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1)

生茂一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资料图

58年前,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很多人都会跟着哼唱。

这首传唱至今的“榜样”之歌,其曲作者是被誉为“一代音乐巨匠”的生茂。他是石家庄晋州人,一生作品无数,除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他创作的《长征组歌》《马儿啊,你慢些走》《看见你们格外亲》《真是乐死人》等音乐作品也可以用“妇孺皆知、如雷贯耳”来形容。

石家庄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莉雅

半个小时创作出的红色经典

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2)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组歌》暨生茂作品音乐会后,生茂(右七)与演职人员合影。 资料图

王晓杰在省会一家银行工作,业余时间他喜欢做公益,并加入了好几个公益团队。他说,在各种公益活动的现场,经常会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作为“榜样”之歌,它最能给热心公益的人以鼓励和支持。

“我私底下也很喜欢这首歌,因为歌的词作者生茂也是晋州人,是我的老乡。”王晓杰自豪地说。

生茂生于1928年,原名娄盛茂,晋县(现晋州市)田村乡庞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冀中区火线剧社及华北野战军三纵队文工团任指挥、乐队队长、编导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艺术指导,从事部队文艺工作50多年,创作了各种形式的声乐作品两千余首,不少都流传甚广,脍炙人口。在音乐界,他被誉为“一代音乐巨匠”。

在他几十年的岁月里,创作了许多优美悦耳、经久耐听的旋律,而且个性鲜明,特色各异,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生茂传唱最广的作品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它传唱了几代,成为经典。你知道吗?当年,生茂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创作出了《学习雷锋好榜样》。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他牺牲后,中央军委和沈阳部队都发出了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通知。1963年3月5日,《解放军报》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还发表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题词。

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当天下午要去天安门参加一个群众游行活动,有人提议应该为游行写一首歌,而这个创作任务落到了作曲家生茂和词作家洪源的身上。

在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之前,全军各部队已经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通过几个月的学习,生茂佩服雷锋能在入伍两年多的时间里,入党、当标兵、升班长,两次立功受奖,并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更明白了一个普通的运输战士,何以获此殊荣。在同是军人的生茂心中,雷锋已经成为他的光辉楷模。因此,他有激情、有灵感,决心拿出一首好歌来以实际行动学雷锋。

洪源做事一向雷厉风行,这一次也不负众望,他用了两个小时,在中午前完成了歌词的写作。生茂拿到歌词后,非常高兴,马上仔细研读起来,吃饭时两眼也没有离开歌词。他在想,这首歌一定要有普及性、群众性,部队战士能唱,地方群众也要能唱,绝对不能“洋”,必须是民族风格,而且气势要浩浩荡荡,高亢有力,有高潮。

他想象着和部队一起边走边唱的情景,边谱边唱,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创作,谱出了心目中“民族风格、浩浩荡荡”的昂扬曲调。歌谱来不及印制,就写在食堂门口的黑板上,文工团的队员们各自抄写,下午两点出发,前往天安门的游行现场。

1963年3月5日下午,天安门前红旗漫卷,人海如潮,“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金水桥畔,伴着手风琴雄壮高亢的旋律,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成员充满激情地在进行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一首人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新歌,歌曲气势激昂、朗朗上口,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周围的群众。

看到这种情况,生茂和洪源都喜出望外,也松了一口气。在这种情况下,团里的领导立即指示队员们分头向群众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也迅速传唱开。

当年10月,《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词曲在《解放军歌曲》发表,战友文工团首唱的录音由中央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向国内外播出,成为关于雷锋的歌曲中传唱最广的一首。

雷锋精神随着歌曲代代相传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相信很多人都会跟着哼唱,这首传唱了几代人的歌一直印刻在大家的脑海里,从不过时,更不会忘却。

1964年5月,在“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中,《学习雷锋好榜样》荣获“优秀奖”;198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唤起美好回忆的那些歌”评选活动中,《学习雷锋好榜样》又被广大听众推举出来,再获“优秀作品奖”殊荣。

