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理差异有哪些(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生理基础)

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但是女性在脏器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这些与男性的不同点便构成了女性的生理特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女性生理差异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女性生理差异有哪些(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生理基础)

女性生理差异有哪些

女性的生理特点

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但是女性在脏器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这些与男性的不同点便构成了女性的生理特点。

女性的经、孕、产、乳等特殊功能,主要是脏腑、经络、气血乃至天癸的化生功能作用于胞宫的表现。研究妇女的生理特点,找出其活动规律,必须了解脏腑、经络、气血、天癸与胞宫的内在联系及其在女性生理中的特殊作用。按照中医学的理论,胞宫是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气血是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经络是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通路。因此,研究妇女的生理特点,必须以脏腑、经络为基础,深入了解脏腑、经络、气血、天癸与胞宫的整体关系,尤其要着重了解肾、肝、脾胃和冲、任二脉在妇女生理上的作用。这样才能系统阐述中医妇科的月经、带下、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理论。

女性的生理基础

一、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

胞宫是体现妇女生理特点的重要器官,它与脏腑有密切的经络联系和功能联系。冲、任、督、带四脉属“奇经”,胞宫为“奇恒之府”,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会,冲、任、督、带又上连十二经脉,因此胞宫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有关,从而使冲、任、督、带四脉在妇女生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奇经”不同于十二正经,别道奇行,无表里配属,不与五脏六腑直接联通。从中医学经典理论中可以总结出冲、任、督、带四脉有四个共同特点。

二、脏腑与胞宫

人体的卫、气、营、血、津、液、精、神都是脏腑所化生的,脏腑的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胞宫的行经、胎孕的生理功能是由脏腑的滋养实现的。这里通过对脏腑功能和经脉的论述阐明脏腑功能是如何作用于胞宫的。

(一)肾与胞宫

1.经络上的联系肾与胞宫有一条直通的经络联系,即《素问·奇病论》说的“胞络者,系于肾”。又肾脉与任脉交会于“关元”,与冲脉下行支相并而行,与督脉同是“贯脊属肾”,所以肾脉又通过冲、任、督三脉与胞宫相联系。

2。功能上的联系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而且精又为化血之源,直接为胞宫酌行经、胎孕提供物质基础。肾主生殖,而胞宫的全部功能就是生殖功能,由此可见肾与胞宫功能是一致的。

因此,肾与胞宫两者之间由于有密切的经络联系和功能上的一致性,所以关系最为密切。女子发育到一定时期后,肾气旺盛,肾中真阴——天癸承由先天,而逐渐生化、充实,才促成胞宫有经、孕、产、育的生理功能。

(二)肝与胞宫

1.经络上的联系肝脉与任脉交会于“曲骨”,又与督脉交会于“百会”,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可见肝脉通过冲、任、督三脉与胞宫相联系。

2.功能上的联系肝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主疏泄而司血海,而胞宫行经和胎孕的生理功能,恰是以血为用的,因此,肝对胞宫的生理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脾与胞宫

1.经络上的联系脾脉与任脉交会于“中极”,又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可见脾脉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相联系。

2.功能上的联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内养五脏,外濡肌肤,是维护人体后天生命的根本。同时脾司中气,其气主升,对血液有收摄、控制的作用,就是后世医家所说的“统血”、“摄血”。脾司中气的主要功能在于“生血”和“统血”,而胞宫的经、孕、产、育都是以血为用的,因此,脾所生、所统之血,直接为胞宫的行经、胎孕提供物质基础。

(四)胃与胞宫

1.经络上的联系胃脉与任脉交会于“承浆”,与冲脉交会于“气冲”,可见胃脉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相联系。

2.功能上的联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多气多血之腑,所化生的气血为胞宫之经、孕所必需,因此,胃中的谷气盛,则冲脉、任脉气血充盛,与脾一样为胞宫的功能提供物质基础。

(五)心与胞宫

1.经络上的联系心与胞宫有一条直通的经络联系,即《素问·评热病论》所说:“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又《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上贯心人喉,”可见心又通过督脉与胞宫相联系。

2.功能上的联系心主神明和血脉,统辖一身上下,因此,胞宫的行经、胎孕的功能正常与否,和心的功能有直接关系。

(六)肺与胞宫

1.经络上的联系《灵枢·营气》说:“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人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人脐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可见肺与督、任脉是相通的,并藉督、任二脉与胞宫相联系。

2.功能上的联系肺主一身之气,有“朝百脉”和“通调水道”而输布精微的作用,机体内的精、血、津、液皆赖肺气运行,因此,胞宫所需的一切精微物质,是由肺气转输和调节的。

上述说明了脏腑与胞宫有密切的经络联系和功能联系,胞宫的生理功能是脏腑功能作用的结果。

三、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

天癸,作为中医学术语,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天癸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使其在中医妇产科学的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天癸的生理基础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天癸逐渐成熟。根据《内经》的记载,男女都有天癸。《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七八……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说明天癸不仅是男女皆有,并直接参与男女的生殖生理活动。同时在天癸“至”与。竭”的过程中,人体发生了生、长、壮、老的变化。因此,可以认为天癸是一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在诸医家论述中,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说:“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明·张景岳《类经》说:“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此先圣命名之精而诸贤所未察者。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旺),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精气溢泻,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这里进一步说明了天癸即先天之精。又《内经》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肾中之天癸也受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对天癸属阴精的物质性来说,.可以理解为“元阴”;对天癸的功能上的动力作用,可以理解为“元气”,明确了天癸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

(二)天癸的生理作用对女性来说,天癸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冲任、胞宫的作用方面。“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则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和孕育胎儿的重要物质,即在天癸“至”与“竭”的生命过程中,天癸始终存在,并对冲任、胞宫起作用。因此天癸通达于冲、任经脉,不仅促使胞宫生理功能出现,而且是维持胞宫行经、胎孕正常的物质。

综上所述,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天癸逐渐成熟,在妇女生理活动中,始终对冲任、胞宫起作用。

四、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

气血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经、孕、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二者之间也是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女科经纶)说:“血乃气之配,其升降、寒热、虚实,一从乎气。”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圣济总录)说:“血为荣,气为卫……内之五脏六腑,外之百骸九窍,莫不假此而致养。矧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在上为乳饮,在下为月事。”月经为气血所化,妊娠需气血养胎,分娩靠血濡气推,产后则气血上化为乳汁以营养婴儿。气血由脏腑化生,通过冲、任、督、带、胞络、胞脉运达胞宫,在天癸的作用下,为胞宫的行经、胎孕、产育及上化乳汁提供基本物质,完成胞宫的特殊生理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