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读生如何逆袭(我的高考我的借读时代)

成为借读生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原因。九十年代初,三峡工程的建设,原本属于四川管辖下的重庆成了中央直接管理的直辖市,让我所在的乡镇变成了四川和重庆地界的交点。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教务处主任就来到我们班上,让重庆户口的学生出去一下,第二天有好多村里的家长都来到学校,围着班主任问是不是一定要交借读费才能在这所学校上学,那个时候每个学期多交两百块还是让这些家长很为难的。我呢?我的父母没有来,他们都在黑龙江打工,已经三四年没回来了,我的生活由爷爷奶奶负责,学习由嫁到离学校不远的镇上小姑负责。我到长大才知道,我就是传说中的留守儿童。

借读生如何逆袭(我的高考我的借读时代)(1)

小姑也来到学校,跟班主任求情,能不能把我的借读费免了,但是我不知道最后她们谈论的结果是怎样。开学后的第三天,我突然发现从村子里来上学的就只有我一个了,当然除了幼儿园学前班的小朋友,还有初中的几个人。到班上才知道他们都转回我们的镇上上学了,从小学就不得不住校的公社小学。后来主任又找我谈话了,问我是不是重庆户口,不交借读费就不能在这读书了,问我怎么办。我当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能怎么办,就直接说如果要交钱我就不在这读了,我童年的小伙伴都走了,我一个人在这也没啥意思。

借读生如何逆袭(我的高考我的借读时代)(2)

从那以后,我一直在这个学校读书,从小学毕业接着读对面的初中部,直到初升高,高中还是在四川上的。我不知道大人们怎样处理借读费的事情的,我记得我是没有多交钱的,借读费一事也没有持续几年就消失了。

但是让我头疼的是,高考即将来临,异地高考是不允许的,也参加不了考试。没有办法,我妈东奔西跑,托人关系,给我转了一所区里的高中,就这样我又回到了家乡的学校。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各种不适应,不管是老师的解题思路还是答题技巧都存在差异,就连上课回答问题的模式都不一样,我在原来的学校学的真的是应试教育,老师提的问题完全都是看作考试题目,叙述作答都要像笔试那样一板一眼的回答下来,这让家乡的同学笑了我好几次。

借读生如何逆袭(我的高考我的借读时代)(3)

更要命的是之前拼命做的全国各地的考题,现在又要拼命做重庆的历年真题,因为高考重庆是自主命题。当时那段日子真是忙晕了我,甚至我想放弃了,总问自己为什么要参加高考,考上了又如何,考不上又如何?就算考上了,又要选择什么专业什么职业。所以有几天,我干脆不复习了,不看任何资料,看起了小说。大家都在挑灯夜读的时候我在看小说,大家自习的时候我在睡觉,后来大学暑假有一次回家说起高考,我妈跟我说有一次班主任给她打电话,告诉我妈说你家孩子最近有些松懈,上课也不专心,让我妈跟我谈谈。我问我妈为啥没有找我谈话,她说她知道高考压力大,而且这次转的学校也不是很好,不想加重我的思想负担。这让我有点惊讶,记得初中有次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四个计算题错了三个,我妈看完卷子抄起棍子就追着我打,满村跑啊那天。真是幸亏我妈没说,不然我真有可能弃考。

现在我只希望异地高考能有好的解决方案,不要让父母孩子东奔西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