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宝玉作为贵族子弟(贾宝玉不是废柴草包)
很多读者认为贾宝玉是个没用的废物草包,这才是对《红楼梦》最大的误解!
别看作者在《西江月》中自嘲,那可不是真的在骂宝玉,而是在表达生于末世,怀才不遇的苦闷忧愤。贾宝玉也绝不是个不爱读书,只知道厮混内帏的废柴纨绔!
贾宝玉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他不但知识面丰富,擅长诗词歌赋,而且非常尊崇孔子,真正理解儒家学问的精义;贾宝玉社交能力非常厉害,上至北静王,下至蒋玉菡,三教九流他都能交到朋友。
他对家务事也并非一窍不通,贾府宅斗中的大小是非他都心知肚明,并且为了维护家庭和睦,也做了不少的事情。
贾宝玉是真正会读书的文化人,他不考科举一样可以给家族争光认为贾宝玉不爱读书就是个错误的认知!认为薛宝钗劝学,贾宝玉不识好歹更是错上加错!
贾宝玉不是一个差生,不但推崇四书,而且还非常尊崇孔子。他讨厌八股文,理由竟然是因为他尊崇儒家圣贤。
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
第三回写道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登场就说:“除《四书》外,杜撰得太多。”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是儒家思想代表作,应试教育的基础教材。
在此之前林黛玉刚刚也对贾母说,她读过《四书》。可见林如海请了中过进士的贾雨村做家教,把林黛玉当儿子教育启蒙,头一年学的就是“四书”。
作者专门在这里安排林黛玉和贾宝玉一起对四书表示肯定,表明的是宝黛二人就是作者精神和理想的寄托,他们两个是真正的读书人。后来宝玉被宝钗劝得烦到烧书,也留下了《四书》。
贾宝玉不止一次地推崇孔圣人,他遵循孔子提倡的礼教规范,“只是父亲叔伯兄弟中,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所以他的礼貌教养无可挑剔,贾政不在家,他路过书房都要下马。
他谨记孔子的心灵鸡汤“松柏不敢比。连孔子都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知这两件东西高雅,不怕羞臊的才拿他混比呢”,为人谦恭,从不倨傲;他甚至牢记孔子关于祭祀的遗训:“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
宝玉在学堂学《诗经》也很用功,在作诗的过程中运用灵活得当。他平时旁学杂收,还喜欢读《南华经》,以及《楚辞》等各种诗词歌赋和杂学,而且他不止是看看,而是真的背诵下来了。
根据林黛玉说的“过目成诵”来看,宝玉的脑袋还属于最强大脑那一挂的,妥妥就是一个文科学霸。难怪老祖宗宁荣二公都认为“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
宝玉的父亲贾政也“因闻得塾掌称赞宝玉专能对对联,虽不喜读书,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于是很高兴地带着他在大观园题咏,十分露脸了一把。
后来宝玉在大观园做的诗流传出去,得到了外面很多人的喜爱,他在中秋节作诗也得到贾政的肯定,带着他出去应酬作诗也表现不错。贾政甚至宝玉机会,让他写《姽婳词》这种上交朝廷,给皇帝看的小作文,可见宝玉的文化水平其实非常高,才华完全上的庙堂了。他后来写的《芙蓉女儿诔》更是高水平佳作。
试想,如果宝玉的《姽婳词》得到皇帝的青睐,他立马就可以扬名显身。皇帝随便赐给他一个文职那就是贾府新一代的荣耀,这一下子不就打开了贾府转型书香门第的通道了。
所以,贾宝玉还用得着寒窗苦读去钻研八股文考科举吗?他作为一个古代贵族公子,拥有的社会资源和入仕渠道本来就和普通人不一样。
他不去读书考科举,好好钻研诗词歌赋也可以荣耀门楣,连他爹贾政都从来没有逼着他非要考科举,后来更是认为他的诗词才华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贾政)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况母亲溺爱,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又要环兰二人举业之余,怎得亦同宝玉才好,所以每欲作诗,必将三人一齐唤来对作。
贾政为什么要让贾环、贾兰除了习作八股文也要和宝玉一样作诗呢?因为他俩考不上的话,也可以像宝玉一样,靠才华出名,出去应酬一样可以给家族争光。
宝玉是生错了世代,如果他能生在八股文盛行的明清之前,比如诗歌兴盛的唐朝,想必也能当一个开宗立派的大诗人。如贾雨村所说的那些:阮籍,嵇康,刘伶,温飞卿,柳耆卿,秦少游等等,一样可以光宗耀祖。
有这样文化界的风云人物,谁不夸赞荣国公府的嫡孙宝玉是个大才子呢?谁敢说贾府不是书香门第?
