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存在的六种偏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在鲁迅先生笔下,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说人物:孔乙己。对于他的命运,我相信没有谁不清楚的,但孔乙己这个人物有一个特点,引起我近期又重新关注。你肯定记得这句话:“孔乙己是穿着长衫站着喝酒唯一的人。”

普遍存在的六种偏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1)

这句话代表了什么含义呢?首先是“穿着长衫”,在小说原文,只有那些经济条件比较阔绰的,用现在来说就是“白领阶层”吧,他们去喝酒是为了享受人生,所以就走进包厢里坐着边喝酒边聊天;另一类就是“站着喝酒”,指的就是那些搬砖的工人,一来他们经济不怎么宽裕,二来他们是做体力活的,穿长衫可不太方便,所以就穿着短衣衫,在外边站着喝酒,喝完酒继续搬砖。

问题来了,孔乙己到底属于哪一个圈子的呢?他穿着长衫,应该是属于前者嘛,但是他经济条件并不好;说他属于后者嘛,那些粗重活他也不愿意干。因此,孔乙己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既不属于长衣帮,也不属于短衣帮,两个群体他都格格不入。

通过孔乙己,我想要讲的是《偏见的本质》里边作者关于“内群体”的一些见解。首先第一个问题,我们看起来习以为常,但却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人们为什么会有“群体”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熟知的事物,往往在潜移默化成为一种价值。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的父母、邻里、居住地、国籍等都是已经安排好的,而且我们都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是已知的确定性,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内群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从属于多少个群体?我就随便罗列一下我从属的群体:我的原生家庭、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我的家族亲戚、前公司的同事、现在公司的同事、公司学员的微信群、狂派读书社的社群……

其实我所在的群体还有很多,多得我都想不起来了。那么,如何去识别一个群体呢?在古代,人们往往把一个部落看成是个群体;如今科技发达了,只要你有网络,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足不出户都能组群。

普遍存在的六种偏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2)

现在我们最直观的群体,非“微信群”莫属了。不论是家族也好、公司也好,都可以拉进一个微信群。近一两年特别流行一个词:私域流量!比如去Coco买杯奶茶,店员都会跟你说:加一下我们的微信群,马上就能获得XX福利。听起来蛮不错啊,而且举手之劳就加入商家的私域流量中了。

在这些群体里,成员们往往都会以“我们”来称呼。比如,在一个公司的微信群里,大家都会提到“我们公司”。对于群里的每一个成员而言,这就属于“内群体”。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群体对我们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呢?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既是公司群里的一员,同时也是Coco客户群里的一员,这两个群体对我的影响能说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在公司的群里,我每天都得关注着,以防错过重要的工作安排就得挨批了;而Coco的客户群哪怕我不关注也没事,即使错过了优惠活动,我顶多是少喝杯奶茶而已。

群成员的稳定性也不一样的,在公司里群成员的稳定性相对高,除非是离职不干才会退群,而在商家的客户群里,只要是服务有点不满意,或者客户要离开一个地方,那退群也是铁钉上的事情了。

同时,群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的。在家族的群里,大家的关系往往都比较密切,因为都是一家人嘛;但在公司群就不同了,说不定群成员之间还会勾心斗角呢。纵使两个人同属于同一个群体,也有可能在观点上产生分歧。就比如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有的人是真正热爱这一个行业,而有的人单纯只想混日子的,从心理层面来看,能认为他们属于同一个群体吗?

既然每个人都属于多个群体,群体之间的界线有时也不是那么明显。咱们脑洞大开,作为全人类,能否构成一个大的群体呢?就拿全中国来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是不是可以构建成一个巨大的中华民族内群体呢?原则上是可行,但操作起来却是有难度的。

比如一个卧底,他不得不游走于我方和敌方之间,这两个群体都是势不两立的。如果人类能够组成一个大的群体,何必这么麻烦,直接合并就可以了啊。很显然不行,我们看卧底的工作难度,就知道这是难以实现的。不说全人类能否构成一个群体,就拿全国来说,当我们跟敌人竞争的时候,能不能握手言和说道“咱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都是自家人别内卷了?”

