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

一、地球的温度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温度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由于昼夜的温差,我们要随时加减穿衣;根据春夏秋冬的循环;我们要安排农耕和渔牧;…。

下面是一些有趣的知识:

01

为什么冬冷夏热

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图1)。不过,地球的南北极不是垂直于太阳的,而是有一个23°的倾角。这就造成了在北半球夏天白昼长,而且太阳直照,强度高,所以就热了;冬天白昼短,太阳斜照,强度变弱,所以就冷了。在南半球正好相反。还要提到的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夏天时离太阳远些,最远时是152,500,000千米(km);冬天时离太阳近些,最近时是147,500,000千米(km);两者相差3.3%。但这个影响远不如昼夜长短和太阳照射角度的影响。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1)

图1,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示意图

02

“高处不胜寒”,为什么越高的地方越冷

这是因为地球覆盖着大气层,在低处空气密集,空气中的分子互相碰撞,因此产生热量。在高处空气稀薄,空气中的分子也少了许多,碰撞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因此就冷了。如图2所示,海平面的高度为0,气压为1个大气压(atm)(1 atm = 1,013.25 millibar(毫巴,mb)= 1,013.25 kgf/cm²(千克力/平方厘米)),即每平方厘米的压力为近1000千克。上了5500米的高山,压力就只剩下一半了,空气的密度也少了一半(所以会难以呼吸)。上了珠穆朗玛峰(Mt. Everest)更是只剩下40%左右。诚然,高山离太阳较近,但那几千米比起地球到太阳1亿5千万千米的距离实在是微不足道。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2)

图2,高度与气压

03

最冷和最热的地方

讲到地球上最冷和最热的地方,读者自然想到两极与赤道。据记录,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东部的一个山岗,曾录得-93.2℃的温度。最热的地方却不在赤道上。这是因为赤道附近有大洋环绕,雨水带来了清凉。世界上有好几个地方都可以叫做最热的地方,其中包括中国的火焰山、美国的死亡谷(Death Valley)、埃塞俄比亚的达洛尔(Dallol)、伊朗的卢特沙漠(Lut Desert)等等。这些地方的温度经常会达到50℃以上。

04

地球历史上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世界各地的温度不同,要追溯一个地方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当地老树的年轮(有些热带的树木没有年轮)。年轮记录着树木每年生长的状况(图3)。在阳光雨水充沛、温度适宜的年度,树龄环就会长得粗大些。反之就会小些。许多树木可以生长1千多年,期间发生的气候变化、火灾、霜冻等都记录在年轮之中。另外还可以看冰芯(图4)。生活在北方的人也许知道雪的特点:一是温度越高雪的密度越大,这是因为温度高时雪中含水量高,水的比重比雪大;二是刚下来的雪松软,化了以后再结冰就会变硬。在积雪终年不化的冰河中,冰雪年复一年的堆积,留下一个准确的温度记录。此外,积雪会把随雪而来的尘埃、二氧化碳等杂质封存其中,从而记录下火山爆发、二氧化碳含量等等重要信息。科学家们在冰河中钻一个洞,取出冰芯,一段一段地量测分析,就可以追溯出历史的气候。2017年,科学家们在南极东部钻了一个4千多米的深洞,取出的冰芯可以追溯到230万年前的气候。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3)

图3,树木的年轮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4)

图4,冰河中取出的冰芯

05

冰川期

冰川期这个概念最先是瑞士裔美国科学家路易斯·阿加西(Louis Agassiz,1807—1873)提出来的。他注意到他家乡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有冰川的遗迹。而这些冰川遗迹附近都是富饶的牧场和农地。据此,他推论地球的某个时期一定是十分寒冷,他把这个时期叫做冰川期(Glacial period)。1848年他到美国讲学获得很大的成功,因此受聘于哈佛大学。他在哈佛大学工作了25年,为大学建立了科学院。是什么导致了冰川期呢?地球上除了太阳,没有任何能源能使地球的温度升高1℃。塞尔维亚科学家米兰柯维奇(Milutin Milankovitch,1879—1958)提出了米兰柯维奇周期(Milankovitch cycle)理论。这个周期由三部分组成(图5):

  •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的偏心(eccentricity)周期,这个周期为期100,000年;
  • 地球倾角的变化(Tilt)周期,这个周期为期41,000年;
  • 地球倾角的旋转(Precession)周期,这个周期为期25,000年

这些周期的组合使得地球接收到的阳光时多时少,少的时候就是冰川期。图6是米兰柯维奇周期与格陵兰Vostok冰芯记录的温度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具有相关性。另外,目前我们是处在阳光较少的期间,但地球温度不减。这就是气候暖化了。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5)

图5,米兰柯维奇周期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6)

图6,米兰柯维奇周期(蓝色曲线)与格陵兰冰芯温度记录(红色曲线)的比较

实际上影响气候暖化的因素很多。米兰柯维奇周期只是其中之一。如图7所示,重要的因素还包括:

  • 太阳的影响(如太阳的黑子);
  • 海洋的影响(如洋流、水位、组分、冰、风等等);
  • 陆地的影响(如森林、植被、生态系统、冰川、冻土等等);
  • 大气的影响(如温室气体、云、雨等等);
  • 人类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化石能源等等)
  • 其他影响(如火山)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7)

图7,地球温度的影响因素

讲了地球的温度,我们再来看看人体的温度。

二、人体的温度

不管是居住在北极的因纽特(Inuit)人还是居住在赤道雨林中的俾格米(Pygmoid)人,不管是股票交易所的经纪还是高原上的牧人,不管是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1个月的宝宝、18岁的运动员还是100岁的老人,人的体温都是37.2℃左右

实际上人体各个部位的体温有所不同:舌下温度最接近体内温度,为37.2℃,直肠温度为36.5~37.7℃,腋下温度为36.0℃~37.0℃,肝脏最高,约为38 ℃。血液的温度代表了体内温度,与舌下温度基本一致。此外,在一天当中,人体的体温也会有变化。如图1所示,早上(7am)起来体温逐渐升高,到了晚上(7pm)开始逐渐降低。另外在一个月中,有月经的女人体温也会有周期性的变化。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8)

图1,在一天中身体温度的变化

人体是恒温的。如果体温的变化超过了2%(0.744 ℃),人就会觉得不舒服。如果体温变化超过了5%(1.86 ℃),那就要到医院去就诊了。

为了保证体温的恒定。人类有一套反馈控制的方法(图2)。人类大脑中的下丘脑负责设定和调节体温。当人的行为变化或环境温度变化导致体温改变时,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就会进行调控制。如果温度变冷,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汗腺停止分泌,汗毛竖起保温。如果温度变热,皮肤中的毛细血管膨胀加速散热,同时汗腺分泌汗液,通过汗液蒸发散热。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9)

图2,人体体温的自动控制

如果依靠人体自身的反馈控制还不足以保证恒温,人类就需要用其他的方法来御寒或散热。御寒的方法是穿衣服保暖,或生火取暖。保暖的衣料很多,棉、皮毛、羽绒、蚕丝、还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纤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有大量的孔穴而储存空气,空气的导热效果很差,所以这些衣料能把身体散发出来的热量“锁”起来,因此能够保暖。

生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化的关键一步。早在80万年前人类的远祖就学会了生火(人类的祖先智人是在25万年左右前才出现的)。今天我们有多种“生火”取暖的方法,例如暖水、暖气、电热、热泵等等。如果穿衣保暖和生火取暖还不够,那么人就会打冷颤。冷颤是用振动肌肉的方法来发热。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随之而来的是疲惫甚至休克。休克实际上是暂停了身体的其他功能,只维持基本的心跳和呼吸。此时已经危及生命了。

人散热的方法是吹风和出汗。古人们在两千多年前就会用扇子了促进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不过,热只能从高温处流向低温处。所以当环境温度比体温要高时,扇扇子就不能降温了。为了散热人会出汗,通过汗水的蒸发散热。许多大型哺乳类动物都会出汗。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毛发,只留下一身裸露的皮肤。在皮肤下面有大约2百万个汗腺。当体温过高时,汗腺能够分泌汗液,通过汗液的蒸发散热。汗水含有盐分,大量出汗时会导致盐分的丢失。所以运动饮料都会含有适量的钠,钾等元素,使丢失的盐分能够很快地得到补充。

首先科学地研究蒸发散热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图3)。1758年他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只温度计浸泡在乙醚里,然后用风箱对着吹气。他观察到温度计的读数一直在下降,直到结了一层霜。他认识到乙醚是一种比酒更容易蒸发的液体(乙醚的沸点为34.5 ℃,酒精(乙醇)的沸点为78.3 ℃)。他说如果我们把乙醚涂在身上,即便是在烈日当空的沙漠也会冻死。他还说东方人早就知道把酒涂在身上可以很快地降温,西方科学家们近年来才知道蒸发可以散热的原理。他举了个例子:农民们在烈日下耕作,只要不断出汗就可以抵受炎热。但如果不能出汗,他们就会中暑倒下。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10)

图3,本杰明·富兰克林

我们都听说过富兰克林的名字,他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外交家、政治家。

富兰克林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铁匠,因逃避宗教迫害从英国移民到了美国。富兰克林是家中第15个孩子。小时候他只念了两年书就不得不回到家中做蜡烛。接着又跟着哥哥学印刷。但不管做什么,他总是坚持读书,一生不懈。1723年他离开家乡波士顿到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简称宾州)的费城(Philadelphia)自立门户。1727年他和几位朋友在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简称宾州)的费城(Philadelphia)建立了一个读书会,几年后这个读书会发展成了学校,不久学校改名为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UPen),他担任学校的董事会会长达40年之久,是这所常青藤名校的创始人。1730年,他创办了《宾夕法尼亚报》,1731年又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图书馆,即今天的费城图书馆。

