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用安全的36v电压 36V安全电压就一定安全吗
电气从业者都知道这么一个数字 —— 36,它代表了我们所知的安全电压。从业这么多年,说这个数字深入人心也绝不为过。
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原因如下: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100mA。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而且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
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得出了,这种情况下人体的最大电阻,在经过反推得出了人体安全电压数值。这个数值刚好就是36V。这就是人体安全电压36V的来源。
可是安全电压并非绝对安全,也有发生36V等电压下触电死亡的事故。这是因为人体电阻因人而异,并受环境条件等影响。如果操作现场狭窄、潮湿或人在金属容器、矿井、管道内工作,触电后难于摆脱带电体,即使使用36V安全电压,仍有触电致死的可能性。
因此,使用安全电压时也应视环境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安全电压。对于人体而言,电流才是更关键的参数。高电压不一定会杀掉你,但是强电流一定会杀掉你,那为什么不直接写安全电流呢?因为电网的标准里只有电压才是恒定不变的,在额定电压下,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人体电阻的大小是影响触电后人体受到伤害程度的重要物理因素。人体电阻由(体内电阻 )和(皮肤)组成,体内电阻基本稳定,约为500Ω。接触电压为220V时,人体电阻的平均值为1900Ω;接触电压为380V时,人体电阻降为1200Ω。经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确定,人体电阻的平均值一般为2000Ω左右,而在计算和分析时,通常取下限值1700Ω。由于人体电阻较大,低电压一定不会在人体产生强电流。所以低电压一定是安全的,通常12V电压为绝对安全电压。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