反倒是贾敬、贾珠这样的中了进士、举人的贾府爷们,包括贾政所说的那些深精举业的祖宗们,他们都被皇帝压制不能接近朝堂核心,做不了大官还会加重皇帝的忌惮,简直是有害无益,没能给家族做半点贡献。
有人夸奖他们有才华有本事吗?并没有!
所以,如果只是因为宝玉厌恶八股文就觉得他不爱读书,没才华是错得离谱。“八股文”并不代表才华学问,它就是一种古代文言文的应用格式,宝玉厌恶却不代表他写不好。
就好像诺贝尔讲文学奖得主未必会擅长写产品说明书,但是如果非要让他写,肯定也能写得好,因为文字驾驭能力高的人,不会受到文体格式限制。
又好比一个清华的学霸,虽然他的专业是理工科,但就是爱好喜欢作曲填词当歌手,能说人他没文化?能说他做的事儿没用吗?
只不过就是他不爱自己的专业,更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样聪明的人,不管在哪个领域都会发光的。如果贾宝玉能生活在现代,在艺术界和时尚界应该也是风云人物。
所以说,贾宝玉从头到尾反抗的只是应试教育和官场的虚伪与黑暗,他厌恶的“禄蠹”正是那种把读书当作追求功名利禄、钻营荣华富贵的人。
他不想成为那种人,那才是真正的把圣贤的书给糟蹋了。比如薛宝钗和贾雨村,整天装道学,拿着圣贤书当工具,追名逐利,实际上连孔孟之道的基本“仁义礼智信”都不能遵守。
贾宝玉的社交能力有多厉害?王孙公子、三教九流都有朋友贾宝玉也不是个只会读杂书、吟诗作词,制作花粉吃胭脂的纨绔子弟。
他跟探春说:“比不得我们没这清福,该应浊闹的。”表明他虽然很喜欢在姐妹堆儿里厮混,但他不在家的时候,都在外面忙着搞社交应酬,社交经验很丰富。
所以,他才知道“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如果不是经常出门应酬,又会聊天交际,又善于观察,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呢?
他平时在家要时刻准备应对贾政的访客,比如贾雨村等人;跟着贾政赴宴,应酬庆国公、梅翰林等,是吟诗作词撑场面的儿子;被贾母叫出来接见甄家的女仆,又跟着王夫人去拜访甄夫人都表现得礼貌得体。
他自己出门能应酬北静王,“语言清楚,谈吐有致”,后来宝玉经常去北静王府走动;他去王子腾家拜寿,也没有家长陪同,带着一群仆人小厮自己骑马就去了;他还经常会去世家大族赴宴席,比如他提到的沈世兄家;和冯紫英这种社交老油子纨绔交好,聚会的酒席上打招呼、劝酒、行令、调节气氛都是一把好手。
正说着,小厮来回“冯大爷来了”,宝玉便知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宝玉薛蟠都笑道:“一向少会,老世伯身上康健?”……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
宝玉笑道:“听我说来: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
这就是宝玉在用他良好的礼仪修养和文学修养在给家族搞社交,对于他这种上流社会的贵公子来说,这种能结交人脉的能力可比会做八股文厉害多了。
更妙在宝玉还能倾心结交身份低于自己的人,比如庶支宗侄贾琏,奴才赖尚荣、破落户柳湘莲、优伶蒋玉涵,甚至呆霸王薛蟠这种货色,以及妓女云儿,甚至跟天齐庙的老道士王一贴也能愉快的聊天。
宝玉和贾政的那一帮清客相公们关系不错,他知道“詹子亮的工细楼台就极好,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可见平时在书画方面都是经常交流沟通。
总体来说就是:贾宝玉虽然不喜欢“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但是他必须要应酬的时候,也会做的很好,他在世路上的机变能力,绝不在他哥哥贾珍、贾琏之下。
因为贾珍、贾琏文化水平都不咋样,不愿意读书,且人品比宝玉差远了。平时搞人情社交,也玩不了这么高雅有趣的,只能约上那些贵公子们一起吃喝嫖赌,比如宁国府孝期内以射箭为名的聚赌荒淫乱象,能有什么好呢?