1736年富兰克林当选为宾州的议会秘书长。后来又任邮政局长。他担任公职期间创办了医院、消防队、警察局,修桥筑路,为宾州做了许多贡献。1766年,他代表宾州人民到伦敦向英王请愿,要求得到更多的自主权。适逢《印花税法案》风波。他在英国下议院进行了四个小时的答辩,终于说服下议院废除了这个法案。但不久英国政府又颁布了更为苛刻的法令。1775年,富兰克林回到了美国,此时美国独立战争已经开始。他积极投身其中,担任宾州治安委员会委员。1776年他被选为起草《独立宣言》的成员。宣言中有他的手笔:“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在《独立宣言》通过的当天,他以70岁的高龄远渡重洋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当时美国还在襁褓之中,富兰克林只是一位没有被正式任命的外交使节,代表一个尚未被承认的国家。但是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声望成功地说服了法国支持美国独立。1783年富兰克林等三人代表美国与英国签订了《巴黎合约》,确立了美国的建立。1785年,富兰克林回到美国,接着被选为宾州州长。同年他还参加了美国宪法的起草。1790年,富兰克林在家中安然逝世。费城全城为之悼念了一个月。

富兰克林是位实干在科学家。他在许多学科中都有建树,例如:

●电学:1752年6月的一天,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起做了那个著名的风筝实验(图4)。他们用两根杉木条撑开一块丝绸做成风筝,上面接着一根铁棒。风筝线的尾部绑着一根铜制的钥匙,钥匙上有一根导线连接着一个莱顿瓶(最早的电容储电装置)。两人在雷雨之中把风筝放上天。雷电没有直接击中风筝,但是雷雨云中的电荷却为铜钥匙充了电。当富兰克林用手触摸铜钥匙的时候,触电的感觉让他大叫起来。这个实验证明了用琥珀摩擦丝绸产生的电与天上的雷电是一样的。基于这个实验富兰克林定义了一系列电学的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接着他还发明了避雷针,并因此赢得了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的荣誉。

●热力学:除了上述的散热实验外,富兰克林还发明了一个生火容易、燃烧效率高的“富兰克林炉”。他还首先注意到深色的衣服吸收阳光的能力强,冬天穿保温效果好;浅色的衣服反射阳光的能力强,夏天穿更凉快。

●光学:富兰克林发明了双光眼镜,既适用于近视,又适用于远视。

●气象学:富兰克林首先研究了洋流、极光和暴风雨的路径。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11)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12)

图4,富兰克林的风筝和风筝实验

读者也许会问,为什么人体的体内温度会是37.2 ℃?实际上大部分温血动物的体温都差不多。如图5所示,鲸鱼的体温最低,35 ℃。熊猫是36.2 ℃,猫是37.4 ℃,蝙蝠最高,活动时体温可达42.5 ℃。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低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高些,这是数千万年来进化的结果。人类的远祖来自2百万年前非洲的几个地区。考古学发现当时那些地区的平均温度约为21 ℃。他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期间所产生热量的速率与身体散热的速率在体温为37.2 ℃左右时正好平衡。所以人体的体温就定格在了37.2 ℃。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13)

图5,各种动物的体温

人生病时经常会发烧。人体体温每升高1 ℃,消耗的氧气就要增加7%。所以生病时总会觉得很累。当体温超过42℃时,身体就会颤抖、痉挛、谵妄,十分危险。引起发烧的致热源有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例如细菌就是一种外源性致热源。它刺激人体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随血液进入下丘脑,催生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将身体的恒温调节器设置到一个更高的温度,人就发烧了。发烧是人体在遇到病原体入侵时产生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发烧时血液循环加速,免疫功能增强,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要治疗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烧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抗菌素杀死刺激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菌。二是用阿司匹林或类似的药物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在过去的100年间,这两种方法使得人类的平均寿命一下子增加了1倍。

调节温度也可以治病。例如发烧时可以用冰袋降温。在现代科技中,利用低温治病有局部性低温手术和全身低温疗法。局部性低温手术是用液氮(-200℃)直接冷冻杀灭皮肤癌、皮肤肿瘤、皮肤疣、前列腺癌和其他类型的癌症的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全身低温疗法有点儿像冰水浴(图6)。全身泡在-120℃的低温容器中,据称能够让运动员缓解肌肉酸痛快速恢复体力。

利用高温的疗法就更多了。简单的有热水澡、温泉浴、桑拿、蒸汽浴、热水袋、热敷、电热贴、红外线照射等等。最近研发出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operative Chemotherapy, HIPEC)是用于治疗腹部癌症的一种新方法。

地球各时期的温度(地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14)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