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不是和汉字一一对应的吗(大部分竟来自日本的和制汉语)
现代日语的词汇,总共有三种类型的语言文字组成:和语,汉语,外来语。
和语是日本原有的传统语言,和语出现在日本岛国虽然比汉字早,但形成文字是在汉字之后。和语多由假名和汉字组成,多为训读,例如:分かる、助ける。
外来语多为从欧美语言转化过来的语言,多用片假名表示。例如:コーヒー(coffee)、ケーキ(cake)。
汉语,就是我们在日文里常见的汉字单词,多为音读,例如:分析(ぶんせき)、助言(じょげん)。
了解了日语的构成,接下来我们进入正文。
日本在古代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国家,西元三世纪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后,仓颉的智慧在日本诸岛开枝散叶。
日本人假借汉字的草书创造了平假名,从汉字的部首想出了片假名,大和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字。
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量翻译西方著作,经济、哲学、新闻、国际,这些在东方从来没有过的名词,都是日本翻译家创出来的【和制汉语】。
在横滨流亡的康有为、梁启超,心中仍然不忘维新运动,透过【和制汉语】将西方知识传到中国。
日本从没有文字的国家,变成输出文字的国家,我们以为我们不会说日文,结果我们一直在说日文。这就是传说中【汉字的逆袭】。
在《你的名字》动画里大量引用《万叶集》的概念,《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文作品,相当于日本的《诗经》。
《万叶集》中所采用的假名被称为【万叶假名】,这是一种完全用汉字表示日文的书写系统。
另外因为日文里有太多的同音字,所以日本人也保留了大量汉字来避免沟通的误会。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输入中国的文化和知识,即使在幕府时代,仍然透过徐光启的著作学习西方教学。
但是在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洋务人士还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候,当时日本的知识份子面对西洋的新技术以及概念,发现旧有的语言根本没有办法描述这些新的知识。因此将旧有的汉字重新组合创造出【和制汉语】。
五四运动后,鲁迅也主张现有的中文不够用,应该要导入外来语,也就是【和制汉语】。
因此仓颉的智慧在日本繁衍一千多年后,又以【made in Japan】的形式回到了中国。
然而,面对和制汉语的逆袭,中国知识份子非常的不高兴。
中国翻译大师严复认为,【经济】的原意是【经世济民】,所以应该是【政治】的意思,所以他认为应该用【计学】来取代【经济】。
此外,像【物理学】应该叫【格致学】,【电话】应该叫【德律风】。当然最后,【和制汉语】取得胜利。
如今,【和制汉语】已经完全融入现代中文里,没有【和制汉语】我们可能就没有办法开口说话。
说到这里,就出现过有些人不加考证地照搬“近代新词都是从日本流向中国”的说法,导致这种说法愈演愈烈,并且快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日本成城大学教授陈力卫认为,这种说法有许多误解和臆说,其中最大的一点是完全忽视了由中文直接进入日语的大量新词。
例如:电气,电报,工业,银行,风琴等。
他亦指出:“……迄今为止好多被认为是从日本进来的词,实际上早就存在于英华字典中或西学新书里了,这一事实在中国国内的汉语研究领域内,恐怕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迄今为止,不论是学过日语的还是没有学过日语的,大部分心中都有一种优越感,觉得日文汉字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文当然容易学,就算我不学日语我也能看懂意思。
但其实所谓民族或语言,根本不应该有贵贱之分。
日文源自中文,所以会写中文很了不起吗?我们应该放下那些所谓的优越感。文化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产物,好的东西或有趣的东西自然会散播出去。
我们会看日本的动漫,因而想学日语;日本人会看中国的武侠宫廷剧,因而想学中文。
我们生活中充满【和制汉语】,但日本的社会也充满中国汉字,并且两国文字在不断传播交流期间,产生了新的词汇。
文化的魅力,在文化之间的碰撞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也更有助于我们对日本的了解,以及,日语的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