感是依附于自己的力量;客体性>主体性的人,缺失自我信任,存在感是依附于外界或别人,难以活出自己。忧虑者主体的心理关系,属于后者。
(3)来与怕有必然联系吗?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像一种内在感觉与外部状况之间的神秘关系。神秘在,怕与来之间似有怪象。有什么呢,以至于怕啥,来啥?如果把所怕之物的来到,视为后果,那么究竟是怕,招致了来的后果,还是后果不请自来?
询问本身,很令人反思:哪有不请自来的后果?人的心理现象,非同于自然界现象充满不可控。所以怕,才是一切问题中神秘的始作俑者。而在忧虑者一类人的内部,不乏始作俑者。
荣格派分析心理学家Robert D.Romanyshyn著有《受伤研究者》,其中对直觉、感受的研究,他比较了易感观察者和受伤研究者的区别。他提到易感观察者仅仅是建立起一座桥,并用它试图沟通主观和客观之间的鸿沟。易感观察者站立在桥上面。受伤研究者是一个猛子扎到桥下的河流里去,在主观性里浸泡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爬上来回到桥上,又走到客观性那边去。
换喻地理解:一个主体的内部拥有两大自我功能,其一,用易感观察者比喻,代表人的直觉 感受,是对事物的觉察功能;其二,用研究者比喻,代表人的感知 理性,是对事物的判断功能。由此,关于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人的这些心理功能,是独立存在,又相互依存。
2)每个人因成长经历不同而心理功能的强弱不一。功能弱者,易感受到与弱相关的挫败、恐惧等。相反,优秀者是四种功能相对较强,也协调,易感受到与强相关的力量、勇气等。
3)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取决他内心感受,或叫主观性。即,人对世界的看法,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射,一万个人,有一万个世界。如同那句名言:《哈姆雷特》在千个人眼里,有千个哈姆雷特。人的主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客观世界的把控。
4)建立在丰富阅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主观性,对客观事物更能客观化。或说,在某领域的研究长河中浸泡够长、够深的人,他对某领域的客观性,就是他的主观性。
因此,面对那一深刻的提问——“越怕什么,越来什么”的来,与怕有必然联系么?来是一种客观现象,还是与主观意识有关联?我们有理由这样回答:
1)来与怕之间,是一个人(忧虑者主体)内部的主客呼应:怕,是主体的主观感受和意识到危险后,唤起的紧张恐惧。来,是对怕做出的反应,类似刮来的龙卷风,既是恐惧的形式,也是恐惧的内容。
所以说,来,既是客观现象,也是与主观意识有关联的。来与怕,是主观意识的一体两面:来,是心理不安的客观现象,怕,是心理不安的主观现象。
2)由于内部的负暗示占主导,聚增的高焦虑,亦便成了敏感外部“危险”的超级嗅觉。我们都明白,人在高焦虑,或高愤怒的笼罩下,是缺失理智判断的,所谓非理性的后果,此时没办法控制。
用俗语“苍蝇不叮无缝蛋”来理解,就是:外界肯定有苍蝇,它亲近蛋的可能性和多寡,是取决蛋有无裂痕和裂痕的程度。套用在人身上,外界肯定有象征苍蝇的可怕之物,或倒霉之事,它们是否恋人,是跟主体内心的强弱有关。忧虑者的内部,疑心重,怯弱多,所以他的预感“可怕之物”仿佛总能实现,这倒不是“可怕”爱上了他,而是他内在不安的力量,爱惹上“可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