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手机是怎么走下坡路的(乐视手机真的能靠)

上线不到八个月,500万的销量,乐视生态手机首战告捷。可是光靠卖“卖生态”,乐视手机走不远。

乐视手机是怎么走下坡路的(乐视手机真的能靠)(1)

去年一年,贾跃亭一边开着发布会,一边招揽业内人才,一边拿着投资人的钱去扩大他的生态布局,市值在2015年飙至千亿。

乐视从创立开始就不走寻常路,乐视生态更是喊出了“全球唯一”的口号。乐视的生态布局如今发展的太大,俨然成了一个“帝国”。最近乐视借着自制网剧“太子妃”的热播,又开了一场发布会,又为乐视1S做了一次宣传。

然而在手机的硬件方面,乐视1S并没有什么惊人的突破,说白了,那些全球第一的噱头,只是某些功能的优化,作为千元机,他使用起来的问题还有很多。在天猫旗舰店的评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乐视1S的“差评”,这些“差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电问题:用户反映乐视1S冲电快但用的用的也快。

2.乐视引以为傲的“令人窒息的金属化一体机身”也令人诟病,后盖凸起,手感不好,做工粗糙,划痕严重之类的差评比比皆是。

3.手机的硬伤则是“信号差”。4G无法联网,打电话掉线,手机接收信号差,无线经常断。这些体验让1S的使用者很是头疼。更让人的大跌眼镜的是,乐视甚至还将测试机卖给用户。

这些硬件使用上出现的问题,乐视必须重视,如果想将手机业务做得更长更远,光靠开发布会吹“大牛”是不行的,再完美的PPT也救不了一个用两天就出问题的手机,再完备的生态服务也得有完美硬件的支持,才能得以运行。

活在乐视生态下的手机

乐视生态手机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平台 内容 终端 应用”的方式,将乐视手机成功推销给受众。冯幸提出了手机的“供给侧改革”对此,他的解释是“硬件的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说的提高供给的质量,不仅是硬件的质量,更是服务的质量,而这个服务也不止是所谓的售后服务和客户服务,而是能够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全方位需求的生态服务。”

其实,通过太子妃版手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乐视所谓的生态手机,仅仅是在围绕“内容”做文章。提供独家内容,以此吸引用户,似乎就是乐视生态手机的全部了,至于全方位的生态服务,我们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所以基本上我们可以确定了,乐视手机的生态就等于且只等于内容。

不要让体验、服务、内容成为用户的负担

手机“生态化”看似给手机增加了取胜的砝码,其实不然。在全民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有多少用户希望你去替他们选择。所谓私人定制服务,其实是一种局限,完全局限于乐视的内容资源。要知道不是每一个用户的需求,乐视都可以满足。未来的消费中坚力量,95后大军所钟爱的二次元文化,就是乐视所无法提供的。一旦用户不需要你的内容服务,这些删也删不掉,用也用不上的自带软件,多让人尴尬?

内容不一定能让你一招取胜

乐视网、乐视体育等内容将给乐视手机带来多少用户,这是件很难说的事情。靠内容去吸引用户购买手机这本身就是一步险棋。因为内容是最不容易把控的一个环节。内容是基于人的需求和审美以及情感诉求、娱乐需求所产生的,而人的变数有多大不言而喻,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我生产的内容会永远受到关注,我会一直是最优质内容的生产者。一旦内容这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平台 内容 终端 应用”这个生态就会瞬间土崩瓦解。

就算你现在有一个大热的“内容”IP,但是现在信息更迭的速度,让你根本无法去保证一个IP能火多久,受众的注意力有限,新的IP登场之后,旧的IP理所应当的就要失去热度,你的内容定制怎么可能去覆盖将来,谁可能未卜先知。你定制的内容一旦成了明日黄花,那你的定制还有什么意义?岂不是多此一举?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太子妃”给乐视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和收益,乐视甚至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造星工厂”,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理智,这一切都是一个热门IP的功劳,乐视一年推出了多部网剧,只“莫名其妙”的火了一部太子妃,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对太子妃这个IP的开发,也是在剧火了之后的全新尝试。而这些尝试,或许过于乐观,高估了太子妃的影响力。

一部剧所带来的一切收益都要基于此剧吸引了多少观众,产生多大效益得看这些用户的“死忠”程度。用户可能愿意为你掏钱买会员,但不一定愿意掏钱买手机,更不一定会去看你的大电影。至于续集,第二部永远没有第一部吸引人的影视剧魔咒怎么可能被轻易打破。

我们应该去分析太子妃火的根源,无非就是新奇的剧情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口味,多平台的宣传也起到了作用。就像当初“穿越剧”火起来一样,一个题材,一种方式火起来,那肯定马上就会有N多同样内容的东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用户的“审美疲劳”也就产生了,这时候再想故技重施吸引用户,怎么可能呢?只能再另辟蹊径,生产新内容,创建新圈子。而这需要费多大的劲儿,谁又说的准呢?

所以说用内容去支撑起一个手机生态圈,去进行手机的营销,是不切实际的,一个热门IP带动一款手机的销量,也有点天方夜谭的意思,影响用户购买手机的因素很多,但内容定制绝对不是决定因素。而乐视生态手机的战略也应该斟酌。

与其开发布会玩资本概念,不如踏踏实实琢磨硬件,卖卖性价比。之后再谈靠会员,靠增值服务,靠生态赚钱的事儿。毕竟我买手机,还是要用来打电话的。

作者:冷眼看月歌 | 来源:iDoNews专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