《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曲调纯朴简练,鲜明生动,成为雷锋精神的写照。生茂采用了齐唱歌曲的形式来谱曲,把歌曲写得鲜明、简捷、易学、易唱。歌曲没有复杂的情感变化,音乐形象单一、集中。这首歌曲没有简单地喊高音、加强音乐力度等方法来渲染歌唱雷锋时的激昂情绪,而是强调亲切的情感。歌曲把坚定、明快、刚健的曲调和浓郁的抒情气质结合起来,旋律在粗壮之中透露出一种淳朴的美。

生茂曾经说,《学习雷锋好榜样》是一首民族化风格的进行曲。当时,中国的进行曲很少,而有气势、有分量的歌曲更是没有。这首歌不复杂,很容易学唱,当时就唱遍了全国。之后,他也创作了四五首唱雷锋的歌曲,但只有《学习雷锋好榜样》流传得最广泛。

市民杨秀娥退休后加入了社区的合唱团,团里最“火”的曲目之一就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一直都觉得,《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代代传唱的经典歌曲,也是雷锋精神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她说,每一次唱起这首歌,总能想起雷锋的感人事迹,饱含感情的歌声唱出来,总能感动现场的观众,大家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雷锋。

雷锋精神永存,“榜样”之歌跨越时空。58年来,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学雷锋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经过岁月的沉淀,“雷锋”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雷锋精神”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精神。雷锋和雷锋精神已深深扎根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成为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组成部分。在每个“学习雷锋纪念日”,人们都怀念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大家也一次次唱起这首歌,它已经成为“学习雷锋纪念日”的主题曲,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这首歌同样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强音,直至今日,“雷锋精神”仍在亿万中国人心中,仍鼓励着当代中国人为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家乡人民铭记这位音乐巨匠

“20世纪80年代,生茂老师回晋州时,我荣幸地与他结识了。第一次接触我就发现,在他身上找不到一丝某些名人惯有的趾高气扬的毛病,却多了几分普通百姓所具有的平易与随和。”晋州市音乐人赵孟群回忆说,和生茂老师熟悉后,遇到作曲方面的问题都会寄信向他请教,老师都毫不吝啬,热情地指点。

一次生茂回晋州参加活动,吃饭时同席的友人们说:“老赵,你经常向生茂先生请教,干脆今天就拜先生为老师吧。”就这样,赵孟群向生茂老师敬了一杯酒,成了生茂的学生。以后,每次生茂回晋州,赵孟群总是陪在身边。

2003年以后,生茂年岁大了,很少回晋州了,赵孟群就每年去北京看望他,给他带些家乡的土特产,聊一聊家乡的新变化,只要是关于家乡的事情,他总是关注。

2007年11月24日凌晨2点37分,生茂因心力衰竭,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后,我呆坐在制作室里,翻看老师给我的亲笔题词:‘谱心灵曲,唱人生歌’。”赵孟群说,在他心里,这八个字,完美地诠释了生茂老师的一生。

生茂熟知中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曲艺和戏曲音乐,在几十年的创作中,善于将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大胆地、综合地运用到创作中,使自己的音乐语言风格独特、朴素简约,饱含蓬勃生机,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切合人民的情感和愿望。生茂谱的曲子旋律优美悦耳、经久耐听,个性鲜明、特色各异,从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是一位高质、多产的作曲家。

从事部队文艺工作50多年,生茂创作了各种形式的声乐作品两千余首,其中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反映军队面貌的《真是乐死人》《走向练兵场》;反映军民关系的《老房东“查铺”》《看见你们格外亲》;反映祖国建设繁荣景象的《祖国一片新面貌》《马儿啊,你慢些走》……这些歌曲每一首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的喜爱,至今久唱不衰,显示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他参加主创的《长征组歌》开创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先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被称为传承党和军队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和《马儿啊,你慢些走》一起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生茂也被家乡人永远铭记。2018年11月1日,石家庄市建南小学成立了由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命名的四个“英雄”中队,其中一支就叫“生茂中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