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往往越不当意的子女越孝顺 国学大家做到五不怨

文|文儿

前段时间我去隔壁大学听了一场讲座,内容是有关国学文化的,授课的是一名国学领域的“大家”(指有地位的人),讲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众所周知,我国从两宋开始便以“仁孝治天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比我们更重视孝的重要性。在隔壁日本还背着老母亲扔进深山自生自灭时,我国就开始主张饿死孩子也要赡养父母了,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众对“孝”的看重。

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对我国的传统美德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孝道文化”和“家文化”。讲座中,国学大家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孝顺一事上习惯滥竽充数,不如过去做得好,甚至连最基本的“五不怨”都做不到。

为什么往往越不当意的子女越孝顺 国学大家做到五不怨(1)

今天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起码要做到“五不怨”的子女,才有资格说自己孝顺。当然,即使现在做不到也没关系,起码先牢记于心,以后别再让老一辈寒心了。

什么是国学文化中的“五不怨”?

不怨父母无能

网络上有戏言,现在是一个拼爹妈的社会,这话虽然现实,却会引导部分年轻人把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转移到父母的无能身上。似乎只要父母生了自己,就要理所应当承担我们一生的苦与乐,却不知道任何人的幸福都只能靠自己。

为什么往往越不当意的子女越孝顺 国学大家做到五不怨(2)

不怨父母多忧思

想必很多年轻人都抱怨过父母太喜欢杞人忧天,尤其是在事关子女的时候,大多会“想当然”。但我们不知道的是,父母的一切忧思都源于对子女的担心。因此,国学教授认为,年轻人与其抱怨父母为什么不理解自己,不如反思下自己为何不能让父母安心。

不怨父母忉怛

现实中,我最常听到的就是嫌弃父母太喜欢唠叨,可事实上,父母的唠叨是无奈。因为不了解子女最新的生活,只能把过去的一些事和道理反复诉说,与其埋怨,倒不如跟父母好好谈谈心、聊聊天,带对方走进自己最新的生活。

何况父母之所以唠叨还是因为不放心,年轻人该做的是体谅和沟通,而非埋怨。

为什么往往越不当意的子女越孝顺 国学大家做到五不怨(3)

不怨父母迟缓、不怨父母病痛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久病床前无孝子,大多数年轻人都丧失了老一辈吃苦耐劳的本事,在父母生病太久的时候,就会摆脸色给父母看,这种其实就是大不孝。

说难听一点,假如你家孩子生病了,你会这个态度吗?

当父母老去,他们就成了我们的孩子,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又谈何孝义呢?人人都有老去迟缓的时候,行动不便,年轻人要做的是把老一辈当成孩子,毕竟我们不也是从牙牙学语开始成长的吗?

最后,以上“五不怨”,大家是否做到了呢?别让父母心寒,毕竟他们那一代人为我们奉献了大半辈子。

----------------------

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性格发展、家庭教育、双商开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