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出家人如何生活的,生活中应如何对待出家人

现代的人或许接触到电视或是电影,常常这电影或是电视里边讲到,看到僧人就在那里高呼:「哎呀,那个和尚,那个尼姑。」实际上这个「称谓」是不能这样称的。你看到僧人要敬称「法师」,或是敬称「师父」,你不必管他是男众或是女众;你不必管他是比丘仍是比丘尼,你要敬称「法师」或是「师父」。假如你知道他是哪一位法师,你可以敬称他「某某法师」,这是你看到僧人不管到哪里应有的礼仪;假如你不知道他的「道号」,那你就敬称他「法师」就可以了。

佛教出家人如何生活的,生活中应如何对待出家人(1)

你们到餐厅去,假如供斋碰到僧人,或是你跟他一同用餐,像上菜的时分,你要跟餐厅的人讲,要让法师先吃,送茶水要让法师优先,这个都是咱们佛弟子应该留意到的。

你碰到僧人要懂得,像在饮食上,你就要留意到,有的僧人是没有吃蛋的,或是咱们僧人是不吃五辛的,是素食的。素食是必定的,你在供养的时分,你买东西供养法师的时分,你都要帮他留意到,看看有没有荤食、有没有五辛、有没有鸡蛋。护持僧人,护持修行人的清净心,这姿态来发心、这姿态来供养,这是咱们做一个佛弟子要去留意的。

佛教出家人如何生活的,生活中应如何对待出家人(2)

有问题请问,你就请问佛法的问题。按照以前请法,是先顶礼三拜,然后长跪;现在一般小问题的话,你便是直接合掌,向法师请问,应该这样就可以了,这都是要留意的。我比较常看到的就像是在「称谓」上,还有你自己跟僧人出去,自己的威仪要留意,

像到寺院去,遇到僧人等等的,假如这个僧人在用功,你不要一直跟他打招呼,他有时有看到,有时没看到,那无所谓。有些人到寺院去,看到僧人,跟法师合掌,有的法师不会理你,那个是好的寺院,真修行的寺院。你去,不是他的执事,他不会理你,你不要觉得这个僧人怎样这么高傲,不是的。他在念佛、他在修行;你走过来,他没看到是对的,由于他没有专注在你那儿,没有散乱,他在用功。所以你看到你就合掌,人家没有理你,那没有关系,你的恭顺心到了这样就可以。

佛教出家人如何生活的,生活中应如何对待出家人(3)

咱们会有许多的机会接触到僧人,你到素食餐厅、在路上看到僧人化斋,你没有供养他,你可以跟他合个掌、念佛,你不要在那里说闲话:哎呀,这是不是假和尚等等的。你不必去讲这种诬蔑的话,或是讥讽的话,这个是不应该的;这是对僧人、对人很不尊重的话,也显现你自己很没品。人跟人之间要有礼貌,这是我今日要跟咱们说的,便是你看到僧人,不管男众女众你便是恭顺,你可以称号他法师,或是某某师父、某某法师,这个都可以,这个称号是很如法的。

这三宝形象,你要知道这个人就算再没有修,他这三宝形象在,你供养三宝仍是有福的。就像玄奘大师,当时唐太宗问玄奘大师说:「一个沙弥,或是一个僧人,他有没有修行,他受供养,咱们能得福吗?」玄奘大师就通知他说:「你要祈雨,你去祈求这个泥塑的龙,这个龙难道是真龙,那你为什么祈雨要去向这个形象祈求。所以说泥龙虽不能降雨,求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这是玄奘大师告知唐太宗的,唐太宗他就懂了,他说他知道了,今后对僧人他就懂得要恭顺,否则唐太宗他们学佛,有的刚开始学得不是很深化,武则天比较深化。你看武则天对《华严经》,对《大乘入楞伽经》,关于大乘经典学得很深化,并且她常请高僧大德到皇宫里讲经说法,她要听经要礼请,乃至她的皇宫里边就有寺院。所以古代皇帝的福报确实很大,她懂得恭顺三宝,她自己也学,她是真实深化。所以关于僧人的恭顺礼仪,必定要做到。

佛教出家人如何生活的,生活中应如何对待出家人(4)

一个佛弟子要留意到的,包含你自己的言行举止,还有你的穿著;关于法师的称谓,还有一些先后进退的礼貌,希望咱们可以留意到。 希望咱们关于僧人可以懂得礼貌,不要随意跟僧人恶作剧;不明白得佛门的礼仪,那你自己修不到福,还败坏了释教的形象。你要知道僧人假如随顺你,这也是他不如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