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家庭公约(建议制定家庭公约)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就可以吗?减少孩子的上网机会行不行?在更多心理专家和社会专家的眼中,这些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企业联手解决。
具体应该如何做?多位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干预办法和建议。
■记者 黄亚苹 李琪 实习生 宁瑞欣
周旭辉
不建议过早给青少年配备电子设备
“不建议过早给青少年配智能电子设备。”湖南省脑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酒瘾网瘾科主任、主任医师周旭辉表示,从生理上分析,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由于他们前额叶发育不成熟,对于冲动的控制明显弱于成年人,对手机等网络使用的控制能力普遍较差。不建议家长过早给青少年配备电子产品。
其次,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尽量在孩子面前不玩或少玩手机,如果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事先向孩子说明原因,并征求他们同意再用手机。家长不允许孩子玩手机或IPAD,但自己回家后天天抱着手机刷抖音、看微信、聊微博等行为,会减损家长的管理权威,难以让孩子心服口服。
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信息便利又杜绝孩子过度沉迷?周旭辉建议家长孩子共同设定电子产品使用“家庭公约”。这样一家人坐下来对家庭成员使用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平板及电视等进行讨论,共同制定电子产品使用家庭公约。比如规定每位成员一天中所使用手机的时间、哪些情况下可以玩、哪些条件下禁止使用等,并制定具体的奖惩措施,这些措施需要公平公正、具体化、可操作、可量化。
陈明明
社会应为孩子营造更有趣的环境
自2003年开始关注、治疗青少年网瘾患者,长沙幸福泉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主任咨询师陈明明是一位青少年成长教育专家,曾经为多家媒体解析极端的网瘾患者案例。
陈明明表示,在她接触的网络成瘾群体中,95%是青少年,这其中,未成年人占到85%。
“杜绝孩子沉迷网瘾,最主要还是靠家长,他们才能将网瘾遏制于摇篮。”陈明明表示,现在很多家长,总是把手机丢给孩子,以赢取自己的时间。这样是很危险的,可能现在孩子年纪小不会玩游戏,但刷抖音、看视频也会上瘾,这便是游戏的启蒙,也是最早的“网瘾”。
陈明明表示,家长要想孩子不沉迷网络,就应该带他们走出去,去旅游,去行万里路,去阅人无数,而不是任由他们在网络中渐渐迷失自己,失去自理能力,失去社交能力,失去自我的管理能力。
“最近出台的新规,我认真地了解了一下,还是有些个人的意见。”陈明明坦言,尽管新规出台,她接触的网瘾患者,还是有很多上网玩游戏的渠道。
陈明明表示,如何吸引孩子从虚拟世界走出来,这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去了解这个群体的内心,破解孩子们的心理,然后为他们去营造更加有趣的环境,说的、唱的、玩的,更加健康又精彩的环境。
孟繁英
三方联动建立动态监管制度
2008年首创民间社团“长沙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长沙市雨花区居民孟繁英多年来致力于服务失足青少年、流浪儿童和社区特殊群体青少年,其中就有不少因沉迷网络而抢劫、盗窃、伤人的失足少年。
“见过太多让人痛心的案例,要让孩子们不再沉迷网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多方联动。”作为长沙市人大代表、雨花区人民陪审员,孟繁英多次提交相关建议。她建议,根据网络游戏的发展进程,建议相关监管机制,以立法的方式,来建立动态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制度。例如,探索建立网络辅导员制度,及时获得网络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把握和引导网络主流意识,从而更新相关的制度与法规。
对于目前涌现的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患者,建议建设专业保护社会组织,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支持培养一批专业的、能够从事网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专业社会组织,及时帮助权利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
孟繁英认为,应该着力完善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援助,家庭、学校和专业社会团体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公益活动,例如引导鼓励医院设立戒除网瘾专科门诊,对网瘾未成年人采取科学、系统的隔离治疗,让严重沉迷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及时得到科学的干预和治疗。
剖析
好端端的孩子为何被网络改变了?
语言能力下降、性格暴躁极端、亲情友情淡漠……好端端的孩子,为什么在迷上网络之后,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湖南省脑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酒瘾网瘾科主任、主任医师周旭辉分析表示,主要是孩子陷入网络虚拟的环境中,混淆现实和虚拟网络的关系。在网络世界,能打赢的人就是“王者”,这样的“规律”容易被带到现实中来,比如暴躁易攻击人,甚至出现自残的行为。同时,孩子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甚至家庭观念,都会在网络游戏中,被刺激、成功的游戏淡化取代,成为一个“患者”。
措施
游戏“防沉迷”部门一直在行动
三湘都市报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便开始研究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沉迷”问题,并于次年公布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试行)》,未成年玩家的“健康游戏时间”被设定为3小时以内,超过3小时小于5小时的部分,游戏内收益减半,超出5小时后收益彻底清零。
在16年间,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多次联合发文,要求加大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实施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努力减少网瘾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如,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完善了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