很多读者认为贾宝玉这些社交能力不算什么本事,不就是打个招呼吃吃喝喝吗?可是这里面的学问就很大了。
如果宝玉没有两把刷子,真是个废柴草包,也许那些身份低于他的人会奉承巴结他,给点面子,比如薛蟠把唐寅说成了庚黄,那些门客相公们就打哈哈说“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但是如果面对身份地位对,或者更高层次的人,那就要靠真材实料了。
北静王是绝不需要讨好贾府的人,他能愿意长期和宝玉结交,那么对贾府就是巨大的好处。连贾母都不无自豪地在张道士面前夸赞,宝玉经常去北静王府。
就凭这一点,对很多普通的寒门举人、进士来说,很可能就是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八股文做得再漂亮,四书五经再滚瓜烂熟,可能也没机会和北静王说一句话。
所以,这也是为啥说薛宝钗没见识的缘故,整天劝宝玉读书考科举被骂也是活该。
难怪宝玉从来也不跟她分享从北静王那里得到的好东西,因为他知道薛宝钗的眼光被局限了,总是认为必须要拼命卷起来读书科举才能有出息。
人家贾宝玉是生在了试图经济的终点上,他搞好上流社会的人际关系,让贾府的人脉、声望能维持现状,其实比考个秀才举人更有意义。
所以宝玉从北静王府得到的鹡鸰香串珠、成套的蓑衣等宝贝,也只和林黛玉分享,因为林黛玉的阶层出身能明白他,这就是宝玉凭自己的社交能力获取到的社会资源。
所以,黛玉只嫌宝玉偷懒,不做“正事”,其实指的是家族事务,人脉社交上的应酬,她从不劝宝玉去考功名。
贾宝玉能忍会装有心计,背锅遮丑还会权衡利弊卖队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经常被说:呆、痴、没气性。但是他的这几个特性都是针对年轻美丽的女孩子,而且就算对这些女孩子,他也不是完全没脾气的。
他愿意给丫鬟们服役,制作胭脂水粉,也能气得砸了茶杯把茜雪大骂一顿撵走;他能给袭人剥风干栗子,哭着求她不要走,转眼一记窝心脚把袭人踢得吐血,还能笑嘻嘻得开玩笑。
他能渥着晴雯的手心疼的哈气,给她留豆腐皮包子,也能气得黄了脸要立刻撵她出去;他能为几个心爱的大丫鬟们操碎了心,也能狠下心来当她们都死了,借着提拔小丫鬟上来伺候,还要骂一句“没得玷污了好名好姓儿”解气,然后怡然自得。
他对身份高贵的姊妹们也是一样,能看呆了宝钗的雪白的酥臂想入非非,也能借着骂她“国贼禄鬼”;就连跟心爱的姑娘林黛玉有时吵架也是动不动就急得青筋暴起,怒摔通灵玉。
总之就是贾宝玉对女孩儿们的好脾气,建立在他自己心情好的基础上。虽然他对所有美人们的怜惜是真心的,但是除了林黛玉,没有任何人能比他自己更重要了。
当他需要自保的时候,他的小心机显露无疑,能人会装,洞察一切,出卖队友什么的都没问题。
比如前一秒还在和金钏调情,下一秒王夫人暴躁起来,打骂了金钏,宝玉立刻脚底抹油就溜了;比如前几天还和蒋玉菡好的换了裤腰带,不知道干了什么事儿,忠顺王府的人一揭穿,他害怕惹出更大麻烦,立刻就交代了秘密。
