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轴增长0.2毫米近视增加多少度(怎样才算近视防控效果好)
■ 文|赵小刀
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如何评价近视防控的效果
建立近视屈光档案,不仅可以提前发现孩子的近视倾向,还能监测、评估近视防控的效果。因为近视防控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办法,每一种方法都有效果好的人群,也有无效的人群,所以只有长期进行效果监测,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方法,根据定期的眼轴监测,及时调整策略,指导近视攻防战下一阶段的“新打法”。
一个孩子的近视防控效果
防控效果的监测,最核心的指标就是眼轴,特别是在孩子近视的进展期,我们可以根据每3个月的眼轴增速,决定是否要调整防控方案。
控制效果好不好,有相对和绝对两个概念。相对就是跟自己之前比,绝对就是跟正常孩子比。例如有的孩子进行综合防控之前,眼轴月均增长0.04mm,使用后增长0.02mm,这就是相对效果好。有的孩子采用防控手段之后,实现了零增长甚至眼轴缩短,这就是绝对效果好。
对于8岁及以上的孩子,眼轴的增速<0.01/月,与眼球上下径的增长同步,晶状体来得及代偿,是不会增加近视度数的,我们称之为生理性增长,眼轴增长0.02mm/月,也算控制的不错,每年大概只会增加25度近视,我们可以继续坚持前期的防控方法。如果达到0.04mm/月或者更多,那就算是控制的不好了,这样涨一年得涨出75~100度近视,我们就得赶紧调整策略、改变方法了,一切要以控制住孩子的眼轴为标准。对于年幼的孩子,因为生理性增长也相对较旺盛,允许的眼轴增速可以适当放宽。
我们临床中使用3L法综合防控手段,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效果特别好的孩子,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如上图那般“幸运”。但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有所受益,先跟自己比,再跟正常比,把眼轴增速严格控制住之后,我们就能用时间换空间,努力降低孩子的近视度数。
裸眼视力也是家长特别关心的指标,在使用哺光仪、雾视、局部微刺激一类的方法进行近视防控时,通常我们可以期待裸眼视力的进步。如果裸眼视力下降,通常也是防控效果不佳的信号,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新的干预措施,才能保护好孩子的视力。
在近视防控的过程中,有些家长会有这样的苦恼:为什么同样的方法,别人家的孩子近视防控效果总是要好一些,而自己家的效果却不明显呢?难道自己做的都是“无用功”吗?
其实,家长也不必盲目否定自己和孩子的努力,毕竟近视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临床上虽然证实了一些近视防控手段是“有效的”,但这种有效针对的是大样本的统计结果,每个孩子的敏感度却可能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很多研究表明,达到一定强度的红光治疗的有效率在90%以上,100个孩子中有90个孩子因为这种方法受益,近视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那我们就会称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可对于剩下的10个无效的孩子,的确就是不敏感,控制效果不佳,这种个体差异是存在的,但不代表这种方法没有价值。
造成“不适合”的原因有很多,近视防控的手段是给孩子“加分”的,而每个孩子的”扣分”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用眼习惯不好,歪头写字,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一样的防控措施,效果却比不上别人,或者自己的两只眼睛效果都不一样;另外还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爸爸妈妈都是近视眼,甚至是高度近视,孩子的效果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有时候家长和孩子已经很努力了,近视增长速度还是会比正常的孩子要快一些,也不必灰心,只要比自己以往的速度有所减缓,也是很大的收获。
总之,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在评估近视防控的效果时,没有必要动不动就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横比,可以多进行纵比,将孩子这一阶段的防控效果和上一阶段进行对比,这样也能看出措施是不是真的有效,是不是需要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