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虎字来源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

“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属于象形字。描绘的是一只老虎的形状,身上有斑斓的花纹,上部为虎头,下部为虎身及足尾之形。

作者:高兴全

在古代文字的“虎”字形中,多是竖着写的形态,这或许与古代书写习惯有关;到了金文“虎”更加线条化、简约化,但仍可看出虎的形状;到了小篆字形整齐化;隶变后形成现在通行的隶书、楷书。许慎《说文解字》:“虎,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此处许氏将虎的足尾误视为人足。“虎”的本义即老虎,属于哺乳动物,猫科,头大而圆,前额有似“王”字纹,其性威猛,被人称为“百兽之王”。

虎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虎字来源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1)

由于虎的特性,古人将其列为“四灵兽(龙、虎、凤、龟)”之一,在传统风水学中所讲的四象,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之说,白虎即属于西方。也因此,虎常与龙相并提,在这种文化视角下,“虎”又被视为避邪之物。因虎有威猛的特性,所以也多用在军事上,如象征军人勇敢与坚强的“虎将”,秦代将军队命名为“虎贲军”,在秦时期皇帝调兵遣将的凭证称为虎符,如出土的“阳陵虎符”,虎符多是用铜或黄金做成老虎的形状。

虎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虎字来源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2)

其实在历史与传说故事中也有很多题材与虎有关。如《水浒传》中有“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因此也成为“打虎英雄”的代表。除此,还有很多与虎相关的寓言故事,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狐假虎威”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老虎的生态、生活系统也被打破。数量不断减少,同时威猛的特性也逐渐退化。

虎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虎字来源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3)

在生肖纪年法中“虎”排在“牛”后边,在干支中与“寅”对应。“寅”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像箭矢形,后又加一框状形符,西周金文演变为双手持矢的形状,后来讹变为“宀”,小篆继承此形。隶变后为现在隶书、楷书的字形。本义为箭矢。《说文解字》:“寅,髌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象宀不达,髌寅于下也”。许氏对“寅”的诠释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作的,与本义字形不符。“寅”假借为地支,在十二地支中排第三位,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在十二生肖中寅年指虎年;十二月中寅月指正月;十二时辰中寅时指凌晨三时至五时。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