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文化属于四川还是重庆 四川历史上的袍哥很出名

确切来说,袍哥“很出名”的时间是清末民初和抗战期间。当清廷逊位、民国肇始,四川袍哥以功臣自居,张扬江湖。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战军兴,1937年9月3日,四川省各界民众在成都少城公园举行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众所周知,川军队伍中“嗨”袍哥的官兵占了大部分。那时的袍哥人家,面对强敌入侵,没有“拉稀摆带”。

摘录几条大会上的标语:

1.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2.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奋勇杀敌!

3.全川民众誓为出川抗敌将士后盾!(《成都文史资料选辑》)

……

袍哥文化属于四川还是重庆 四川历史上的袍哥很出名(1)

川军中的袍哥人家

86年前的这一幕,仿佛就在眼前,这瞬间的回眸,令川人眼眶湿润:“再回首,背影已远走……”

不错,四川袍哥绝大多数是男人,但是,还是有女袍哥。

清宣统三年的四川保路运动风起云涌时,面对乱局,由大清川边大臣赵尔丰奉旨回成都接手督理川事。

不可否认,赵尔丰成功治边的诀窍就是“砍脑壳、打板子”,治理一团乱麻的川事,他依然迷信武力,悍然向聚集总督衙门请愿的市民开枪,造成严重的伤亡事件,当即震惊全国。

不睬祸事的成都市民在木板写上求援的文字,将木板甩到府南河,木板顺流而下,处于九河下梢的下五县及川中各地,在当地袍哥舵把子的组织下,蜂涌而至扑向成都。

成都市第一峰应该是西岭雪山,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说的就是大邑县。一座雪山,本不出名,历史上有两件事却使它名扬海内外。一件事是杜甫的诗使它因人而名,另一件事情就是辛亥革命前夕,成都府的保路运动撩拨着四川各地袍哥的神经,大邑县城北鹤鸣乡杜家碥八十一岁高龄的王杜氏以“玉成公”舵把子的身份,率领公堂名下的男女袍哥百多人组成同志军,併肩子灌进大邑县,与清军激战。王杜氏(王三娘)一战成名,当地百姓尊为“辛亥英雄”。

袍哥文化属于四川还是重庆 四川历史上的袍哥很出名(2)

谁说女子不如男

地处川南,与云南相邻的屏山县是南方茶马古道必经之地。

在清末民初时期,这里山高皇帝远,而且是资格的穷山僻壤,所以这里出强人,出浑水袍哥,也出了一位女袍哥,如果她的哥哥不赶这趟浑水,不去犍为、峨边嗨浑水袍哥,那么,他不会被当地官府的“水涨了” (案发)后”栽了” (落马)。

失去哥哥后,这位名为“时三妹”的妹妹立志报仇,被哥哥手下的拜兄拜弟拥立为袍哥大姐,啸傲江湖,后参加辛亥起义。

介于成都与邛崃之间,新津县解放前还是比较闭塞,但是出了一个女汉子苏二娘(亦称大脚板苏二嫂)。她的故事是大邑县和屏山县二位女袍哥的翻版。

袍哥文化属于四川还是重庆 四川历史上的袍哥很出名(3)

四川袍哥众生相

她的丈夫在夹江拖棚子、立山头,浑水袍哥的命运大多没有好下场,可能死于仇家之手。

苏二娘巾帼不让须眉,丈夫手下千余兄弟伙一致拥载她为舵把子,苏二娘去掉金钗布裙,头緾几尺长的粗白布头帕,黑布绑腿,脚蹬丝耳子草鞋,鞋尖一朵大红绒花,背插乡场红炉打的大刀,腰别一把“独一响”的“啄啄”火药枪,和大邑、屏山的二位女袍哥一样,参加了保路同志军新津保卫战。

杜黄与秋瑾同住一巷,乃是闺蜜,俩人指点江山,愤激时局,但杜黄极擅饮酒,每当酒酣耳热之际,免不了舞剑高歌。

杜黄三姐妹均在京师参加了会党,在天津法租界集合数十女党人,设立暗杀部,谋刺清室要人。

民国三年(1915)四月后长住成都,联合吴庆、孙泽沛、张尊在成都响应护国起义,与熊克武诸军全力逐陈(陈宦)。

杜黄应该是四川知识界的著名女袍哥。

袍哥文化属于四川还是重庆 四川历史上的袍哥很出名(4)

民国时期的女袍哥

解放前的川人都爱说一句话:“弄烂就弄烂,弄烂到灌县(现都江堰市)。”

灌县其实也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终南山隐士乐园。

而且灌县当年就有一位鼎鼎大名的袍哥舵把子刁青云。

他的屋头人叫刁李成秀,也是当地大袍哥,她的名气与刁青云堪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崇庆县在解放前历来就是袍哥、土匪滋生地,令人窒息的是城南郊的女袍哥们居然也有自己的组织,叫什么“妇女联合会”,实际上就是袍哥组织。

天全县在解放前仅有一条背山临水的狭长街道,但是,该县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孙三嫂,她操着半生不熟的川话大声指挥手下几十个“兄弟伙”用锅烟灰抹脸操傢伙抢人。

袍哥文化属于四川还是重庆 四川历史上的袍哥很出名(5)

川西坝子旧时的赶场天

最后说一个天棒四川女袍姐作为结束:

从雅安向西而行,几十里路程到荥经县,这个地方的特产是砂罐和红油鸡片。

解放前荥经县更出名的是一个叫“包三嫂”的袍哥大妈,在1946年轰动全国的“雅属事变”时,包三嫂一声怱哨,坐在二人抬滑杆上指挥袍哥队伍灌进了天全县城,县长张孟滔逃往碛尧(夹金山下),包三嫂甩手就是一个二十响连发,趁子弹飞一会儿的功夫,包三嫂打开监狱放空全部囚犯。

结束语

民国时期的女袍哥,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是一个畸形产物。她们的危害并不亚于自称“光棍”的袍哥舵爷,新中国一成立,在人民政府的动员命令之后,她们也纷纷向有关部门进行了登记,坦白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以期获得人民政府的宽大处理,女袍哥,永远成为历史的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