2 参照群体:想融入内群体,是有门槛的

记得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最向往的工作单位是摩托罗拉公司。其他的同学都是到处投简历,希望能增加应聘成功的概率;而我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就只投了一份简历,就是投到摩托罗拉公司,最后当然就是收到Offer,成功被录用了。

普遍存在的六种偏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3)

通过前面所讲述的就不难理解,摩托罗拉公司就是一个“内群体”。在没有加入摩托罗拉之前,我并不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但是我往这个方向全身心地去努力,认真地调研这家公司录用的要求,他们会研发什么样的产品,哪个岗位正需要人手等等。

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假定自己是公司的人,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尽管我还没加入这个群体,但我的想法和做法,都跟这个群体匹配。对我而言,虽然我不在摩托罗拉公司,但它的企业文化都影响着我,所以摩托罗拉就是我的“参照群体”。

那么,我和参照群体的距离有多远呢?其实这也是可以量化的,我们可以用0到100来表示。当你真正被群体接纳时,这个距离就变成0,恭喜你成为内群体的一员,就不存在“参照群体”这个概念了。然而,这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你看中一家公司想要加入的时候,其实你和组织的距离是接近100,因为相互不了解,所以能加入群体的概率几乎为零。

一个人跟参照群体的距离有多远,主要取决于群体能够接纳他的概率有多大,概率越高,距离就越近。想要融入一个群体,是有一定门槛的,真正想要融入,就得想办法增加接纳你的概率。

3 群体的约束性和排他性

不论是内群体也好,外群体也好,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的典型的符码、信念和规范,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适应性需求,这种需求往往具有约束性,约束着所有的群体成员。

国家作为一个大的群体,有没有约束性?当然有,法律和道德就是用来约束的。哪怕再小的群体,就比如夫妻两口子也有,“不准出轨”这也是一种约束。

有研究表明,改变一群人的态度,比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要容易得多。也许你不信,我们就拿“双十一”来看。在没有“双十一”这个日子之前,想要成交一个人买东西,可是难过登天。但是,有了这个特殊的日子,运营商把活动上架,提前开始预热,把所有能量都存储到“双十一”当天一次过爆发,这个成交额是惊人的。

普遍存在的六种偏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4)

然而,想改变这一切也很容易,就看2021年的“双十一”,一切都变得低调起来。消费者为什么都带不动了呢?具体原因有很多,但相对合理一点的解释,就是“双十一”拉长了,把原来只有一天的活动,扩散到整个月,无形中就把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稀释了。

同一个群体是具有约束性的,那不同的群体之间会怎么样呢?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同群体之间,难免会有相互排斥的情况。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这都算是最温和的排他性。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不同群体相争也是特别常见的。首先是言语拒斥,反正就是在对方的背后说坏话、泼脏水,但相互见面时,依然还是友好、客气地交流。

严重一点的,就是歧视。在2010年的“3Q”之争我还历历在目,当年360和腾讯两家象征,逼着我们用户要做选择,你要么选择安装360安全卫士卸载QQ,要么就是安装QQ而卸载掉360软件,这真的是让我们用户被迫作出“艰难的决定”啊,你还记得吗?

比这个更严重一点的,就是实质性的攻击。小至两人的打斗,大至国家之间的战争,这都是群体之间最激烈的斗争。作为一个理性的群体,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那么,为什么群体之间会有相互的纷争呢?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没有这么大吧?这还是“谣言”的功劳。每年的过年前,都会广为流传一条消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很多微商团队们都会大肆宣传的,就是:快递停运。

你确定快递会停运吗?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消息是如何传开的。这一则消息,往往都是由群体的领导者传出来的,这是什么目的呢?快递停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能发货,然后就无法接单了。

大家赶在停止发货之前,赶紧把库存补上,因为这一则消息,群体成员大量地备货,然后煽动群体以外的顾客,赶紧找我买货,要不然快递停运后,你想找我要货,我也无能为力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自己先相信了。就这么一招,群体的整体营业额是不是就猛涨了呢?

其实,我们只要去认真检索快递公司官方的新闻,就会得知,快递在过年期间并不打烊,还是照常营业的,而因为群体都相信了这一则谣言,最终让整个群体的业绩亢奋的冲上一波,这一招满满的套路啊!

最后的话

在严格的逻辑上,每个内群体都必然对应着一些外群体。哪怕是相互对立的两个群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同盟,为了共同解决同一个问题而合并成同一个群体。

在极端的情况下,外群体可能被视为需要被打败的共同敌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外群体也是能够被宽容并且欣赏的,甚至还会因为多样化而被偏爱。

所以,我们应该保留人群的多样性,不同群体之间没必要互相为敌,人类团结是建立在宽容与爱基础上,而不是毫无差异的整齐划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