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穿秦岭鳌太线遇暴风雪(秦岭鳌太线为何会列为)
提到“禁区”,很多人会想到隐藏着重大秘密的地方,或者是藏着无数宝藏的地方。事实上,我国确实也有很多禁区,其中有一些禁区并不是因为隐藏着秘密,而是因为实在是太危险了,比如:秦岭禁区“鳌太线”。
秦岭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因为海拔和位置都“刚刚好”,在冬季时能够阻拦来自北方的寒潮南下,使得秦岭以南地区能够保持较高的温度;在夏季时又会阻挡暖湿气流北上,同时又不会完全将其阻拦,使得秦岭成为了我国800毫米降水线的分界线。
因为秦岭南北地区的气温、降水量、海拔高低的不同,使得秦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喜热、喜凉的动物们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因为秦岭对我国气候影响巨大,塑造了我国南北方截然不同的风貌,因此秦岭被称之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鳌太线”是一条从鳌山到太白山顶的线路,全程位于山巅之上,因此又被称之为“行走在华夏文明的龙脊之上”。
很多人误以为,秦岭山并不高,平均海拔只有3000米左右,而且鳌太线说是禁区,其实山脚下还有很多村庄和道路,一旦遇险就可以下山求助,错估了鳌太线的风险,然后贸然登山。
但实际上,鳌太线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恐怖,鳌太线又被称为“死亡线路”,所谓的死亡线路,就是每年都有人在这里死去。
据统计,2012年到2017年,短短5年时间就有46人失踪和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早就禁止非法穿越。
但鳌太线并不是封闭的景区,一些人仍旧会通过各种渠道非法进山,穿越鳌太线。
恐怖的鳌太线
鳌太线的恐怖之处在于“天气多变”,山脚下的温度和山顶上根本不是一个季节,而且山顶上的气温并不是像山脚下一样稳定,而是会“一日经历四季”,气温最低时甚至可达到零下40℃左右。
可能有些人会说,气温低就做好保暖,穿上最厚的羽绒服。但要知道的是,鳌太线不仅气温低,而且还经常发生突如其来的降雨,降雨打湿衣服之后,带走体温的能力将会大大加快,一旦没有补给或者防雨保暖的衣服,低温加上湿衣服的环境下很容易发生失温现象。
鳌太线上还有很多风口,如果不幸被困在风口之中,狂风会让人寸步难行。别说继续前行,就连下山求助都不行。
狂风还可能会撕裂斗篷,吹烂御寒的衣服,在风力作用下,人体失温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失温并不是简单地发抖、打哆嗦,失温严重时,人体会变得僵硬,难以移动,此时失温者将会失去自救能力。如果无人救援,失温者体温继续下降时,此时原本回流到内脏,保护内脏的血液将可能会流向四肢,造成“虚假燥热”的错觉,一些失温者将会在此时反常脱衣,然后死亡。
2021年国庆节,3名驴友擅闯鳌太线,其中1名驴友腿部受伤,2名同伴下山寻求救援,但寻找无果,报警之后发现已经遇难,并且遇难者旁边还有他脱下来的衣服,而反常脱衣是失温者最典型的表现。
2022年2月,95后女诗人星芽在非法穿越鳌太线时遇难,救援者找到时发现光脚只穿秋衣秋裤,符合失温特征。
失温,只是鳌太线上的其中一个难题,在山上行走时,你还可能会遇到冰雹、雷击等,尤其是在裸露石头的地方,石头光秃秃本来就非常危险,一旦踏空很容易受伤。
但在这里,也经常会出现雷击,而雷电在放电时又存在“尖端放电”,当游客行走在这里时,高大的人体就是目标明显的“引雷针”,很容易被雷电劈到,所以要不停变换位置,同时还要注意脚下不能踩空。
鳌太线还有一些路段非常陡峭,尤其是下过雨之后路面非常光滑,很容易有坠崖风险。
很多人误以为,遇到风险及时下撤就没问题,但问题是你很难下撤。因为山顶上并不是一望无际的好天气,经常会遇到大雾、雨雪、冰雹等恶劣天气,在可见度不高的情况下,下撤过程也会迷路,而且还可能有受伤的风险,一旦被困,又没有及时遇到救援就有遇难风险。
鳌太线的生态保护
鳌太线除了危险之外,还是很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比如:羚牛。然而人类非法穿越鳌太线,会打扰到羚牛的生存,让它们被迫放弃这里。
还有,鳌太线2800营地的地方,是一处海拔较低的地方,这里环境较好,植被较多,是许多驴友安营扎寨的地方。
但这里也是野生大熊猫唯一可能会通过这里扩散到南北方,与对面大熊猫进行基因交流的重要通道,这对于保护大熊猫工作而言,也极为不利。
另外,鳌太线生态环境脆弱,人类频繁活动会对这里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驴友非法穿越时,会随手扔垃圾,这些垃圾难以分解,长期留在山顶上,越积越多,又难以清理,对周围原生态环境也非常不友好。
所以,将秦岭鳌太线划为“禁地”,既是为了保护人类,也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只是仍旧有些人不遵守规则,随意穿越鳌太线,不仅给周围救援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还在无形中破坏自然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