比如查抄大观园,他发现和自己鬼混过的花袭人和她的同伙儿都没事,反而是清白的晴雯、芳官、四儿被撵走,立刻明白是袭人等告了密。他不但反将袭人一军,让她把晴雯的财物送去,还能稳住一切人,偷偷去看晴雯。
贾宝玉对家里的家务事并非不闻不问,实际上他懂得实在是不少,也在能力范围内尽量的维护家庭和睦。
他知道王夫人和李纨关系很差,理解李纨照看大观园的责任,害怕王夫人责怪她;他知道王夫人和赵姨娘母子的关系很差,所以会和探春说悄悄话,也不会为难贾环,并且屡次愿意为了探春、贾环背黑锅。
他也知道贾府两房内斗,下人们吃里爬外乌七八糟,这都是他母亲王夫人管理无方,父亲懈怠庸碌的错,可是他能怎么办?既不能指责父母,也不能主动要求管家,出了问题,他能背黑锅的就主动背一背,希望大家都省事一点,不要闹得太难看。
他对自己屋里丫鬟们的内斗更是一清二楚,想要个新鲜的丫鬟小红,都怕袭人等寒心,也怕一时冲动要来了小红不好管理。他也知道芳官惹人讨厌的原因,更明白四儿被提拔上来夺占了地位。
他还知道探春管家的时候办了几件大事,不止乖还很能筹谋,他还懂得问婆子给太医的上门费是多少钱,并且问一下以前的王太医做对比……
所以,谁也真的把贾宝玉当成一个又痴又呆的人,包括王熙凤说他出去做大事像个傻的,也属于误解。毕竟王熙凤也去不了那些爷们社交的场合。
如果贾府没有抄家败落,宝玉就算不能考取功名,也一样能混的不错。他远远不是读者们想象的那么无能,他虽然是情感细腻的人,但多愁善感、怪癖放诞的一面都留在私底下,在外面场合上是看不出来的。
很多读者骂他不拯救贾府,不拯救众姐妹,不拯救可怜的丫鬟们。
这其实真的不能怪贾宝玉,一个从小含着通灵玉出生的贵公子,从婴儿时期到十七八岁,一直都被祖母捧在手心里溺爱,和女孩儿一般在内帏娇养,他才是一朵真正的人间富贵花,是一直被保护被照顾的对象。
他能有善良仁爱的正确三观已经很不错了,他又不是那种自幼苦大仇深的爽文逆袭男主,被特殊培养的超级英雄,哪有什么动力去拯救世界?
而且贾宝玉根本也不想去拯救,因为他早就通过大观园女孩儿们的风流云散,家族中的种种乱象,看透了贾府是一艘即将沉沦的破船,包括整个封建社会都已经腐朽沉沦,他找不到出路。
鲁迅先生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宝玉而已”,贾宝玉是《红楼梦》作者的代言人,作者作为古代的饱学之士,也怀才不遇,找不到出路,于是只能安排小说中的宝玉出家。
至于认为宝玉好好学习八股文科举,努力钻营仕途经济就能改变命运的想法,都更加的不靠谱。贾宝玉就算考上进士,也未必能做大官,就算做了官,也很可能给贾府招来新的灾祸。
毕竟,贾府先人们科举中举人进士那么多,一个做高官的也没有。这说明是皇帝要整贾府。贾府想要保全,在书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应该好好想办法讨好皇帝,但是这件事其实只有贾母一直在做,其他的贾府子孙,都在发挥负面作用,变着花样的作死。
按照《红楼梦》中大环境和贾府家庭情况的种种设定,就算诸葛亮、张居正魂穿贾宝玉也没办法拯救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